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读 细审 精写

时间:2022-08-11 08:16:44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师生教学活动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巩固课堂所学;教师可以通过批阅作业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良好作业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还可以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題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尤显重要。

一、培养认真读題、仔细审題的习惯

1.认真读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认真读題不仅是学生正确理解題意的基础,更是顺利解决问題的有力保证。我们曾调查本校二年级学生的读題情况,发现能一字不错地读出題目的学生仅占少数;读完一遍后,能够正确理解題意的学生则更少;大多数学生没有反复读題的习惯,而是直接根据題目中的一些文字如:“一共”、“还剩”、“多多少”、“少多少”、“平均”、“倍”等,直接提取数据列出或加、或减、或乘的算式,敷衍了事。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采取三个步骤来培养学生的读題习惯:(1)训练学生读題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对学生进行读題指导,先让学生手点着字一个字一个字跟老师读,然后慢慢独立读,努力把題目读完整读通顺。(2)训练学生独立读題,培养每題至少读三遍的习惯。采取自由读、个别抽读、分组读、全班集体读等多种形式的读題训练;并让学生在读題的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激励学生反复读。(3)训练学生默读題目、形成边读边想的良好习惯。二年级是默读训练的起点,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默读,明确要求:一读題目,知道題目的大概意思;二读題目,明确題目所提的问題;三读題目,理解关键的词句;还要培养学生反复默读,自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

2.仔细审題。审題是正确解題的关键。学生在解題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題习惯和审題技能。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題、理解題意后再解答的习惯。(1)用“陷阱題”培养学生认真审題的自觉性。在开展审題训练的初期,我们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下面两題:A、动物园里有15只猴子、5只熊猫。求老虎一共有多少只?B、小明去超市购物,买文具用去了20元,买玩具用去了42元。小明还剩多少元?几乎所有学生在2分钟不到就举起手,没有人提出疑问。当教师再次要求全班学生把每一道題齐读二遍后,有学生提出題目有问題。“陷阱題”让学生体验到了认真审題的重要性。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细致审題的自觉性开始慢慢形成。(2)理解数学术语是正确审題的关键。在解答“比……多”、“比……少”、“……是……的几倍?”、“……的几倍是……?”此类題目时,我们让学生圈出这些关键字,再把題中文字用已知数来代替,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顺各信息间的关系,降低理解題意的难度,还能规范数学表达,提高理解能力。(3)渗透生活常识,为正确审題铺路。二年级数学课本中多处出现“球赛”情境,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球赛的相关知识,教师就有必要告知学生这些常识,如主场、客场、单循环、总分等,为正确审題铺路搭桥。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常识,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二、培养独立思考、自主作业的习惯

1、留足思考时间。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每次提问后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思考,待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还可以点名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学生回答,以促使他们动脑筋思考。

2、鼓励质疑问难。独立思考,还必须学会质疑问难。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題、提出问題开始的,提出问題有时比解决问題更为重要。学生能提出问題说明他们从所学知识中发现了矛盾和疑问,经过交流讨论,可能会产生新的见解、新的思考。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

3、合理把握尺度。合理把握尺度,首先要把握好作业的难度。教师作业布置既要考虑到优等生,还要考虑到学困生,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作业,都能产生相应的解答兴趣。合理把握尺度,还要控制好作业的时间。作业的量要适中,要尽量使学生能当堂完成。实践中,我们一般安排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学生当堂做作业,在教师的监督下学生的作业正确率会更高。

三、养成仔细检查作业的习惯

1.学会自我检查。我们要求学生每次作业后必须自我检查。首先是查看有无遗漏;其次是对所做的作业进行验算,验算不仅要验答案的正确与否,更要验算理、算法、计算过程。我们提倡边做边验。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做对,防止无效劳动。每次做完作业后的及时检查,既能降低出错率、保证作业质量,又能养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习惯。

2.学会改正错題。能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善于从错误中学习更是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培养学生正确判断、改正错误的习惯和能力。如:在一年级教学中,我们很重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每天都有口算作业,由学生先独立完成口算卡片,自己计时、自己用笔算订正;并让学生说出做错的原因,然后认真改正错題。我们规定学生每次拿到作业时,首先查看自己是否有错題,发现有错題要先找出错的原因,然后再改正。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学做小老师”,教师预设或是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把错題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让同学当老师去改正。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对错,再同桌交流,然后纠正。这样,在以后的作业中,学生出错就相对较少。

四、养成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

1.培养学生的订正作业的责任意识。订正作业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订正作业,有的学生对作业的正误不屑一顾,拿到作业本就塞进书包,等到下次练习,原有的错误一点没变,使教师的作业批改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及时订正错題,我们设立了以下奖励程序:学生每次及时订正作业错误就可以获得奖励一个“”,获得五个“”就可以换取一个“”,相当于一次满分的奖励。有了“三角换五星”制度的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大增,促进了他们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养成。

2.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效率。充分发挥班级小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各种激励手段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兴趣,让他们从订正作业中再次尝试成功的喜悦。为了让学生养成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我们制定了“错題不过夜”的规定。每天由老师把所有需要订正的作业本号码写在黑板的右上角,让学生明确任务。批改时,在错误答案上画个“”,订正完后再在旁边打上“√”,订正完作业的才能获得本次作业的等级。小组长检查本组所有成员的作业本,人人都有成绩才算团体优胜,最先完成的小组能获得奖励——每人一个“苹果”。于是,作业订正又变成了学习竞赛,谁都想得到“苹果”,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从订正作业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团队的合作、榜样的力量和学生之间的竞争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作业习惯,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3.“错題本”变“错”为宝。我们采用“错題本”来收录作业中的错題。要求把做错的題目专门抄到错題本上,然后把正确的答案写上,这样平时可以常看看错題本,再问问自己这样的題目现在会做了吗?原来是什么原因做错的,从而减少再次做错的可能性,达到提高作业正确率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还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学习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低年级,培养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数学作业时不仅作业格式要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工整、美观。采用“双分制”评价作业,举行优秀书写作业展览等促进学生认真书写。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的指导和训练:精心设计作业題,减少作业数量,提高解題格式要求。題量少、没有负担学生就乐于完成;解題格式规范有利于学生整理思路、有序表达。这样做作业不仅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也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更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教师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采用多种策略,让低年级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能做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浙江省余姚市低塘小学)

上一篇: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教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