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图书管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17 12:29:18

中学图书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教育的高速发展,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学图书馆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的便捷,更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是中学教学的重要保证,是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对于改善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重点对中学图书馆管理问题及对策展开深入探究,客观全面分析问题,希望借此为今后中学图书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管理;问题;对策

一、中学图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方式陈旧,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偏低

目前而言,制约中学图书管理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于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偏低。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课业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课余活动。校领导、相关教师不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管理图书馆,致使图书馆设备设施不健全,除了辅导资料、教材,缺乏经典的名著和书籍,管理缺乏针对性。其次,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偏低,资源难以共享与开放,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书籍资源存在重复录入、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管理水平偏低。

2.图书管理员定位不清、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不高,对自身的定位不清,大部分中学图书管理员年龄偏大,不能很好地适应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难以接受电脑等新型事物。图书管理员通常为退休返聘的老教师,不具备专业的图书管理知识,相关业务较为生疏,对于图书管理缺乏系统的管理经验,易造成图书管理混乱,引发一系列问题。其次,地方教育部门、学校对于图书管理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培训措施不到位,管理员水平参差不齐,管理队伍定位不清,业务素养偏低,不利于图书馆长期发展与管理。

3.图书资源错摆乱放,污染破坏严重

中学图书馆应其特殊性,人员流通数量较多,因此本身为书籍管理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中学图书馆普遍存在图书资源摆放混乱的问题,如图书摆放在错误的类型、架子上。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图书馆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在于对学生及相关教师缺乏良好的宣传教育,盲目随意借阅,不按照周期进行归还,对书籍相应的分类位置不清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了图书管理的难度。中学图书馆还存在书籍污染破坏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籍借阅管理,也破坏了公共资源。

二、中学图书管理改革对策

1.更新管理理念,加快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

中学图书馆管理应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强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首先应该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建立健全电子档案数目与图书管理系统,避免书籍重复录入、重复建设。同城中学间应借助互联网建立网络图书馆、电子图书室等,实现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对书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书籍的利用率。其次,应进一步更新图书馆书籍资源,如经典书籍、世界名著、图谱、字帖等,丰富馆藏,进行动态更新。最后,明确图书馆管理的重要性,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切实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2.健全培训机制,提升管理员综合素质水平

中学应加强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学校可以根据图书馆的大小,聘请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从专业角度更为科学、合理地对图书馆进行管理,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教育局及学校应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员培训体系与考核机制,定期对管理员组织培训,强化管理员专业知识,提高其管理经验。特别是针对计算机水平、信息技术水平薄弱的管理员,要提升其专业素养,使其快速掌握图书馆新设备、计算机管理系统等,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工作态度,提升图书馆整体的管理质量。

3.对图书进行定制管理,保护图书资源

首先,中学图书馆应该实行定制管理制度,加强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避免图书资源摆放错乱,调整书目摆放结构,应更新管理模式,不同类型书籍安排在不同的管理房间,解决书籍混乱摆放的问题。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延期归还、乱放书籍的现象,一经发现,将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其次,加强宣传教育,向教师及学生宣传书籍的重要性,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避免对书籍污染破坏,保护好公共资源。本文通过对中学图书管理方式、理念展开深入探究,仔细分析了当前中学图书管理存在的管理方式陈旧,信息资源数字化程度偏低,图书管理员定位不清、综合素质不高,图书资源错摆乱放、污染破坏严重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中学图书管理应秉持科学发展观,求实创新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制度,运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加快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提升管理员综合素质水平,强化定制管理,保护图书资源不被破坏的同时,将图书馆真正的价值发挥出来。

作者:胡乃宏 单位:山东莱西市实验学校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数字图书管理研究 下一篇:系统集成项目管理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