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加强作文方法指导

时间:2022-10-16 04:35:04

教师要加强作文方法指导

【摘要】“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不懂方法训练,有如盲人骑瞎马,瞎碰乱闯,要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要加强方法指导,从模仿开始,教给学生作文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积极探究

一、作文教学中的尴尬

作文很重要,人人都知道!

光看在试卷中的分值就对此毫不置疑:40-50分啊!几乎占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况且,通常,善于写作文的人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也不错。作文、阅读一扫平。语文还有什么难的?可是……真正爱作文的又有多少呢?学生怕语文是因为作文,稍不留神审题疏漏就会不及格;教师教语文如履薄冰是因为作文,一个学生作文搞砸该班年级排名多半就是倒数几名。

作文,想说爱你实在太难!

传统作文教学,学生犹如教师牵的提线木偶,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教师更是困苦不堪,一般情况下,一位语文老师上两个班语文,每班几十位学生,如果每批一本用5分钟(包括改错和批语等),批完一次作文得用约10-14小时,老师累得半死,而作文到了学生手中,漫不经心看一眼评语,就塞进抽屉,真可谓“出力不讨好”,结果教学双方心力交瘁,作文课成为师生最害怕最头疼的课!

二、对策

(一)激趣

多数同学怕作文,对写作不感兴趣。因此,作文教学应从激趣入手。具体做法是:

1、体验真生活,感悟真性情。组织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体验真生活抒写真性情的好方法,比如,组织学生登山,让学生亲近自然;开亲子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心灵;周末布置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学生体验亲情的伟大……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旦有了切身体验,就会变得兴味盎然,然后作文必会情真意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的美,进而体验作文美。

2、进行随机观察训练。曾有一位教师,他上课时看到学生精神集中,提出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出乎学生的意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于是学生便认真的回忆,纷纷举手进行描述。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让学生感受到作文是有用的。是生活的需要。作文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言语交际;学生不是应命而作,而是感到写作是一种需要。

4、及时认真批改讲评

作文是学生辛勤劳动的成果,他们强烈期待得到老师及时客观的评价,所以,老师及时认真批改,在作文批语及讲评中表现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我们不妨把作文批改做多样化处理:教师批、同学批、个人批结合起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既可减轻老师负担,又能及时反馈写作情况,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多阅读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学生怕作文的另一个原因是感到没东西可写。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没有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写好文章。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缺乏,如果阅读不跟上,积累的知识少,想写出好文章,这近于痴人说梦。

首先增加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阅读不仅开拓视野,增长智慧,陶冶情操,还可潜移默化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以及作者的观察、思维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提倡阅读的课外书,首要的是读名著,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其次,教师应给予方法上的指导。鼓励学生做读书卡片,写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一定要求学生分类记住至少一两个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的,珍惜时间的,向命运抗争的等等。材料的积累,老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避免雷同。所以积累的材料要注意典型、准确、记牢,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在这样广泛阅读和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就不愁写不出具有新意的作文。

(三)感悟生活

要教学生会读无字之书——感悟生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作的活水,我们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增强对各种新变化的敏感性,留心发现它,抓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将看到的生活内容用丰富多彩片断形式反映它,做“生活的有心人”。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作家,无不如此,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语言与当时的口语相当接近;大文豪高尔基常把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记录下来。用来丰富自己的作品语言;作家柳青更绝,为了写活笔下的人物,还故意找茬子让泼妇自己当街表演……作为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更应关心生活,让生活为自己酿造丰富多彩的语言。

有同学这样写人:每个人就是一篇天衣无缝的文章。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你看吧,她们每天晨起梳妆,对着镜子,用各种增白剂反复“揣摩”,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特制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

这段文字将修改文章比作女同志的打扮,别出心裁,令人捧腹。不留心生活。是不可能让作文如此动人的。

(四)勤练习

单靠全学期8篇作文的隔周训练远远不够,要挤出时间让学生进行读写及口语训练,勤动笔,勤记日记或周记,可经常安排一些作文片断训练(笔头或口头练),这种训练方便易行,耗时少,短者十来分钟,最长也不过一节课,而师生间反馈却快而多,可当堂评改,灵活性大,训练机会多。常写常改,日积月累,写作技巧娴熟了,文章自然就生动了。

上一篇:浅析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思路与方式方法探究 下一篇:谈以生为本以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