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比例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17 02:55:41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比例研究综述

摘 要: 双性化指个体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近年来,双性化人格特质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国内的研究中关于双性化比例分布进行梳理,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的双性化比例分布问题。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双性化比例的分析寻求相应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培养双性化人格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双性化 大学生 人格 性别角色

一、问题的提出

双性化,也被称作两性化人格。双性化(Androgyny)一词来源于希腊单词andros(男性)和gyne(女性),特指在同一个人心理上同时具有男人的和女人的心理特征即指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点,又具有很明显的女性的人格特点,同时具有男性拥有的勇敢,善战、理性等,又具有女性的细心、温柔、体贴、感性等心理特征,并且按情况需要而做不同表现。这种性别角色目前被看成较为理想的性别角色,大量研究表明这种性别角色的个体往往具有更加健康的心理,较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是一种教育中所倡导的性别角色。

1935年人类学家米德对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发现与两性的生理特征相比,人类的心理特征双性化较不明显。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其潜意识理论下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模型。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其集体无意识的理论下提出了阿尼玛(anima)即男性气质中的女性意向和阿尼姆斯(animus)即女性气质中的男性意向的概念。两个人的理论都特别强调人类先天就存在双性化的心理特点。

进入20世纪后半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端于欧美的女性解放运动,出于男女平等的精神,希望缩小男女间的差异问题。但由于身体上的差异是由先天生理因素决定的,因此寄希望于从男女的社会和心理角色方面提升女性的地位,鉴于这样的社会原因,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概念。

1964年,罗西(A.S.Rossi)第一次提出了“双性化”这个概念,他认为“传统的女性特征和传统的男性特征可以共存在同一个个体的心理特征之中”[1]。

目前来看,对双性化研究贡献较大的是心理学家贝姆,她在1974年开发了世界上首个测量双性化心理学量表BSRI(Bem Sex Role Inventory)。这个问卷含有60个受社会赞许的词语,将一个人的性度分为双性化、女性化、男性化和未分化四个方面。贝姆使用这个量表在美国的大学生施测的结果为双性化占总体的24.5%。

因为双性化综合了诸如男性的坚强、勇敢、果断、主动等和女性的温柔、细心、体贴、富有爱心等优秀品质,双性化被认为指最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和发展的性别角色。

二、中国大学生双性化比例及其相对应研究

目前,整个学界对双性化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而这其中对大学生的研究占据很大部分,因为大学阶段双性格人格即使有了初步定型但是仍旧有很大改变潜能,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双性化的研究,能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相应规律,在进行双性化教育时能够提供更多和更科学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以往研究中双性化比例问题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初步总结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双性化的比例状况。

马锦华研究揭示双性化占14.55%,男性化占15.42%,女性化占24.04%,未分化占45.98%[2]。

张莉在云南昆明地区5所高校的1187个样本利用BSRI量表实测结果为双性化为30.1%,男性化为20.9%,女性化为20.1%,未分化为28.9%[3]。

王佳宁在哈尔滨师范类大学的研究显示双性化为14.54%,男性化为15.43%,女性化为24.03%,未分化的为45.99%。其研究双性化比例远远低于贝姆和国内其他同类研究,进一步指出可能与师范院校的特点有很大的关联。“师范院校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可以解释双性化比例低的结果”[4]。

王红瑞对西北某学院随机抽样得出的结果显示双性化为双性化占4.82%,男性化占16.87%,女性化占15.66%,未分化的占62.65%。“我们所调查的人群大部分来自西北偏远地区,落后的教育文化和意识观念导致对男性与女性的培养带有传统的封建色彩。认为男性与女性应该多具有各自性别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这必然使双性化的比例大大降低”[5]。由此可见,地域、经济和观念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必然影响。

张赫随机抽取大连某大学220人的样本结果显示双性化占15.7%,男性化占14.1%,女性化占21.2%,未分化的占49%。“中国是一个受封建传统性别角色看法影响很大的国度,社会封建的道德伦理传统禁锢着性别角色的发展,因此双性化比例很低”[6]。该研究与王红瑞的研究相吻合即传统道德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黄颀、刘电芝等采用自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对中美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为美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为双性化占54.8%,男性化占16.5%,女性化占17.3%,未分化的占11.3%。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为双性化占37.1%,男性化占25%,女性化占7.5%,未分化的占30.4%。根据进一步的卡方检验国内大学生的双性化比例显著低于美国大学生(x2=33.09,p

三、讨论

由于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并且长期在封建社会的制度下,因此这种文化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而这其中对我们关于男女该有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最基础和朴素的认识就是存在很大刻板印象,甚至是对男女有一套双重标准,常见的就是男人要有男人的样子,比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流血不流泪等,尤其对男性的娘娘腔有极大的厌恶且基本为整个社会所不齿,被说成是娘娘腔的男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缺点而是带有鄙视和歧视的意味,而对于女人来说就是女人天生就是非理性的,就是弱小的,就应该依附于男人,而具有男性气质的女性则被说成是女汉子,其中也包含很大的不被认可和讽刺意味。受此影响我国的双性化比例一直处于一个很低比例。虽然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日益改变,昔日的奶油小生成为部分人眼中的花样美男,年轻的一代似乎也越来越能接受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是即使是这样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目前的双性化比例很低,并且同男性化比例和女性化比例差异显著。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找出影响性别角色形成的主要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纳相应双性化教育,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双性化比重。

四、对提高大学生双性化比例的一些建议

(一)鼓励向异性学习

鼓励合理、正常的男女异往,只有在异性间平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才能使双方体会到对方的心理特征,并且向对方学习其性别角色中的优秀的部分,这样才能共同进步和成长。而目前家长、老师和学校对恋爱这个问题谈虎色变,更多的是反对之声,其实正常的男女交往对于促进双方性别角色的成长都是有益无害的,这点是需要向家长和学校澄清的。

(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打破传统的性别活动观的刻板印象,使每个大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要使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让男女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不是男性参加男性的活动,女性参加女性的活动。目前的情况更多的是鼓励男性参加力量型或者对抗性的活动,而对于女性更多的是比较温和的技巧性的活动,要培养双性化的角色,必须打破目前的这种刻板的性别活动分类。

(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性别角色的产生和成长起着关键作用。一个家庭的各种教育观念和教养方法的精确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毕竟家庭教育的影响力有时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同伴教育、学校教育。因此如何通过家长进行沟通,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1]钱铭怡等编著.女性心理与行为差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育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35-37.

[3]张莉,冯江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4):433-435.

[4]王佳宁.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128-129.

[5]王红瑞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49-50.

[6]张赫.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3):245.

[7]黄颀,刘电芝,李莹丽,张莞珍.中美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比较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4(1):68-75.

[8]宋丽丽.邹萍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综述[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3):87-88.

[9]李立娥.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7(6):224-228.

[10]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3):67-71.

[11]王道阳,张更立,姚本先.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J].心理学报,2005(5).

[12]杨玲,王雄雄.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5).

[13]任伯旭,张晓方.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特点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147-148.

[14]刘欣,徐兴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2):128-129.

上一篇:二维码在高校招生测试中的应用概述 下一篇: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概念与范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