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孩子别用钱,用心

时间:2022-10-16 04:34:06

为了刺激训练营中这些平日须家长陪伴监督才能动笔的小家伙自觉写作业,我们决定对作业写得又快又好的孩子奖励一个用彩色曲别针做的小桃心。

决定宣布之后,进步最大的就是9岁的男孩小跃,当天的三次作业一次比一次快,而且全对。这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要知道在入营时的学生测评表中“学习上的困难”一项上,小跃选择的正是“作业太多,写着写着就烦了”!看来,区区一个小桃心的魔力还不小。

可是,仅仅是第二天,小跃的表现就令我大失所望。 那天早晨写作业时他根本就坐不住,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打一趟水,好不容易坐下了,又用字帖遮住我的视线偷玩游戏机。我很生气,也很困惑:为什么昨天还能为一个小桃心力争上游的孩子,今天就变成了这副模样呢?

晚上我将他的表现告诉了来接他的父亲贾先生。没想到贾先生一点也不吃惊:“这小子就是这样,得到礼物后能好上一阵,新鲜劲一过就又不是他了。”原来,他们夫妻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分手了,小跃是贾先生一手带大的。为了让儿子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贾先生经常用许愿和送礼物的方法。起初有些效果,到后来孩子的进步就变成了索要礼物的手段,礼物的新鲜感和惊喜没有了,进步的动力自然就消失了。

看来,小跃是被物质刺激搞麻木了。该用什么方法转变这种心理呢?

那天下午,孩子们在教室里写作业,坐在小跃身边的男孩小帆长得白白净净,两颗门牙略向外露,很像动画片《猫和老鼠》里的小老鼠Jerry。我信口说:“帆帆,我以后叫你Jerry得了。”没想到,一旁的小跃听到了,马上吵着也要我给他取个英文名字。

“那得看你的表现。”我故意说。结果他马上就提起了笔,一个下午做完了将近两天的作业!中间他不断地用眼睛瞟我,像在提醒我别忘了给他起英文名字的事情。其实他哪里知道,我正为此后悔――我担心他对英文名字也是“5分钟热度”,过后就“又不是他了”。

作业做好后,小跃邀功请赏似地来到我跟前,我自然遵守诺言,将一张写着英文名“Robbin”(罗宾)的纸条送给他,并教他这个名字的正确发音。与得到小桃心那次的表现不同,这回他没有又叫又笑,而是十分认真地把他的新名字告诉每一个辅导员,不厌其烦地嘱咐大家:从今天开始,请叫我Robbin。

更意外的是,我担心的事竟然没有发生。他之后几天各方面的表现一直不错,并且一直不断提醒和纠正叫他“小跃”的辅导员改叫他“Robbin”。辅导员们也很配合,因为根据“儿童本位”的观念,我们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孩子喜欢不喜欢,而不是我们自己喜欢不喜欢;作为教育者,经验告诉我们,你不先跟着孩子走,孩子就不会跟着你走。

为什么一个简单的英文名字使小跃保持了如此长久的进步呢?事后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我想原因首先是因为小跃得到的物质鼓励太多了,而英文名字属于精神鼓励,这恰恰是他不经常得到的,物以稀为贵嘛;

其次,他这次得到英文名字实属意外,是托小帆的“福”;长期以来已经被许诺和一般性奖励刺激得几乎麻木的小跃,对于意外的收获自然具有更大的渴求;

第三,英文名字不同于放在家里的礼物,它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光荣。每次人们叫他他赢回来的名字Robbin的时候,都是对他的一次激励,所以他才能具有保持全方位的、长足的进步的动力。

这就是Robbin,一个对精神鼓励比对物质刺激更加渴求的孩子。试想:又有哪个孩子不是这样呢?

训练营结束时,我给贾先生的建议是:

1 逐渐减少送礼物的许诺,淡化送礼物的目的性,在他有自发的进步时才进行表扬和适当的奖励,尽量使孩子有出乎意料的感觉;

2 加强精神鼓励的分量,不再一切都与物质挂钩。

我和贾先生约好,开学后还要去看小跃。到那时,希望小跃还热衷于让我叫他Robbin。

王晓春点评:

小跃的心理可以称为“许诺中毒”,“礼物中毒”。我在营地和他第一次见面,他就求我给他买枪,而且必须是能打子弹的。之后他每天都追问我,我一直没有满足他;但是后来他十分认真地也要求我叫他Robbin的时候,我倒是做到了,因为我知道这对他来说,比一把可以打子弹的枪要重要得多。

李未在文中对小跃的分析颇有道理。其实根据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任何人(包括小孩子)的需求动机由低到高都有5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以及最后和最高的层次:自我实现。而其中前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内在的需求就将处于主导地位。现在的孩子前两种基本需求一般来讲都能够得到满足,因此给予其外在的、物质的奖励最多是“锦上添花”,并不算“雪中送炭”,通常仅仅在短期内有效。

除此外,我想小跃希望人们叫他英文名字、新名字,可能还有改变自我形象、“重新开始”的意味。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上学期学习成绩下降,自己也很不满意,结果大年三十那天对她说:“妈妈,让我在地上打个滚吧,这样明年就可以重新做人了!”

小跃恐怕也有类似心理。因为改名字而获得很大进步的孩子,我在咨询中已经接触过好几个了,虽然改的不一定是英文名字。

“人都有希望越变越完美的欲望。”马斯洛这句话堪称本文的精彩注脚。

上一篇:我给儿子当“同学” 下一篇:边玩边讲,玩具操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