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周边区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间的问题探讨

时间:2022-10-17 04:20:44

城市周边区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间的问题探讨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增大,进而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基本建设占用耕地不断上升,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市周边区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进行理论及实例分析的基础上,以城市周边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比较,指出城市周边区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妥善解决其中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城市周边区 土地开发 耕地保护

城市周边区是位于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地域之间,受城市辐射深刻影响的过渡地带。从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角度来看, 这一地带虽然兼有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组合优势, 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但在这一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多,结构复杂;土地利用活动频繁,变化迅速;土地利用逆向转换困难,所需成本巨大。该地区即是城乡功能的过渡,又是城乡功能的混杂区,兼具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因此,这一地区必然是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间矛盾最尖锐的地区。

1、城市周边区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城市用地的粗放性扩张,占用了城市周边区大量优质农田,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1985 - 1995 年, 全国城市由324个增加到640个, 城市建成区面积以年平均915 %的速度、城镇人口以年平均314 %的速度递增,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大大高于1112 的合理值。尤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长更为迅速。以广州市为例, 1990 - 1995 年, 建成区面积由18714 km2 增加至25911 km2 , 增长3813 %。城市用地的粗放性扩张不仅占用了城市周边区大量优质农田, 而且使得市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弱化, 造成城市土地的低效利用。据估计, 我国城市用地总量中约有40 %为低效利用。

1.2城市周边区用地结构不合理,用地布局混乱

城市周边区由于兼具城乡的双重功能,从而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各类用地相互交叉,相互干扰。据全国55个城市的统计资料显示:生产用地平均占城市用地的63%,其中,工业用地占27.5%。另据城建部门统计:1991年,我国道路广场及对外交通用地占城建用地的12%左右,我国城市用地在结构上普遍存在工业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比例偏小的问题。用地结构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显化不足。另外,开发区、居住区、乡镇企业大量涌向城市周边区,而在建设中又缺少规划与资金,造成原有村民居住点与新建城市开发区、居住区、乡镇企业,城市周边绿地与养殖区相混杂的局面,不仅不利于节约土地,也给城乡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了障碍。

1.3盲目开发,缺乏管理,土地闲置现象比较严重

城市周边区以其独特的优势, 吸引着各种企事业单位来这里租地建房。这种建造大多都是盲目的扩张, 缺少科学的规划管理, 致使许多企事业单位多占少用, 占而不用, 大量的土地闲置,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2、 正确处理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2.1加强规划管理, 以规划指导建设

我国《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城乡建设用地应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 同时强调应注意两个规划之间的协调。但从目前的规划编制情况来看, 周边区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最薄弱的地带, 二者的协调配合也存在许多矛盾。周边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首先要求加强规划管理。

2.2运用现代先进技术, 加强对周边区土地利用的动态研究

周边区是一个动态系统, 其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设计与决策以及这些规划、设计和决策的有效实施都必须建立在对周边区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研究的基础上。动态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1) 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周边区的空间范围及土地利用演变进行多时期、全方位的动态研究,揭示周边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形成与演化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 为周边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设计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周边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动态监测预警体系, 监督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设计及决策的执行情况, 以便及时制止土地利用的短期行为与不合理的利用方式。

2.3实行城市周边区土地用途管制, 切实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

实行城市周边区土地用途管制, 即限制该地区土地的用途, 规定土地用途转变的条件, 以及限制转变的条件和不允许转变的条件, 对土地利用和土地用途变更进行监督、检查; 对土地用途需要变更的土地, 严守变更条件; 对不符合条件的土地绝不允许变更, 进行城市内部挖潜, 盘活存量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率; 对废弃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复垦, 减少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占用, 切实保护耕地资源。

3、结论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土地需求量将不断增大,而对于耕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我国来说,有限的耕地以不允许我们随意浪费土地资源。城市周边区的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同等重要,两者即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城市开发需要土地资源,需要占用城市周边区的耕地,而耕地保护又限制了城市土地开发的这种倾向,但同时,城市的发展又吸引了分散在农村的工业,吸收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优化了土地结构,提高了农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减轻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对农地的压力,促进了农村机械化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

因此,只有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明晰土地产权,严格土地管理,进行土地市场化经营,引导城市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并树立土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更好的解决城市周边区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间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万锡.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耕地保护[M].城乡建设,2003年第5期

[2]李晓玲,陈宙颖.城乡结合部规划管理探析[M].城乡建设,2003年第5期

[3]刘向南.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问题分析[M].城乡建设,2003年第11期

上一篇:企业文化与工程队伍建设探讨 下一篇: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