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钻颅清除术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7 03:20:53

微创钻颅清除术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0)06-0102-01

【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治疗组)和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各53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达到I级者19例,II级者27例,优良率为86.7%;对照组治疗达到I级者4例,II级者24例,优良率为5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关键词】微创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高血压是脑出血常见与主要的发病原因,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展,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该病临床上以突发性意识障碍、偏瘫等为其特点,具有发病快、转变快、死亡率高等特点,针对于此,传统的保守治疗显得应对能力不足[1]。我院自2006年开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钻颅清除术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微创治疗组)和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各53例,以上患者均符合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经脑CT检查确诊。观察组53例患者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42~79岁,平均58.2岁;高血压病程2~17年,平均7.9年;出血部位中基底节出血33例,丘脑出血12例,脑叶出血7例,小脑出血1例。对照组53例患者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43~78岁,平均57.6岁;高血压病程2~19年,平均7.4年;出血部位中基底节出血29例,丘脑出血13例,脑叶出血9例,小脑出血2例。两组从性别、年龄、病程、出血部位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 采用微创钻颅清除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准备手术器械、手术用药等,检查患者心电图、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等;(2)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0.2g和立止血1000U,对于由应激性溃疡患者需静注洛赛克[2];(3)患者采取侧卧位,使病灶侧在上方,常规进行消毒局麻,CT扫描血肿定位和定量,标注好相关参照标志线;(4)按先前确定好的深度选针,由助手固定头位,术者持钻在标定点刺入头皮直至颅骨。按照拟定好的进针角度,开钻加压钻通颅骨,有落空感时即停钻。将钻头芯缓慢取出,置入钝头塑料针芯。按预定深度缓慢将针推入血肿中心,拔出塑料针芯即可见淤血流出;(5)拧紧针尾盖,接侧孔导管,用注射器缓慢抽吸出液态血肿,抽出淤血量一般不超过血肿量的60%,从针尾直孔插入针形血肿粉碎喷射针,冲洗血肿,由侧孔引流。冲洗注入生理盐水每次5mL,注意侧孔引流量与注入量应始终相等。反复冲洗直至引流液转清;(6)抽取10000单位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取出喷射针头,拧紧针尾盖,夹闭引流管,接好引流袋。无菌敷料包扎;(7)4小时后开放引流管,再次冲洗血肿。复查CT直到血肿绝大部分被清除。留置引流4~7d。

1.2.2对照组 采用常规保守治疗,给予降压、利尿、保护脑组织药物及对症治疗。

1.3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均采用ADL分级法进行疗效评价:I级:完全能够生活自理,生活能力正常;II级:可进行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生活能力基本正常;III级:生活能力受到限制,需扶拐行走;IV:级:卧床状态但有清楚认识;V级:植物生存状态。以I级+II级为优良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治疗达到I级者19例,II级者27例,优良率为86.7%;对照组治疗达到I级者4例,II级者24例,优良率为5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高血压引发的颅内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其发病突然,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疗效不尽满意。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急诊应用CT导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能迅速解除血肿对脑组织压迫、降低颅压的特点,临床效果理想。手术时机的选择既要避免有活动性出血的起病超早期,又要考虑受血肿压迫的脑组织术后恢复的可能性,一般在发病6小时左右为宜。术前确定穿刺点时,必须避开重要的脑功能区、头皮动脉血管、颅内大的主干血管及脑静脉窦等。若脑出血病情没有急剧恶化的倾向,在术前尽量少用脱水降颅压药物,以免手术中颅压相对低不利于血肿的抽出。

参考文献

[1] 程麒麟,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22):145

[2] 张涛,李素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甘肃医药,2009,28(6):460―461

作者单位: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二科

上一篇:生化检验结果存在偏差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整形美容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