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对话”实施校本研修的科学管理

时间:2022-10-16 06:54:26

构建有效“对话”实施校本研修的科学管理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连接学校和学生的重要纽带,因此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因,也是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笔者以为,必须以追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感为目标,以解决减轻教师工作压力为出发点,构建多种形式的对话,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校本研修文化氛围,推动学校的持续、科学发展。

一、和理论对话。不断提升教学理念

教师不读书是可怕的,但如果一所学校不重视教师阅读,那将是灾难性的。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终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引导教师深入读书更应当成为校本研修的首要工作。

1、要大力推进校园主流阅读。一所学校如果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有其内在的灵魂。在学校层面上,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阅读措施引导教师走进书本,与专家、名师对话,汲取精髓丰富自身文化底蕴,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要拓展阅读形式,倡导个性阅读。教师的阅读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绝不在一朝一夕,因此引导教师热爱阅读,与经典对话,养成勤阅读、会阅读的好习惯,才是根本的目的。学校要充分发挥平台功能,让教师走进网络阅读,及时捕捉有效信息,要经常性举办“我的读书故事”之类的汇报、论坛等活动,展示教师的阅读风采,推动教师阅读工作深入开展。

3、要倡导“课题式”学习。教师阅读不仅要丰富知识,还要紧紧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形成专业化阅读。学校要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提出问题,把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和疑惑对话,通过一学期或一学年这样一个周期,形成系统学习,做学者型教师。

二、和群体对话,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俗话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包括不断更新的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技能,才能保证自己的课堂永远充满魅力。

1、要凸显骨干教师群体的引领功能,和榜样对话。每所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名师,他们的作用不可小觑,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借助于他们的示范辐射,才能引领群体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名师团队,既可以塑造办学窗口,提升学校品位,又可以聚焦核心,加速教师成长步伐,让一部分教师充当队伍建设的“领头羊”。现在各学校都比较注重“师徒结对”,以此来实现“传、帮、带”。问题是不少所谓的“师傅”形式化,不能也无法带动教师共同发展。笔者以为,学校要对纳入为名师发展对象的教师进行大力度投入,以先进的装备武装起来,以优惠的政策款待起来,以丰厚的奖励鼓励起来,以鲜明的目标敦促起来,以严格的考核规范起来,真正做到有名有实。

2、要大力进行教学协作活动和团队对话。袁振国在《校长的文化使命》一文中说:“在一个教师群体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的,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一所学校的校本研修氛围必定要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迎来学校发展的春天。不,少学校也经常性开展一些如“同课异构”、“教学论坛”等形式的教研活动,但是最终没有能够让教师畅所欲言,反而被领导者的一家之言“盖棺定论”,搞教科研霸权,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3、要持续进行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同伴对话。具备一定水平的教学技能是一名教师的立教之本,学校要搭建丰富多彩的平台,锤炼教师基本功。当然,教师的培训不能够像学生那样从事学习,搭建平台的根本宗旨是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以赛代训”的方式是培训最有效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培训的效率。

4、要让教师与名师、专家开展对话,以提升教师的理论层次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科研向纵深发展。

三、和自己对话,不断丰厚自身内涵

1、要善于开展教学前的反思活动,提高专业发展的预见性。就拿当前备课来说,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再去进行冗长的备课,不言而喻已经成为了应付检查的形式。怎样把教师从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中去,应该是一名管理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2、要勤于开展教学中的反思活动,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机智。很多年前,教育家就把教学机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像于永正、张兴华这样的名师课堂可谓是时时充盈着教学机智。

3、要完全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活动,提升自我的总结与批判能力。我们不少老师都愿意写教学反思,反对写那成篇的论文,原因就在于写教学反思能够立竿见影,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校本研修从问题出发,到教学中实践,在反思中成长。构建“对话式”校本研修模式,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迫切需要,更是学校教科研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课堂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试论工会工作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