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时间:2022-10-17 12:19:22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过去传统的粗放型的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必须具备高准确性、高安全性以及高效率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必然要走向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如何才能使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应用,是我国建筑业面临的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信息;管理;建筑;有效;挑战

在我国,信息技术正在逐渐渗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与社会格局,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新的科技手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也同样重要,它是融计算机技术、通信工程、自动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信息技术是对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及施工方式的改造与提升,将有利地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手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投资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保证。

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的分析

1.整体模块的分析

在当今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普遍运用于对工程的辅助管理工作中。一是招标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计算工程量、制定投标报价、制作标书、设计、修改施工平面图等;二是设计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施工图纸的设计、模板的设计、脚手架的设计以及深基坑支护的设计等;三是项目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项目成本管理、进度管理、日常信息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另外,还可以把整个工程看作成一个整体,结合施工程序进行合理化安排。

2.具体技术要点的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施工质量与实现安全控制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1)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以及通水量等,以确保大容量混凝土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问题;(2)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点监测功能,对钢模板体系实施有效引导,减小钢模板垂直方向的偏差,通过采用计算机激光定位技术,可有效保证超高层建筑物一定的施工垂直度以及扭曲度等;(3)利用计算机与传感器相结合的技术,实时监测混凝土在振捣、养护等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变化,综合分析不同层面、不同深度的混凝土温度以及温差,及时汇报发现的问题并等待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所产生的问题,做好维护记录。采用这一技术能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工成本,提升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模块的局限性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块具有很大局限性,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常常是局限于整个工程的某一个部分,比如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仅仅定位在信息的检索查询以及报表的打印模块上,没有实现对数据的系统整合以及全面的分析,更没有与动态的行业信息管理结合起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

2.系统管理的孤立性

根据行业数据调查显示出,虽然有些建筑单位已经采用了信息技术,也在管理中组建了局域网并启动了项目管理系统,但这些信息的传递仅仅是在工地的现场以及项目经理内部进行,并没有对外进行交流活动。看起来,就像一个孤立起来的物质颇为丰富的小岛,但这仅仅是自给自足,在当今科技大潮的冲击下,关起门来搞建设,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项目施工的前期,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包括工程的进度、工程的质量、工程的成本以及安全控制等方面,忽略了信息化管理的跟进,仅仅是依靠项目管理人员的日常经验以及处理能力这种传统化的模式。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单位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是比较窄的,而且信息技术的利用也不够充分,在细节问题上做得也不到位。因此体会不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技术上的便利性。

三、促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举措

1.确立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目标

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进程的目标应锁定在国家重点投资的工程方面,比如以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信息技术的服务对象,所有信息均使用无纸化操作,项目的各方工作人员通过网络以及电子媒介进行相关信息的提交和接收,所有信息都将存储在系统后台数据库中,方便共享和维护。企业各部门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建筑工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开放式平台,设计规范易操作的信息化应用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同时要加大对高科技产品的投入,不断开发和升级软件产品,并在行业内部实施成果推广,鼓励软件企业积极开发先进的软件产品,更好地为建筑行业实行信息化管理服务。

2.建立一体化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受建筑行业工作标准的影响,项目在立项和招标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国家、地方、行业定额,使这些内容管理体系过于庞杂,庞大的数据计算量,灵活的运用标准,是各建筑企业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企业预算工程成本的重要依据。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计划进度、定额成本、资金会计、质量管理、安全控制、人员管理、分包管理、物资配备、变更设计等模块。这些模块是项目工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建立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开发和使用中必须重点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制定以及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要打破各部门单一使用的局限性,将各个模块有机地组织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测和控制,并能够及时地协调好项目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创建一个一体化的、全方位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缩短工程建设周期,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投资成本。

3.将项目管理信息化作为核心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依靠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来体现,离开项目的企业,其信息化也无从谈起。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个相互协作的软件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信息的有效控制。强化工程项目的生产要素管理、信息管理和合同管理,加快工程项目管理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现代化的集约式管理的转变,在推进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企业必须根据各自的实际需求,确立本企业的信息化核心主线,其他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展开。

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必须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相关研究放在中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战略高度子以综合考虑,行业主管部门应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和推广进行合理、科学的统筹安排。参考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由政府部门组织人力、财力、物力对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若干重要问题开展跨领域的综合研究,对我国面向信息时代的工程管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规范建筑工程管理流程,精确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有利于建筑单位节约成本,使建筑行业朝着健康、稳定、安全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要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的全面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田宝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30)

[2]周立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

[3]张国林.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学研究前沿(英文版),2012(4)

[4]齐张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1)

[5]杨钒.关于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1(8)

上一篇:浅谈高层建筑结构改扩建 下一篇:浅谈房地产企业成本部如何有效控制建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