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危机 第3期

时间:2022-10-23 03:46:29

核危机 第3期

2011年的福岛核危机,如此可怕的一次灾难,以至于8级地震在其面前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地震是自然灾难,但核事故却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附属品。我们不禁要发问:潘多拉的魔盒就此打开了吗?

从未来的意义说,福岛核事故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可能会超过2011年任何一件大事,其会给科技发展带来什么改变,我们尚难预料,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改变很可能会决定文明的走势。

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危险程度和破坏力大于福岛。但由于资讯传播的限制以及苏联自身的消息封锁,未给世界带来同等的震撼和连带效果。而福岛核泄漏之后,在中国,市民疯狂抢盐、无良商人乘机囤积居奇;在欧美,受此刺激反核运动再次兴起,德国甚至宣布“永远放弃核电项目”;在日本,这次灾祸对其经济的深远打击让复兴愿景多少显得苍白,至少曾经雄心勃勃、形势喜人的“旅游立国”之梦遭遇致命打击。据说福岛核电站排出的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海水洋流完成全球的循环。但是我们看到,核危机影响力的传播速度却远快于此。这已经不是“这端蝴蝶拍动翅膀,那边一场风暴来到”可以形容了。再迎头撞上这几年全球变暖的危机和风起云涌的减排运动,使人类的能源问题愈加复杂。

我们亲眼目睹,作为世界一流发达国家,以科技赖以自豪的日本,是如何在核危机面前束手无策,步步惊心。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发展核能?核能是未来的救世主,还是文明的终结者?

德国已经给出了答案,而另外一些欧洲国家也将追随其弃核之路。但是更多的国家表示:我们无法对核能说不。其中既有核电产业大户法国,也有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世界第一能耗国。甚至灾害发生地日本,也坚持将继续发展核电事业。作为资源缺乏且能耗巨大的工业国,日本即使受此重创,未来的能源之路也似乎没有备选。核电的存废对德国来说或许至多是“壮士断腕”,但对日本来说则是生死存亡。

核危机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丝深入骨髓的凉意,其源于人类自身的弱小感。看不见闻不到的核辐射,带来的恐惧超越了夺性命毁财物的地震、洪水、海啸。我们可以凛然地批判抢盐的非理性,嘲弄不良商人囤积后亏本的自食其果。但是面对核能的存废问题,没有人能够自信地确定自己的主张是理性的。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仅仅是继续相信科学,相信潘多拉的魔盒里,还留着“希望”。

上一篇:孤独与难以孤独 下一篇:湄公河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