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时间:2022-10-16 10:41:37

浅谈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摘 要: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微课的发展背景、特点及应用前景,通过阐述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微课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

行性。

关键词:微课;发展背景;应用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探讨的焦点。“微课”又被人们称为“微课程”。从2012年开始,随着颠倒课堂(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作为颠倒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教师管理者的重视。所谓微课,“微”即小,碎片化,是以微视频(50M左右大小,时长不超过5~8分钟)为核心组成教学内容来完成特定教学小任务、小目标的教学材料,问题聚焦,主题突出,相对完整,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教学小单元、小环境。

一、微课的发展背景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可汗学院。2006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为给远在他乡的表妹补习功课,利用简单视频录制工具,制作了一些十分精短的视频,供她选择学习。后来他发现这一做法很有效,并以此创立了一家微课教育网站,提供在线学习、进度跟踪等服务。现在该网站点击量每月超200多万次,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微课学习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成为人们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短小、快捷的内容,以学习者自主选择的途径,以网络视频的形式构成的微课悄然兴起,正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更成为广大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

二、微课的特点

传统课堂与微课相比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两者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相应的教学目标,都是教学活动的表现形式;但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内容之“微”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集中,主题更加突出,往往是针对传统课堂中的某个教学的重点、难点而展开的教学,内容不在多而在精。

2.时间之“短”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视频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3.过程之“全”

一节优秀的微课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是针对相应的教学内容与目标,精心设计导入、新授、小结等教学的全过程,还要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或教具。

三、微课的应用前景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依笔者浅见,微课的应用前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搭建思维的桥梁,突破重难点知识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编入很多前沿的生物研究成果,例如: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有很多是分子领域的研究,具体的变化是微观的,比较抽象,像很多生命现象、生化反应等教师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学生也无法深刻感知,而微视频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视、听等感官的需求,搭起思维递进的桥梁,降低了认知难度,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

2.建构知识网络体系,理清结构化脉络

生物学科实际上是由众多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及其相互联系而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体系。高中生物课与初中生物课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将生命系统作为认知对象,而后者以具体的生物为认知对象。因此,应当以系统论的思想观念来统领各模块的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揭示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有序性和动态性。

3.演示教学实验,填补实验空缺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高中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真实的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教学课时、实验设备、时空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有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省略掉实验操作这个环节,不做实验,而单纯的语言讲解又会使某些实验内容显得抽象和枯燥,没有说服力,学生也难以理解,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怎么理想。

如果教师能够借助微课程视频,用动态的画面演示实验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现象结果,就会填补实验的空缺,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目的。

四、反思与展望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将微课有效地应用在生物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学生可借助微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新知的学习或者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补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时,也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拆分成许多微小的教学片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二是微课的制作与学习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通过网络进行微课程学习的硬件设施等;三是目前国内微课程主要用于学生课后的个性化学习,微课学习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2]彭玉坤.浅谈整合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11(08).

上一篇:浅议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模式 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