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多领域学科渗透环境教育

时间:2022-10-16 09:13:57

如何在幼儿园多领域学科渗透环境教育

根据国内外环境教育文献资料获得,在低幼儿童的环境教育中,更适宜采用多学科课程模式。“多学科模式”又称“渗透式模式”,是将环境教育的的目标和内容渗透于各学科之中,各学科讲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作为彼此间的关联核心。事实上,由于各学科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与环境相关的科学知识,使得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具备了坚实基础。

课堂教学和游戏活动是幼儿接受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我们以往的科学领域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只要对它进行分析、整理,然后进行补充和扩展,使教学内容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

一、选择并设计有关环保的教材内容,体现全面性、教育性、渗透性、充实性。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近几年开始我园开展了“环保小卫士”的综合主题活动,年级组长在开学初制定了环保渗透于各领域的教学网络图。以往的教学中对于环保的内容只能说有,但却不全面,涉及的面也比较窄,这次我们重视了渗透与整合。

我们根据环保的主题或者季节的变化相应进行设计。比如结合春季的植树节,我们在数学活动中渗透“种了几棵树,为了让环境更绿化,又种了几棵树,现在共有多少棵树?”还可以运用给树拔草、施肥、浇水等,以及树的种类这些项目来进行分类,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答题、分类的兴趣,又让他们对树种加深了一些了解;在科学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一起通过网络和实践一起感知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在语言《会变色的窗帘》中,我们通过故事让孩子发现就算是几粒种子几根小树藤,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奇带来美;在体育活动中,我们推起独轮车通过竞赛的方式去给小树运土,比比哪队最先达到植树林;在健康领域我们可以通过课件让孩子了解树木光合的氧气对人体健康的益处;至于在美术领域,我们孩子的环保意识可谓是体现得标新立异、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之余不得不赞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的是非常丰富。在这样的多学科渗透中,幼儿不但对于植树节有了较好的认知与理解,同时对于绿化的知识有了系统的领悟,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可见,环境教育渗透于幼儿各种活动之中,不仅是单方面的,它与其他教育是有机、自然地相揉合,具有整合性的特点。这种整合的功能取得了1+1>2的综合效应。

二、教育目标制定的发展性、针对性、适宜性、连续性。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环保教育的要求制定总体目标。目标明确了就能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地实施教育,才能克服教育的无序性、片面性,以备在知、情、行方面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为了使幼儿在两年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教育过程中获得发展,因而在制定目标时,注重了其连续性和针对性,使幼儿在相关的知、情、行发展方面能有序的、一级一级达到中级目标。比如在垃圾专题中的目标体现是:中班幼儿知道生活中的垃圾,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尝试开展收集垃圾,初步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大班幼儿是初步知道一些垃圾的处理方法,获得一些变废为宝的知识,并开展怎样变废为宝的活动,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

三、教育方法以游戏为主,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及幼儿的实践操作性。

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决定了他们学习方式更多地依靠各种实际的活动――游戏、生活、探索、交往,需要“做中学”。同时幼儿开练的发展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表现为把某一要领与某一具体对象紧紧联系起来,因而我们通过创设录像、实验、表演等情景,使幼儿通过真实的观察得到体验与理解。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如科学综合活动“救救大灰狼”中,我们把游戏、教具、情景、故事录音融于一体。首先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猎人和狼”录下狼的声音“快救救我”来激发幼儿关心狼的生命的情感,而后开展了讨论“狼要不要杀”,引发出了两种比率极为悬殊的回答,建议要杀狼的有90%,于是我们又开展了“小羊和小草”的游戏,幼儿发现草被吃完了,这样又不行,在矛盾中,幼儿又在自作材料中进行再一次的验证“狼到底要不要死呢”,一幼儿发现说“狼不能死,如果死了,那羊就太多了,草就被吃完了,可能羊会吃我们的呢”。最后,在狼的自我表白中,幼儿明白了生态环境中食物链的关系,激发了幼儿保护狼的强烈情感,纷纷说“老师,狼不能杀!”

我们在课件、游戏、表演、操作中去探索发现,幼儿兴趣浓厚,他们知道了地球上的生物是相互联系的,有食物链的存在,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对幼儿教育的传统的观念“狼就是坏蛋”。

另外我们还经常开展科学小实验,例如白菜变红、碘伏的魔力、净化工厂、造纸等,这其中不但是科技知识的渗透,同时更是让幼儿在操作中加深对环保知识和行为的认识和掌握。

四、教学准备的环保性、直观性

如果知识在教材中体现环保,那么还是不够的,孩子是在潜移默化的关系中去了解这一抽象的科学名词的。环境对于幼儿影响是我们众所周知的,而教学准备是和幼儿最为接近的,是每个活动中幼儿亲自感知、观察的,也是每个教学活动应具有的一种物质环境。所以我们在活动的准备中设计了大量的用废旧物品做成的教具,包括体育活动中的器械:用挂历纸做的棍,用米袋做的跳跳鼠,哇哈哈瓶子做的哑铃,用废纸壳做的跑车…….,小朋友不但玩的开心,同时他们在这些教具的作用下玩出了各种不同的玩法,极大的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拓宽了他们的思维。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利用幼儿收集起来的瓶盖、盒子、卡片来进行算一算、比一比,这样操作性强,让幼儿不但有兴趣投入,而且对于数学内容的掌握更为直接有效。

同时我们发现环境教育内容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极为直观的现象,于是在每个活动开展前,我们都会引导幼儿去关注、去调查、去探索,同时我们会制定相应的调查表格,让家长和幼儿在自己调查的基础上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家中用水情况调查表”、“周边的垃圾分布情况”、“小河被污染的程度及相应的污染物的调查”、“人们破坏环境的情况调查表”等等,在这样的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讨论及表述的范围大大的增强了,为活动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社会三大环境的相互作用,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每一学科、每一领域、每一行为,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共同建造美好家园。

上一篇:刍议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如何创设和谐的高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