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高位灌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时间:2022-10-17 06:01:27

中药高位灌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由于胰腺组织受损坏死,含大量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及内毒素的腹腔液渗出,使消化道组织水肿、肠蠕动功能障碍,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毒素吸收,引起全身炎性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SAP腹膜炎体征明显,有肠麻痹表现,患者腹痛腹胀明显,我科通过中药柴芩承气汤高位灌肠,使患者的腹痛腹胀的症状迅速缓解,大大缩短了病程,降低了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92例并发肠SAP患者,均有明显腹胀、腹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停止排气、排便超过12 h;CT可见小肠、结肠扩张、积气。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男55例,女47例,平均年龄(43.32±8.42)岁;胆源性65例,非胆源性37例。对照组男57例,女33例,平均年龄(42.35±7.82)岁;胆源性48例,非胆源性42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疗常规和护理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不同的是,对照组给予中药200 mL,用常规保留灌肠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灌肠治疗,即肛管插入长度为15~20 cm,灌肠液液面距高度为40~60 cm[4-7]。治疗组采用中药高位灌肠的方法,即中药200 mL灌肠,肛管插入长度为25~35 cm,灌肠液液面距高度为40~50 cm,灌肠时间>5 min,保留20~30 min。

2结果

两组肠麻痹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102例中显效53例,有效4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08%;对照组显效41例,有效3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6.67%。两组肠麻痹恢复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肠麻痹恢复时间比较,见表1。

3讨论

3.1 SAP时由于胰周、腹膜后间隙及广泛的肠系膜根部炎性物质的浸润、激惹,导致极度的腹胀及两胁部、腰背部的胀痛,肠鸣消失、停止排气排便,甚至出现呕吐等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使肠内容物滞留时间延长,肠腔内细菌过度繁殖,使肠道微生态失调;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通透性增加,使大量的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引起胰周或全身感染。所以,肠麻痹越重、肠麻痹持续时间越长,细菌移位及全身感染发生率越高,SAP的预后越差。中药具有促进肠蠕动、改善肠壁血供、保护肠道粘膜屏障、防止肠道细菌移位、促进内毒素排泄等药理作用[8-11]。

3.2中药高位灌肠的SAP患者肠麻痹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高位灌肠的肛管插入长度较传统意义的保留灌肠肛管插入的长度要长,这就使中药能到达更深的肠道组织,中药在更接近病变部位的肠道内发生作用,对减轻肠道的水肿,改善血液循环,并刺激肠蠕动,使深部的肠内容物排出,减少局部毒素的吸收和减轻腹胀起到明显的作用。同时,灌肠时间延长,使中药在肠道内能保留的时间更久,对局部产生的作用更强[12-14]。

3.3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SAP的发病率越来越高。SAP中肥胖的患者居多,腹部脂肪较厚,稍有腹胀就会影响患者的呼吸。所以,在SAP患者中采用中药高位灌肠,迅速的缓解患者的腹痛腹胀是很有必要的,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15-16]。

参考文献:

[1]张肇达,等.急性胰腺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

[2]李小寒,尚少梅,等.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

[3]薛平,邓力晖,张肇达,等.早期益活清下法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3):262.

[4]曾宪民.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初探[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6,5(4):17-18.

[5]彭惠平,徐进康,吴坚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及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933.

[6]李秀萍,杨梅.柴岑承气汤加减管喂、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4):568-569.

[7]覃日清.护理干预减少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J].广西医学,2003,(11).

[8]霍丽莉,刘琰,柳邵真.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早期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3,(01) .

[9]刘鲁霞,汪平,邹红.LASIK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J].护理研究,2003,(08).

[10]李晓兰.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03).

[11]张文香.对整形美容外科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护理干预的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2004,(07).

[12]王兰英.外伤截瘫患者家庭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4,(10).

[13]高明凤.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4,(07).

[14]晏芳婷,尹良钧,尚玉才,等.健康人群不同年龄组血脂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5,(04).

[15]张祥敏.老年住院COPD患者抑郁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肺科杂志,2005,(04).

[16]赖莉,李晓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护理干预[J].南方护理学报,2005,(07).

上一篇:168例小儿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临床用药分析 下一篇:剖宫产后子宫动静脉瘘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