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契约功能的退化

时间:2022-10-17 04:38:33

婚姻契约功能的退化

把一个口袋塞满硬币的孩子放到一家糖果店里,你能指望他什么都不买?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演示蛀牙的弊病,并完备治疗措施。

也许有人说我疯了,但我很清醒。我要告诉你,婚姻的契约功能正在退化。虽然它可能是法律不允许,虽然它很可能以隐性的方式存在。

对那些不喜欢概念游戏的朋友而言,你无须问为什么会这样,你只要冷静地观察一下你周围的现实就可以明白,我们早已经这样做了。不过,是偷偷在做,是边忏悔边做。

不要只把眼睛盯着那些前卫人士,那些出于种种原因放浪形骸的人,他们不代表什么。去看看那些标准的中间阶层,那些道貌岸然的中流砥柱们,他们才是决定未来的力量。看看那些教师、干部、商人、公务员、编辑,那些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坚守一生的婚姻信念的规矩人;看看那些在整整二十年里为了爱情和婚姻的理想疲于奔命的人们;看看那些在交友网站里一边高喊相信纯洁,渴望真情,一边每日里沉浸在的来信中,并不断滥交的单身男女们……所有这场混乱大聚会的参与者,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一边把破坏道德的屎盆子扣在别人的头上,一边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滥情和滥交寻找借口――社会是败坏的,但我自己是无辜和迫不得已的。

我们每个人的确是迫不得已的。因为大多数人不能认识到,一个规矩分明的时代已经逐渐随风而去了,代之以庞杂与无序。当作为一种契约的婚姻关系负载了生存、财产再分配、性娱乐、繁衍后代、社会身份认同、心灵慰藉等等太多的功能时,它的坍塌是必然的。很简单,一个选择的前提条件越多,实现的可能越小。

我们发现,维持一个稳定的婚姻越来越难,往往不是夫妻双方所能决定的。我们先慨叹自己命运不济,进而说人心不古。这样说也没错,但再深究一层,我们可以发现,旧婚姻赖以生存的基础不存在了。搭伙过日子的必要性不存在了,因为私有财产成了一个普遍的现实;当儿孙满堂的老人也执意要住进养老院的时候,传宗接代就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名人和精英以单身为时尚,也使得依靠婚姻来证明自我价值,成了小市民阶层的价值标签。这些使得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更多的沦为了一种不假思考的惯性。惯性在很多时候被误以为信仰,因为两者都拒绝印证。

历史的经验证明,当一种模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又因惯性仍旧存在时,谎言就成了必须。我们一再遭遇背叛,一再背叛别人,但我们告诉自己这是偶然情况,迫不得已。我们公认,婚姻是契约,但全社会都在背叛和准备背叛这个最大最基础的契约,如是你怎么能指望一个诚信社会的降临呢?滥交还是诚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滥交假设为不可更改的前提,那么我们仍旧可以挽救诚实。抑或像现在这样,两者都没能挽救。

出轨了,就能得到快乐吗?显然在床笫欢愉过后,迭起的高潮难免令男女双方感到人生苦短,欲罢无力。再重新回归原来的家庭,等于就是与那份曾经握有的快乐决裂,这自然需要相当的定力,艰辛也好,难耐也罢,终归是不容易。

如果有人说我在为滥交辩护,那就请你告诉我,在一个观念荡然无存,质量被提升为一种生活质量的晴雨表,网络的触角无处不在的今天,你如何做到禁欲呢?就像那个著名的比喻:把一个口袋塞满硬币的孩子放到一家糖果店里,你能指望他什么都不买?我们能做的只是不断演示蛀牙的弊病,并完备治疗措施。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婚姻观念如何演绎,多夫多妻都不会成为大众公认并欣然接受的婚姻模式。但趋势就是趋势,人性本质总会在哪怕某一局部产生影响力,有时还很大。

如下是我姑且预言:

陌生男女相恋,性病艾滋病的检查将成为例行程序。

两种圈子将成为未来适龄人群人际模式的主流:由性关系为基础的亲情圈子和由近似价值观念生活情趣为基础的性关系圈子。

两性关系与财产进一步剥离,进而在圈子内部形成财产一定程度公开再分配的习俗。

娼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接纳将公开讨论。

生育制度独立于婚姻制度之外,并受到法律保护。孩子最终有一天成为社会的财富而非私人财产。

一个自觉以禁欲和人生冥想为主题的社会群体将形成,其成员的境界情操将比现有的宗教组织成员纯粹得多。

上一篇:“剩女”渐成社会危机? 下一篇:陈琳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