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评―拓”的教学流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6 05:11:44

“教―学―做―评―拓”的教学流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来说,其定位是一门工具学科,主要是为同学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一定的工具基础,所以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同学们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学-做-评-拓”的教学流程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基本操作和能力提升方面,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更为熟练的进行掌握。

关键字:计算机基础 教学流程 教-学-做-评-拓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在于操作性强、应用性强、可扩展性强,同学们对于这门的学习重点就在于实际的操作以及知识的应用与延伸,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做-评-拓”的教学流程显示出了相对的优越性。

一、“教-学-做-评-拓”的教学流程的优越性

传统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流程,主要是通过“教、学、做”三个环节来实现整个教学的过程,但是这个流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缺乏监控环节和提升环节,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注重实践的这一特性,缺少了监控环节和提升环节,就很难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难以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扩展甚至于提升,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培养也有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教-学-做-评-拓”的教学流程,是在传统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流程基础上加入了“评”与“拓”的环节,从而进行了扩充与优化。“评”这个环节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监控,通过“评”,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也可以通过对别人作品的评价,找到自己的学习漏洞,从而进一步查漏补缺;“拓”则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知识的拓展、提高与应用,从而做到知识的活学活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应用能力。

二、“教-学-做-评-拓”教学流程的具体实现过程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来实现的。“教-学-做-评-拓”的教学流程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来完成,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

1、“教”环节的实现

“教”这个环节中,老师是具体的实施者,但是这个环节并不仅仅是“课堂讲授”这么简单,而是涵盖了教师教学的所有步骤。

首先,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必须完成“备教学内容”和“备学生”两个步骤。“备教学内容”也就是说老师必须对要讲授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提炼,使教学内容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备学生”则是指在上课之前要做到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包括学生所学专业、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背景等。通过“备教学内容”和“备学生”,授课教师必须制定出符合教学对象的教学计划,并且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准备学习素材。

其次,实施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将制定好的教学计划投入实施,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掌控教学进度是否和学生接受能力相匹配,如有必要,应当及时对教学方式或者教学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2、“学”环节的实现

“学”这个环节中,学生是主体,也是具体的参与者,这个环节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环节是配合进行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也是为学生的“学”而服眨在学生“学”的环节当中,教师也应当起到引导的作用,指导学生在正确的学习态度下使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去完成这个环节。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来说,“学”这个环节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操作进行模仿练习,所以使用师生互动的多媒体教室系统尤为重要。

3、“做”环节的实现

“做”这个环节中,学生仍然处于主体地位。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通过“做”这个环节的练习,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基本的操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当准备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背景的素材与练习,而且在这个环节当中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从而实施“分组分层”的练习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在“做”这个环节当中,学生应当先全力完成针对于教师操作的“模仿练习”,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分配再次尝试高层次的练习,最终掌握当堂课的学习内容。

4、“评”环节的实现

“评”这个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监控环节,这个环节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首先,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评价。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与此同时,有些同学自制力差,不能认真练习操作,有些同学学习方式可能也有问题,所以教师需要通过“评”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进行相应的评价,从而让这些同学能够改正自己的不足。

其次,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来说,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是通过作品展现出来的。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来实现的,通过多方面对作品的评价,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相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和优点,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内容和知识点。

5、“拓”环节的实现

“拓”这个环节主要是对知识和应用的一个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重在应用,这门课程的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当根据授课内容准备一定的“拓展练习”,并且拓展练习的难度应当在基本练习的难度之上,并且拓展练习的内容应当注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整个过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做-评-拓”的教学流程完全能够配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并且通过监控环节和提升环节的补充,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金洁洁 激、导、探、拓四步教学法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育》 2012(03)

【2】 初钧亮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13(01)

【3】 耿健 “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14)。

【4】 罗蔓,莫薇,宁文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国电力教育》,2009.(6)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性因素及策略 下一篇:刍议世赛背景下酒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