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铁路:穿越大山的动脉

时间:2022-10-17 02:26:32

成渝铁路:穿越大山的动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成渝地区交通窘况的叹息。

1952年7月1日,随着西南军区司令员将红绸彩带用力一剪,中国人自己设计、建设的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宣告通车。

■ 开门纳才

作为四川人,邓小平对成渝铁路的历史非常熟悉。清王朝和民国政府喊了40年的成渝铁路,只完成工程量的14%,一寸钢轨未铺。四川民众翘首以待,血也流过泪也流过,见到的只有地图上的一条虚线。

在二野进军西南之前,邓小平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条虚线变成实线。

为了纳才,1949年六七月间,邓小平两次专程到时任上海市市长家拜访其堂兄陈修和,了解成渝铁路建设的情况。

陈修和曾留学法国,是一位兵工专家。他向邓小平介绍说:“线路已基本勘定,不少路段路基已经筑成,内江铁路桥的大桥墩已经修出水面,这些都可以利用,工期可以缩短。”

邓小平大喜,盛情邀请陈修和参加成渝铁路建设。但因陈修和已应邀出席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故只承担了撰写修建成渝铁路意见书的任务,并向邓小平推荐了几十位兵工技术专家,其中有不少人是留法、留德的高材生。

■ 说服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面对雄伟却又暮气沉沉的山城,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小平心潮难平。他深知肩上的重担:西南战事还没有结束,重庆上百万人等着吃饭,合起来该是多大一张嘴?沿海被军舰封锁,原料、器材和零配件进不来,工厂只得暂时停工……

千头万绪,从何突破?经过缜密思考,邓小平决定从交通入手:川渝两地物产丰富,只要通了火车,便可带动百业发展。

1949年12月31日,邓小平在主持召开西南局常委办公会时,提出重庆要“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也表示赞同:“只有让工厂的烟囱冒烟,这座大城市才会充满活力。”于是,西南军政委员会作出第一项重大决策:“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展,帮助四川恢复经济!”邓小平在会上说,我们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我们只好集中力量办一两件事,绝不能百废俱兴。

1950年1月2日,邓小平赴京向汇报重庆解放一月后西南的情况和建设新西南的计划时,特别提出要“着重于修成渝铁路”。当时从国家战略来说,还有两条亟待开工的铁路。所以,沉思片刻,回答说,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若说不服,那就暂时搁置。

邓小平讲了三点: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四川作为西南首省,不修铁路不利于政令畅通。此其一。其二,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铁路,不仅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还可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其三,中国人还从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铁路,如果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我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焉。

这三点让心动了,他表态支持。

■ 冲破大山

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开工典礼在西南军区大操场举行。邓小平在会上以高亢的声音说:“我们进军西南,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把西南建设好,而建设西南首先要从交通建设抓起。今天开工修筑铁路,是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把事情办好,我们调出一部分军队参加修路,同志们是开路先锋!”

随后,将印有“开路先锋”四个大字的红旗交给了筑路大军。

一声令下,三万多官兵带着未尽的硝烟,投入筑路战斗。开工40天后,朝鲜战争爆发,筑路任务交给铁路沿线的15万民工。

当时条件非常简陋,工人们用灯笼、火把照明,用钢钎、大锤、十字镐开凿。为了筹集枕木,沿线各地群众积极采伐木料送往工地,一些青年献出做新床的木料,一些老人献出打算做寿棺的木材……很快便筹集到129万根枕木。

成渝铁路既是交通大会战,也是一场人才大会战。在繁忙的铁路线上,活跃着一群兵工专家,他们就是陈修和为邓小平专门举荐的人才,后被编入西南服务团技术大队。他们战天斗地,自行设计生产出第一根重型铁轨,在深谷隧道中成功爆破500多次。这群专家有80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6人。

人心齐,泰山移。1950年8月1日,成渝铁路开始从重庆向西铺轨,每天以5030米的速度向前挺进。1951年6月30日铺轨到永川,12月6日到内江,1952年1月26日到资中,6月13日,铺轨到达终点站成都。

1952年7月1日,西南军区司令员在成渝铁路通车典礼上将红绸彩带用力一剪,标志着成渝铁路全线通车。成渝线全长505公里,在两年多时间里,共完成路基土石方4211.3万立方米,隧道43座,架设大中型桥梁84座,全线使用的5.6万吨钢材全部由重庆钢铁厂轧制。

■ 开放之路

修建成渝铁路,是当年全局在胸的邓小平布下的一招妙棋,他的预见一一应验。

昔日自重庆到成都,途经11个县,每天乘轿或步行以40公里计,差不多要13天左右时间。民国时期虽然修建了成渝公路,但汽车跑完单程至少也要两天。成渝铁路通车后,只需12小时即可到达。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随着成渝线的通车,这条大动脉直接带动了成渝两地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刚解放时,重庆有三分之二的厂矿经常停工。成渝铁路一开工,立马复活了重庆工业。重庆钢铁厂、重庆发电厂、中梁山煤矿等一大批工厂、矿山先后在铁路沿线建立起来,成为国家骨干企业。

成渝铁路的兴建,将四川省会成都与西南重镇重庆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线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建材、轻纺为主的成都工业区,以兵工、冶金、机械、化工、仪表为主的重庆综合工业区,以制糖、轻纺为主的内江轻工业区。曾参加过“保路运动”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张澜说:“成渝铁路通车,顿使蜀道改观,山川无阻,广大地域的物产与文化加速交流。”

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连接川西、川东的经济、交通大动脉。从此,重庆冲破山川阻隔,以开放的眼光和胸怀融入全国经济版图,为1953年起步的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揭开了序幕。

上一篇:“五湖四海”聚重庆 下一篇:战天斗地修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