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喻的普遍性

时间:2022-10-16 07:53:55

[摘要]本文从隐喻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角度论述隐喻的普遍性,隐喻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决定了隐喻的普遍性,隐喻的思维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创造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为此,不仅语言中处处都有隐喻的影子,而且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都充满了隐喻,隐喻对各学科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隐喻 思维方式 普遍性

隐喻研究简述

隐喻(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的metaphora,原意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传送、转换”,即在两类不同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进行含蓄地比较,以表明相似或类似的关系。最先对隐喻投以极大关注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他在《修辞学与诗歌》中对隐喻提出了一个基本定义:“隐喻就是借用属于一个事物的名称来表征另一个事物”。他分析了隐喻的四类转换方式,并着重强调了“类比”型隐喻,认为类比产生的隐喻是最费解而又最迷人的隐喻。他认为。隐喻能够为平易的文体增加魅力和特色。同时强调隐喻只能局限于诗歌领域使用。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两千多年的隐喻研究无不打上亚氏理论的烙印,即将隐喻局限于诗学、修辞学的研究领域。到了十九世纪,以英国浪漫诗人为主的柏拉图派认识到,隐喻是人类内部的一种机制,既反映了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了人类的本质。随着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西方的发展,尤其在语言哲学和科学哲学的研究中,隐喻得到了愈来愈密集和热切的关注。跨学科隐喻研究使隐喻在认知、思维、语言应用和语言解释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活力。众多学者们用语言学的理论来认识、研究隐喻,并提出了一系列解释隐喻现象的理论。乔姆斯基在讨论隐喻时提出了“语境”概念,他指出,所有选择性的变异句都是潜在的隐喻,它们在适当的语境中体现为实际存在的隐喻。理查兹(Richards)提出“相互作用”理论,认为隐喻的意义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布莱克(Black)在此基础上对隐喻中“焦点”和“框架”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作出了具体描述,并强调了语言的使用者在隐喻的使用和阐释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相似性和关联性为基础的隐喻研究也逐步深入。1986年法国D.Sperber和英国D.Wilson合著《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创立了关联理论,其核心和隐喻的核心不谋而合,即在复杂的现实中寻找相似性和关联性。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从隐喻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用大量语言事实证明语言与隐喻认知结构的密切相关性,并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在他们看来,隐喻是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的基础,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这意味着隐喻不再只是一种语言现象和语言表达方式,而是一种人类思维现象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人类探索、描述、理解和解释新事物的有力工具。隐喻也成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等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热点。隐喻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隐喻的普遍性

1,隐喻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古人类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他们依靠直觉印象思维,在集体的活动中生存和发展。在古人类的头脑中,直觉印象思维形式凭借记忆中的景象,就像我们做梦的形式一样,一幕一幕地进行着思维运动。直觉印象思维形式就是从动物界继承而来、不断发展着的一种思维形式。直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类为了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后代。学会了用壁画的方式把自己头脑中的直觉印象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这种把记忆中的景象投射到壁画中就是人类隐喻思维的结果,把壁画投射到图画文字是人类隐喻思维的有一次发展,把无声的图画文字投射到有声的语言文字,可以说是人类隐喻思维发展到了一个高级阶段,最终彻底地脱离了动物界。一般地说,是由于人的某种需要,人们才发明创造出某种工具。语言也不例外,由于人类交际的需要才发明创造了人类交际的工具。莱考夫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喻概念体系。作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是人类生存需要的基本方式。”需要是隐喻之母。需要是发明创造之母。人类生活在一个四维的空间,但人们所能感觉的却是一个三维的世界。因此我们所能感觉的已经不是现实本身,而是我们的经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映射。柏拉图断言人类将永远不可能看到真正的世界。人类的认知能力不但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还受到自身感知器官结构的限制;人类的经历不仅相当有限,而且具有证伪性。因此,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就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并将此映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所以在人们思维和表达思维的过程中充满了隐喻,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隐喻体系。人们的隐喻机制自孩提时期就已开始了。大自然并不是以有序的方式自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儿童被赋予这种能力以感知这个世界。儿童生来即有辨认相似性的能力,这种能力超越其它任何潜能。人类要认知和描述未知的事物,必须用我们已知道的概念即范畴,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要发挥惊人的想象力。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类比、判断和推理。借助类比,人类可以“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表达各种思想。借助判断,人类能够正确并深刻地认识事物。推理是对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即对源域与目标域两者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进行推理,舍弃彼此的个别差异,抽象出两者的共性。隐喻就是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没有隐喻我们根本无法说话也无法思考。

2,人的语言是隐喻性的

Lakoff & Johnson(1980:3)在其隐喻理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语言是隐喻性的,它在日常生活中无孔不入,左右了我们的思维也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经验。在无声音的图画文字产生的时代,在图画文字与所表达的事物之间,在交流与被交流的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让人难以理解的抽象性。而这种抽象性又来自人脑思维意识与客观事物之间,是他们身边活生生的、亲身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有一种新的工具。满足人们相互交流的需要。于是,就像不会说话的婴儿咿咿呀呀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一样,有意识地、努力发出某种新的和以往发出的声音没有关系的声音,帮助人们进行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联系的建立,使人们意识到了转瞬即逝声音的作用,渐渐地让人们把声音、意识和事物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三者之间的沟通。这时,人们可以用相同的音节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音节表达同一个意思,因此,在我们后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同义词、多 义词、同音词、多音字的现象。人们将音节赋予确定的含义,将声音、意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这说明语言本身就是隐喻式的。有些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可能所有的词都源自于隐喻。由于隐喻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早期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总是先关注和命名眼前的接触多的具体事物,也就是说,最先人们创造和使用的第一批词汇大多是表示自身的、离自身最近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随着文明的发展和交际的频繁,人们要表达越来越多的具体的和抽象的概念。并对事物的形状、质量、属性以及与他物的联系等进行描述、分析、归纳和概括,人们最常用的思维方式,就是利用自己最熟悉的、概念意义最具体的词。借用它们在形状、状态、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通过相似联想来表达。这个过程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作不寻常的并列,从而加深了人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在古代人类隐喻思维还不太发达时期,他们的语言中很少有表达抽象概念的词汇,他们对世界的描述不可避免地要借用描写人本身或人类活动的有关词语,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天”被看作是“父”,地被看作是“母”。天地的交合产生了天下万物,天下万物是有灵的。山有山头、山腰还有山脚。当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了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是要表达一些抽象的思想和概念时,人们不是创造新词,而是寻找新旧事物间的相似性,用已存在的第一批具体的、基本的词汇概念去表达新事物。例如:“口”,原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后来人们把人体看作一个容器,把“口”看作容器的通道,利用其形状、功能等相似性给很多事物命名,如,瓶口,鞋口,碗口,门口,枪口,洞口等,而后逐步弱化容器概念,把“口”直接看作通道,如,山口,路口,风口等,再后来就将“口”用于表达更抽象的事物概念,如,缺口(资金等),关口(事情到了紧要关口)等等,都是用“口”这一最具体、最清晰的概念,根据其在形状、状态、功能等方面的相似性,通过相似联想,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新的概念和抽象概念的。这种隐喻手法既产生了新词新义,表达了新事物、新概念,同时建立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又不增加人们记忆的负担。新的隐喻之所以可以被人们所理解,是因为人类具有共同的经验、想象力和理解力,具有相似的隐喻概念。这种有形的、来自人的生理机能的认知能力决定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推理和创造能力。新词语的产生有多种渠道,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隐喻式的。人类语言是人脑思维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人脑思维发展所创造的工具,是人类意识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表现和方法。事实上。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如,理智、情感、人生的意义等,都是用隐喻的手法来表达的。人类隐喻认知结构是人的思维结构的重要部分,我们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一个隐喻问题。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

结语

在万物世界里,事物之间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相互普遍的联系。胡壮麟(2004:220)指出,世界万物是客观存在的,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不清晰的,是原始的,是隐喻的:这种隐喻联系惟有借助人们的主观意识去发现、去构建,才能成为人类社会共享的财富。隐喻是以心理和经验为基础的,隐喻的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创造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为此,不仅语言中处处都有隐喻的影子,无所不在,无处不存,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体验的和我们每天所做的事情都充满了隐喻,在人类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一切活动中,如在文学、绘画、音乐、雕塑、戏曲、电影、歌舞等以及所有的发明创造中,隐喻也随处可见,不用隐喻来体验和推理是无法想像的。隐喻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决定了隐喻的普遍性,所以隐喻对各学科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ohons.We live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oagoPress,198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

[4]刘振前,史 ,日甚一日常英语中隐喻的普遍性及其与认知的关系[J],外语教学2002(1)

[5]王文斌,林波,论喻中的始源之源[J],晋阳学刊2004年增刊

[6]张英,人类语言产生在图形文字时代[J],晋阳学刊2004年增刊

[7]王勃然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起源、本周刊功能[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作者简介:王晓骥,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上一篇: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 下一篇:申曲皇后王雅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