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 第4期

时间:2022-10-16 10:07:26

房价 第4期

房价牵动万众之心。

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调控房价的力度超越以往,限购、限价、限贷等一系列手段层出不穷。

这一年里,房价涨幅终于放慢了,一些地方的房价甚至有所下降;开发商也低下了骄傲的头颅,万科、中海、绿地、龙湖等纷纷降价,一些开发商甚至提出了“回购保本”的措施。

然而,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当中一些人却在为房价而闹心。一群早期购房的业主打着维权的旗号怒砸大幅降价楼盘的售楼部。这些人也是高房价的受害者,只是被以往越调控越涨的房价怪象吓怕,早下了手。然而,市场有涨必有跌,无论是投资客还是刚需人群,都要正视房价的涨跌。

开发商们为了回笼资金,打着各种降价的旗号,暗示我们赶紧买吧,政策一松,房价还要上涨。但政府让我们要有信心,房价一定会回归到合理水平。于是,我们开始彷徨观望。

我们本应成为房地产调控的受益者,但是却悲哀地发现,我们反而被“误打误伤”。限贷政策出台后,中行、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在2011年初就率先取消了首套房贷8.5折的利率优惠,部分商业银行首套房贷甚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11年三次加息,5年期以上的基准利率升至7.05%,为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虽然基准利率连续提升可以抑制房地产投资,但无形中却让我们这些首次置业人群加重了购房负担。3次加息之后,100万元20年商业贷款月供增长了至少400元,让我们这些房奴和准房奴们雪上加霜。

有学者指出,今后住房体系应该有两个架构,保障房和商品房并行,保障房将改变传统的“居者有其屋”概念,任何一个经济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满足人人有房住的要求,商品房则应该遵循完全的市场规律。

2011年,我们看到了1000万套保障房的全面开工。政府开始加速解决民生问题,5年3600万套保障房任务,以一套保障房住3个人来算,其能让上亿低收入家庭过上有尊严且价格实惠的住房。

但是,保障房建设完成后,“切蛋糕”的过程如何公开、透明,分配环节谁来监督,我们却有深深的隐忧,我们不希望看到开着奔驰、宝马的人比我们更有“资格”去申请,我们也不希望保障房成了权力寻租的工具。我们期盼更合理的定价,更合理的准入门槛,而不是保障房建成后被闲置,而我们却被排斥在申请的门外。

上一篇:记者观察:其实是你狭隘了 下一篇:《唐顿庄园》编剧打造迷你剧:没有杰克和露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