论美术鉴赏的多维视野

时间:2022-10-17 06:05:37

论美术鉴赏的多维视野

摘要:随着多元文化在我国不断得到有力的推展,人们的艺术欣赏空间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特别是人们的审美心理也越发呈现出明澈和透析。如何从不同层面以全新的视野鉴赏美术作品,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鉴赏;视野

伴随着充满活力的21世纪的到来,人们在后工业文明的浪潮中,不断刷新和修正自己的理念,以使自己能够跟上时展的步伐。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中,能够开拓美术欣赏的多维视野,从不同层面以全音的角度探索艺术美,从而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将是一个永恒的、重要的课题。

一、内容:丰富的美学内涵

探索美术作品丰富的内涵,是美术赏析的重要一环。那么,从何种角度去探索、挖掘作品的内容,是美术欣赏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欣赏着应该处理好“古于今”、“中与西”、“雅与俗”的关系,寻找它们的最佳结合点。

特别是要重视我国民族美术作品,善于挖掘其丰厚的内涵。譬如古代对受压迫的劳动人民寄予同情,以及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进行歌颂,对英雄人物的赞美等作品,如汉代霍去病墓中《马踏匈奴》的雕塑作品;现代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齐白石的《祖国万岁》等,都充分地反映了美术作品的内容;同时,还要吸收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作品,如古希腊雕塑中的《胜利女神》、罗丹的雕塑《加莱义民》、俄罗斯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毕加索》的《格列尼卡》等,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的优秀作品。这些流传千古的佳作不仅呼唤出了人民的心声,也同样讴歌了民主、自由、进步的人文理念,展示了美术作品丰富的美学内涵。

二、形象:逼真独特的印象

形象化与人的心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即存在视觉与听觉元素的渊源关系,它们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补、联觉、渗透、兼容的性质。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上的浮动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的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足迹。”[1]黑格尔也认为:“可见性已转化为可闻性,声音好像把观念内容从物质囚禁中解放出来了。”[2]

由此可见,美术作品中的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们是美术作品得以传播的重要条件。如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像”中女性形象的典雅、秀美、宁静、和蔼,马蒂斯笔下的《碧眼少女》所采用的原色对比、粗犷的线条塑造出的天真、单纯的少女形象,是艺术家运用不同艺术手法的结果所致,这些女性的形象美得益于美术形象的创造。

当然,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形象的诞生是受多维元素影响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使是同一题材也会有风格、情趣各异的艺术形象。如以中国画中的“竹”为题材,从古到今形象美不胜收:或摇曳、宁静;或敦厚、清秀;或稚拙、洒脱;或飘逸、奔放等,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他们个性的体现和人文气节的象征。

三、形式:千秋各异的表现

由于艺术门类的不同,艺术家所追求的美,在形式上也各有千秋。马克思认为:“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3]。想象是独特形象的映象,是“美的感觉和逼真的印象”[4]

如中国画追求的是笔墨韵味;油画强调的是笔触色块、色调气味;雕塑要表现的是张力和动势;木刻版画讲究的是刀法木味……这些不同的技法、不同的材料的运用,必然形成美术作品各具千秋的形式美。中国画中的工笔画,材料以熟宣为主,表现手法追求细腻、精致、一丝不苟;而写意画选用的材料则以生宣为主,表现手法侧重泼辣、概括及多变的运笔。由于上述创作形式的各异,工笔和写意画所形成的艺术形式必然不一样,表现的笔墨韵味也各有特点,可谓“奔放处要不离开法度,精细处要照顾到气魄”的效度。

同样,西欧的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无论是从客观到主观、从具象到意象直到抽象艺术,也无不在形式上拓展,它所采用的线条、构成、材料、色块、技巧等层面语言均是艺术作品形式美的必要追求。

当然,在体验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美术技法的理解。这是因为,只有深切地领略作品技法,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风格、特点。如绘画中的构图、色彩、透视、解剖技法,装饰美术中的组合、变化、构成、骨骼的蜕变的技法等等。也就是说,理解美术创作的笔法、水发、墨法、刀法、机理制造、笔触运用,甚至更具体的如人物画的描法等,才可能知晓各种美术技法和形象塑造之间的联系。

四、瞬间:动态表现的动势

美术作品瞬间美的表现是指以静止的现状表现动势的瞬间,又称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把握美术作品的瞬间动势需要从以下一个角度把握:

1.情节

“情节”是指准确抓住作品人物形象的瞬间态势,把握作品的深邃内涵,从中领悟人生的哲理和启迪。如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中,十二门徒表露的惊愕、愤怒、害怕、恐惧等表情、动作、态度的瞬间;中国古代画家顾闳中的巨作《韩熙载夜宴图》采用的瞬间组合的手法,以听乐、赏舞、休息、重新演奏、送客五个瞬间为素材,从不同层面表现了韩熙载复杂的矛盾心理。

2.情景

法国印象主义画派就是强调瞬间的光色和空气变化。如莫奈的《日出印象》描写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整幅画融化在晨曦、朝雾和水波的光色颤动的瞬间之中,表现出清新、响亮、变幻莫测的色彩。我国的山水画没有明显的表示时空的瞬间,而涉及时空的范围比较大,如巨然的《秋山问道图》、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董源的《夏山图》等。

3.表情

美术作品的情节瞬间还包含了人物表情瞬间的塑造,这在古希腊的艺术中早已是艺术家刻意追求的内容和形式。如米洛斯出土的雕塑《阿芙罗蒂德》以端庄、大方、宁静、娴雅的表情与丰满、青春、健美的躯体构成了十分和谐的完美;而我国云冈石窟的佛雕流露出的深邃淡然的微笑,则显示出佛教的高深与超俗。

因此,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瞬间表情不是随意的,它是艺术家经过田野观察、领悟、精心选择的结果,是美术作品内涵丰富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培根.艺术的进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

[2]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96.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C].人民出版社,1960.6.

作者简介:

苑小俊,宣化科技职业学院美术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上一篇:运用辩证思维对演唱情感进行审美调控 下一篇:京剧丑角艺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