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方案范文

时间:2023-03-05 09:19:18

奖励方案

奖励方案范文第1篇

一、基本内容

对农村符合政策规定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夫妻双方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采取了安全适宜长效节育措施、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给予一次性奖励4000元,并引导和帮助这些家庭把奖励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方面。

二、条件

对农村放弃生育二孩家庭奖励的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符合《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3、2001年1月1日以来生育第一个子女;

4、夫妇双方自愿放弃生育第二个子女且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5、夫妻双方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了《放弃生育二孩协议书》;

6、采取了长效避孕措施。有禁忌症者,不能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应当有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证明。

三、实施时间、范围

从*年1月1日起,在全省农村全面实行放弃生育二孩家庭奖励制度。

四、资金来源

农村放弃生育二孩家庭的奖励资金,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按8∶1∶1的比例承担。

2001年1月1日以前生育第一个子女,并放弃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奖励,由各市(区)、县(市、区)按《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给予兑现,所需经费由各市(区)、县(市、区)自筹解决。

五、奖励金的发放

奖励金的发放采取“直通车”的形式,由省人口计生委委托中介发放机构将奖励金直接汇入奖励对象个人账户。奖励金分三年兑现,当年兑现2000元,次年兑现1000元,第三年兑现1000元。

六、申请、审核、兑现奖励金程序

(一)个人申请。夫妻双方向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领取《放弃生育二孩申请表》(见附表1,以下简称《申请表》),认真填写后交村民委员会。

(二)村民委员会审议并张榜公示。村民委员会对申请对象逐户核实情况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评议,并在《申请表》上签注评议意见,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

(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定,张榜公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村级上报的《申请表》集体研究审核,并由主要负责人签署意见。对审核后符合奖励条件的申请人,在申请人所在的村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公示期限为7天。

(四)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核。对经公示后,群众无异议的对象,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将《申请表》和申请人相关资料报送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按《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对申请人是否符合生育二胎等方面进行审核,并在《申请表》上注明具体原因。如需相关资料,申请人应按要求提供。

(五)签订协议。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审核后,将签署意见的《申请表》返回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要求与申请人签订《放弃生育二孩协议书》(见附表2,以下简称《协议书》,协议书一式三份,申请人留一份,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存档一份,报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一份)。《协议书》应当由申请夫妇双方共同签字。

(六)落实节育措施。申请人持《协议书》到县级或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落实相应的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节育措施单位向申请人出具《放弃生育二孩申请人落实节育措施证明》(见附表3,以下简称《证明》。《证明》一式四份,申请人一份,落实节育措施单位一份,乡(镇)、街道办计生办一份,报县人口计生行政部门一份)。《证明》应当同时有申请夫妇、实施节育措施者以及落实节育措施单位负责人签字和盖章。有禁忌症者,必须有县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县级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的证明。

落实措施单位应及时将《证明》反馈给对象所在的乡(镇)、街道办计生办和县人口计生行政部门。

(七)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根据《申请表》、《协议书》和《证明》为申请对象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八)省、市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县级人口计生部门对放弃生育二孩申请人名单汇总后,将《放弃生育二孩备案汇总名册》(附表4—1、附表4—2)报市级人口计生部门备案。市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对县级上报的申请对象进行审核、汇总,经主要领导签字后,将《放弃生育二孩备案汇总名册》报省人口计生委备案。

(九)拨付奖励金。省人口计生委对各市上报的奖励对象进行汇总,并将奖励对象总数和奖励资金预算报省财政厅,同时将奖励对象反馈到各市县。省财政厅按奖励对象人数和标准将省级承担资金直接拨付委托发放机构。各市、县根据省计生委反馈的本地区受奖励人数、以及奖励标准、承担比例,将本级承担资金及时拨付到委托发放机构的指定账户。

(十)兑现奖励金。委托发放机构根据省人口计生委提供的奖励对象的个案信息,开设奖励对象个人账户。奖励金全额拨入委托发放机构后,发放机构将个人账户发至奖励对象所在的县级发放机构,由县级发放机构打印存折,并与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共同将存折发放到奖励对象个人手中。

县级人口计生部门不仅要配合县级发放机构做好奖励金的发放工作,而且要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共同引导奖励对象将奖励金用于发展生产。

七、监督管理

(一)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放弃生育二孩家庭奖励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行资格审查程序。不得虚报、漏报奖励对象;要加强资金发放的监督,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放弃生育二孩家庭。

(二)各级财政部门要足额安排放弃生育二孩家庭奖励所需资金,并及时将资金划拨到省人口计生委指定账户。对于市、县承担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的,省上将暂缓发放该地区奖励资金。待市县资金足额到位后,再办理相关手续;

(三)各级人口计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在每年3月底之前,将上一年度放弃生育二孩家庭奖励资金发放情况报本级财政部门,并会同本级财政部门逐级上报省人口计生委和省财政厅。

奖励方案范文第2篇

策划部经理Jacky Han是林溪山庄从海外人才交流会上用高薪招聘来的海归。前一段时间,他给总经理林枫发了一封邮件,提议运用一种新的促销形式推荐奖励计划来提高林溪山庄老顾客的回头率与新顾客的客流量。林枫对这一想法非常感兴趣,并为此召开了一次高层会议。

此次会议之后,林枫了解到推荐奖励计划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而且这种利益的大小会受到关系强度与品牌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新的问题又开始困扰着林枫:具体的奖励分配方案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呢?是应该将全部奖励费用支付给推荐人(现有顾客),还是支付给被推荐人(新顾客)呢?或者双方各得一部分?分配方案的不同会不会影响奖励计划的效果?林希望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以便规划下一个季度的促销计划,要不然再好的促销策略,一旦错过时机,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星期一一大早,上周在北京参加完2008年酒店营销高层论坛的小韩兴冲冲地走进林枫的办公室,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会议上的一份发言简报。他认为这份简报能够为推荐奖励计划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何正确设计推荐奖励方案

最近美国的一些专家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推荐奖励方案中奖励的分配方式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取决于关系强度。新加坡某大学的136位本科生参加了该项实验。实验根据奖励分配方式和关系强度(关系紧密、关系疏远)分为六种情境(如图1所示),其中“奖励我”是指由推荐者获得奖励(一张购物券),“奖励你”是指由被推荐者获得购物券,“奖励双方”是指双方同时获得购物券。

研究结果显示:奖励方案的设计和关系强度共同对消费者推荐的可能性产生影响。在关系密切的情境下,消费者在“奖励你”的情况下作出推荐的可能性最大,接下来是“奖励双方”和“奖励我”,当然这种差异并不明显。而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下,各个奖励方案的结果正好相反,消费者在“奖励我”、“奖励双方”、“奖励你”三种情况中,作出推荐的可能性逐步减低。其中在“奖励你”的情境下消费者推荐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奖励双方”和“奖励我”。

因此,在设计推荐奖励计划时,如何选择奖励对象非常重要。在现有顾客和新顾客之间不同的奖励分配方案会对顾客作出推荐的可能性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又取决于推荐者与被推荐者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上述实验表明:在两者间关系紧密时,奖励获得者的不同设置不会对推荐的可能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当两者关系疏远时,对推荐者进行奖励更有效。

林枫读完这种文字,显得非常兴奋。他马上让秘书把这份简报抄送给各部门经理,通知相关人员第二天下午召开会议,针对“如何设计推荐奖励计划”这一议题,讨论业务推广事宜。

“奖励我”,还是“奖励你”

会上,Jacky首先对那份会议简报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他认为奖励分配方案涉及两个主体,即推荐者与被推荐者。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公司的推荐奖励计划将所有奖励都分配给被推荐者,因为这样做不合情理。极少有消费者会接受这种纯粹的利他行为,单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不辞辛苦地向他人推荐自己使用过的产品或服务。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向关系非常亲密的家人或朋友推荐时,就会出现这种利他行为,因为消费者在推荐时虽然没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但却在心理上得到了相应的满足。但,这毕竟是少数情况。所以,Jacky认为奖励分配方案其实只有两种选择,其一奖励推荐者,其二奖励双方。

与会者对Jacky的补充说明非常认可。可是究竟是推荐者获得全部奖励,还是双方各分享一部分奖励呢?这两种分配方案的设计对推荐奖励计划的效果会不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大家讨论起来。

“奖励我”,还是“奖励双方”

市场部经理潘健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推荐者是推荐奖励计划执行的关键,只有打动了那些已经来过林溪山庄的顾客,他们才有可能向其他顾客推荐,促销活动才有可能带来新的客源。林溪山庄的促销经费本来就有限,如果再一分为二,基本上起不到吸引顾客的作用。因此,他觉得推荐奖励方案应该关注推荐者,把全部奖励给他们。

营业部经理冯小雅有些咄咄逼人,她不太同意潘经理的意见。冯小雅认为奖励全部给推荐人会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向关系一般的朋友推荐时,被推荐人没有任何利益可言,会觉得自己是为了那些奖励而推荐。在这种情况下,连推荐人都觉得心中有愧,更不要说被推荐人会如何想了。即便是向关系亲密的家人或朋友推荐,推荐人在心理上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没有推荐奖励,他们反而可以轻松地向家人或朋友推荐他们使用过感觉不错的产品或服务。因此,可以预料只奖励推荐人的奖励分配方案执行的效果一定不会太好。

公关部经理李冲言语谨慎,他觉得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案,是“奖励我”还是“奖励双方”,要视不同的情况来决定。比如,推荐人与被推荐人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紧密的,还是相对疏远的;被推荐的品牌在同行中是强势品牌,还是相对弱势的品牌。

会议进行到这里,好像陷入了僵局。各位经理的意见听起来都有道理。可是针对目前林溪山庄的竞争地位,针对林溪山庄的消费者来说,究竟应该选择哪种奖励分配方案呢?谁也提不出让所有人都信服的方案。本来信心十足的林枫,又一次感到了问题的复杂与棘手。

案例解析

首先,让我们弄清楚以下基本概念。

推荐可能性:推荐的可能性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后,是否会向其他人推荐该产品或服务。推荐或是不推荐,消费者的这一决定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顾客使用该产品或服务之后是否满意,向其他人推荐可能要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以及可能得到的收益等。

关系强度:关系强度是关系的一个重要特性,它决定着社会情境将如何影响推荐行为。关系从非常密切(如配偶或密友)到相对疏远(如很少联系的普通朋友),强度依次减弱。

品牌强度:强势品牌是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品牌联想。消费者对强势与弱势品牌的态度是不同的,比起低质量(弱势)品牌,高质量(强势)品牌的降价对提高销售额的影响更为明显。

奖励方案:促销利益往往只提供给使用促销的消费者。然而,在消费者推荐计划中,由于存在推荐者(现有顾客)和被推荐者(新顾客),奖励方案的设计会有三种:第一种是“奖励我”,即推荐者(现有顾客)获得奖励,这是商业实践中最常见的;第二种是“奖励你”,即被推荐者(新顾客)获得奖励,这在商业实践中不常见到;第三种是“奖励双方”,即推荐者和被推荐者都获得奖励。

接下来,我们会在上一期案例《推荐奖励计划,谁乐意推荐》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因素对消费者推荐可能性的影响,帮助林枫摆脱促销决策困境。

■奖励方案、关系强度和品牌强度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

“由谁获得奖励”会对推荐的可能性产生影响,即奖励的分配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推荐人在“奖励我”中获得了所有的经济收益,在“奖励双方”中得到了部分收益,而在“奖励你”中没有任何收益,交易的公平感也会相应地有所变化,并在“奖励你”中消费者感觉最不公平。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推荐的可能性直接与公平程度相关。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交易的公平性不会影响推荐的可能性。

不同的方案设计会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现有顾客的个人经济收益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推荐者可以获得“奖励我”中的所有收益,或者“奖励双方”中的部分收益,或者“奖励你”的零收益,但与此同时,潜在的社会心理成本也会同向变化。我们用关系强度作为中介变量来进行测量,预期消费者会分别权衡收益和成本并采用不同的交易规则,即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消费者出于自身利益予以推荐并更少关注心理成本。因此,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我们预计“奖励你”的推荐可能性会最小。而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人们期望自己的付出(如推荐)能获得相应的回报(如奖励)。在“奖励你”中,消费者作出推荐但没有得到任何回报,消费者会觉得不公平;相反,在“奖励我”时,推荐者获得了奖励,心理得到了平衡,就会提高推荐的可能性。而“奖励双方”的结果处在这两者之间。

在关系密切的情境中,消费者会尽可能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不在乎哪一方获得更多的收益。此外,消费者会在不期望得到任何经济收益的前提下帮助关系密切者,并通过帮助关系密切者获得心理收益和社会收益。这个逻辑表明,推荐可能性的次序在关系密切的情境中的发生情况与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是相反的。具体来说,我们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观点1:奖励分配方案对推荐的可能性会产生影响,双方都被奖励时推荐的可能性最大。有奖励(“奖励双方”或“奖励我”)比没有奖励,推荐的可能性显著提高。

观点2:奖励分配方案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取决于关系强度。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消费者在“奖励我”、“奖励双方”、“无奖励”三种情况下,作出推荐的可能性逐步降低。在关系密切的情境中,消费者在“奖励你”的情况下作出推荐的可能性最大,接下来是“奖励双方”和“奖励我”。

观点3:奖励分配方案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还取决于品牌强度。对于强势品牌来说,“奖励双方”的推荐可能性明显高于“奖励我”和“没有奖励”,但“奖励我”与“没有奖励”之间无明显差别。对于弱势品牌来说,“奖励我”和“奖励双方”的推荐可能性都比“没有奖励”高,且“奖励我”和“奖励双方”之间无明显差别。

■实验的引入

甘森等学者以成年人消费者推荐手机服务的真实经历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从韩国大学的总裁班中征募了288个学员参加此项实验。研究人员将奖励方案设计为“没有奖励”、“奖励我”和“奖励双方”三种形式,其中“奖励我”的奖励是价值6万韩币(合350元人民币)的话费,而“奖励双方”的奖励是双方分别获得价值3万韩币(合175元人民币)的话费。研究人员将关系强度分为关系紧密和关系疏远两类。此外,研究人员将品牌强度分为强势品牌和弱势品牌两种。韩国有3家大的手机服务供应商,市场领导者占有53%的市场份额,在市场上历史最长,有高质、高价的声誉;两个追随者分别拥有31.5%和15.5%的市场份额,其市场形象分别为中等和低端。市场领导品牌代表强势品牌,其他两个品牌代表弱势品牌。

此项实验的所有参与者对于手机服务都十分熟悉,而且这些手机服务没有性别上的差别。手机服务不仅仅是一种有形商品,它还有许多无形的特征,而且这些无形的特征是需要通过消费者的亲身体验来感知的。此外,对手机来说,消费者介入度与市场获得性较高,消费者之间的口碑显得更加重要、更有影响,而且更为普遍。参与者被告知手机服务供应商正在实行一个推荐奖励计划(在没有奖励的条件下不予说明),然后采用9级量表衡量推荐的可能性,分值越高,推荐的可能性越大。

■选择适合的奖励分配方案

当推荐与被推荐双方都被奖励时,消费者推荐的可能性最大;对两者都不提供奖励时,推荐的可能性最低(如图3-C中,“奖励双方”的推荐可能性=(6.19+6.79)/2=6.49,“奖励我”=6.12,“没有奖励”=5.43)。其中,在“没有奖励”和“奖励我”的条件下以及“没有奖励”和“奖励双方”的条件下差异非常明显,但“奖励我”和“奖励双方”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奖励方案和关系强度会共同影响推荐的可能性(见图3-C)。总体来看,相对于关系疏远的情境,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消费者会有更大的推荐可能性(6.13+6.79+6.17>4.72+6.19+6.08)。其中,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奖励双方”时推荐的可能性(6.79)明显高于“奖励我”(6.17)、“没有奖励”(6.13),但“奖励我”和“没有奖励”之间没有差异。相反,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推荐的可能性在“奖励我”(6.08)和“奖励双方”(6.19)时都高于“没有奖励”(4.72),而且“奖励我”和“奖励双方”的差异也不明显。

此外,奖励方案和品牌强度也会共同影响推荐的可能性(见图3.D)。对于强势品牌,“奖励双方”(6.90)的推荐可能性比“没有奖励”(5.80)的高,“奖励我”(5.90)与“没有奖励”之间的差别不明显,而“奖励我”与“奖励双方”之间的差异明显。对于弱势品牌,“奖励我”(6.41)和“奖励双方”(6.02)的推荐可能性都比“没有奖励”(5.01)高,但“奖励我”和“奖励双方”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奖励推荐者(“奖励我”,即奖励现有顾客)的奖励分配方案会提高关系疏远情境中的推荐可能性,但不会提高关系密切情境中的推荐可能性。由弱势品牌提供奖励时,推荐的可能性会更高。另外,在关系疏远的情境中,“奖励双方”和“奖励我”的结果差别不大,而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奖励双方”的推荐可能性比“奖励我”时要高。

对于强势品牌,“奖励双方”比“奖励我”的效果明显好得多。对于弱势品牌,“奖励我”的效果稍微(而不是明显)比“奖励双方”好。对于强势品牌的消费者,由于他们拥有较高的品牌承诺和强烈推荐的内在动力,“奖励我”导致消极的自我意识;相反,“奖励双方”会减少推荐人的心理成本,而且,使用强势品牌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因此他们不在意“奖励我”比“奖励双方”多出的经济收益。

■营销启示

提供奖励能提高消费者推荐产品或服务的可能性,但大额奖励或小额奖励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企业应当用心确定奖励额度的大小。

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奖励现有顾客(“奖励我”)并不会增加推荐的可能性。对于营销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挑战。推荐奖励计划倾向于明确以关系紧密者为目标(如手机的“家庭与朋友计划”)或者以关系紧密收尾(因为人们与亲密的人交流最频繁,这样关系紧密的人也更有可能接受推荐)。在关系紧密的情境中,奖励新顾客或同时奖励新顾客和现有顾客都能增加推荐的可能性(但不是很多)。

相反,奖励对于提高关系疏远情境中的推荐可能性是很重要的。关系疏远情境中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激励来提高,因此重点是如何设计出针对疏远关系的计划。消费者作出的第一个推荐可能是家人或朋友(这种推荐是不需要奖励刺激的),而随后的传递,假定是对关系疏远者,可能就需要激励。一种可能是,随着推荐数量的增加,增加奖励。细分的方法可以是针对自然发生的推荐(如关系紧密)给予最小的奖励,而针对最不可能自然发生的推荐(如关系疏远)给予最大的奖励。此外,对于疏远的关系,作为推荐的回报,推荐者需要获得一些奖励。不同的奖励设计方案会导致推荐者不同的推荐可能性。随着奖励从“奖励双方”到“奖励我”的转变,关系紧密者之间的推荐水平会急剧下降。因此,强调对推荐者的奖励会促使他们向更多的关系疏远者推荐。

奖励计划对推荐可能性的影响随着品牌强度的变化而不同。在有奖励的情况下(与没有奖励相比),弱势品牌消费者推荐的可能性比对强势品牌的增幅更显著。这些结果显示,推荐奖励计划对弱势品牌更为重要。假使企业关注品牌强度的长期提高,弱势品牌也可以通过奖励计划在短期内提高推荐的可能性(或产品试用)。我们建议管理者在选择奖励方案时应当考虑品牌强度,弱势品牌应当采用“奖励我”的方式,强势品牌应当采用“奖励双方”的方式。

奖励方案范文第3篇

公司奖励方案

一、 目的:为了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此制度。

二、 奖励涉及对象:公司所有员工。

三、 奖励方式:精神奖励、物质奖励。

四、 奖励事项分类:

1、重量级奖励

员工涉及到如下事项,可享受100元—500元的经济奖励、100元—300加薪、员工大会通报表扬(奖励金额视具体情况由公司领导和人事部门作出)

(1)在完成公司工作、任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经济效益的;

(2)对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有实效的;

(3)保护公司财物,使公司利益免受重大损失的;

(4)在公司、社会见义勇为,与各种违法违纪、不良现象斗争有显著成绩;(颁发荣誉证书)

(5)对突发事件、事故妥善处理者;

(6)一贯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廉洁奉公、事迹突出的;

(7)全年出满勤的;

(8)为公司带来良好社会声誉的;

(9)其他应给予奖励事项的。

2、一般性奖励:

员工涉及到如下事项,可享受50元—200元的经济奖励、50元—200元加薪、员工大会通报表扬(奖励金额视具体情况由公司领导和人事部门作出)

(1) 品行优良、技术超群、工作认真、克尽职守成为公司楷模者;(颁发荣誉证书)

(2) 领导有方、业务推展有相当成效者;

(3) 参与、协助事故、事件救援工作者;

(4) 遵规守纪,服从领导,敬业楷模者;

(5) 主动积极为公司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减少成本开支,节约资源能源的员工;

(6) 拾金(物)不昧者。

员工处罚制度

一、目的:为了促进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更好执行,严肃工作纪律,特制定此制度。

二、处罚涉及对象:公司所有员工。

三、处罚方式:

(1) 通报批评;

(2) 一次性罚金;

(3) 减薪;

(4) 留用察看;

(5) 辞退;

四、处罚事项分类:

1、 重量级处罚:

1、 故意造成重大过失,造成重大损失;

扣除当月工资及员工管理费后无条件辞退;需要时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或刑事责任,相关费用自理。

2. 损失/遗失公司重要物品、设备;

1000元以上(含1000元)视经济能力至少赔偿原价的20%—50%,并扣除当月工资及员工管理费后辞退;

500元—1000元(含500元)视经济能力至少赔偿原价的80%,并扣除当月工资及员工管理费后,留用察看;

500元以下,无条件照假赔偿,并扣除当月工资及员工管理费后减薪100元。

3. 违抗命令或威胁侮辱上级领导;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100元—200元。

4. 包庇职员舞弊,弄虚作假;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200元—300元。

5. 泄露公司机密;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300元—500元、留用察看或辞退。

6. 品行不正,有损公司名誉;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300元—500元、留用察看或辞退。

7. 没有及时阻止危害公司事件,任其发生;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300元—500元、留用察看或辞退。

8. 全年旷工达4天以上;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并处一次性罚金100元—500元(视级别不同而定)。

9. 在公司内打架,从事不良活动。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并处一次性罚金100元—500元(视级别不同而定)、留用察看或辞退。

10、造谣滋事。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300元—800元、留用察看或辞退。

二、一般性处罚:

1、 或督导不力而发生损失;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处罚金100元—500元(视级别不同而定)。

2.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权限外之物品、设备;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处罚金50元—300元。

3. 工作不力,屡劝不听者;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留用察看或辞退。

4. 服务态度恶劣,与客户争吵,影响公司声誉;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50元—200元,屡犯者留用察看或辞退。

5. 在公司内喧哗、扰乱秩序、吵架、不服纠正者;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50元—200元,屡犯者留用察看或辞退。

6. 连续3次不参加公司重要活动;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100元—300元。

7. 连续旷工2天;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100元—300元。

8. 对各级领导态度傲慢,言语粗暴;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减薪100元—200元,屡犯者留用察看或辞退。

三、轻微处罚:

1. 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30元—100元。

2. 教育培训无故缺席;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50元—200元;屡犯者减薪或留用察看。

4. 工作时间未经许可擅自离岗;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10元—50元。

5. 浪费公司财物;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一次性罚金30元—300元。

6. 遇非常事故,故意回避逃离者;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一次性罚金100元—500元。

7. 服装仪容经常不整者;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一次性罚金30元—200元。

8. 多次发生迟到早退现象,不按规定请假、销假;

员工大会通报批评,处一次性罚金50元—200元;屡犯者减薪或留用察看。

奖励方案范文第4篇

一、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条件和办法

1、具有广东省户口或第二代身份证,年龄14周岁以下,并获得广东省级田径比赛前8名的运动员;

2、具有佛山市户口或第二代身份证,年龄13周岁以下,并获得佛山市级田径比赛前8名的运动员;

3、具有顺德区户口或第二代身份证,年龄13周岁以下,并获得顺德区级田径比赛前6名的运动员;

4、具有顺德区户口或第二代身份证,年龄13周岁以下,并获得勒流街道级田径比赛前3名的运动员;

5、经我校体育科组认定具有发展潜力的体育特长生,报经我校招生领导小组审议同意后,呈校长批准,并签名确认,才能成为我校招收的体育特长生。

二、奖励办法

1、体育特招生的奖励以学年为单位计算。

2、第一学年按我校电脑派位生的收费标准进行奖励(但需缴交住宿费,每人每学期750元)。

3、第二、三学年按下列办法进行奖励:

(2)体育特招生参加顺德区级比赛每分按200元进行奖励,获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奖励400元。

(3)体育特招生参加佛山市级比赛每分按300元进行奖励,获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奖励600元。

(4)体育特招生参加各类田径比赛:破学校纪录按每项300元进行奖励,破勒流街道纪录按每项600元进行奖励;破顺德区纪录按每项900元进行奖励;破佛山市纪录按每项1500元进行奖励;如此类推。

(5)体育特招生代表学校参加勒流街道级比赛奖励300元,代表勒流参加顺德区级比赛奖励600元,代表顺德参加佛山市级比赛奖励900元;如此类推。

(6)体育特招生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或达到顺德区体育局、教育局运动员注册标准,并获得注册资格证,每生每年按8000元进行奖励。

(7)体育特招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或达到佛山市体育局、教育局运动员注册标准,并获得注册资格证,每生每年按10000元进行奖励。

(8)每位体育特招生每学年参加各类田径比赛获得的奖金总额以当年每名民办学生所缴纳的费用为最高额。每位体育特招生参加比赛获得的奖金折充为在我校的就读费用(不包括日常生活费用),不以现金支付。

(9)体育特招生在第二、三学年的体育训练和参加各类田径比赛中,如不能获得上述奖励金额,则按奖励办法的“第二款”进行奖励,但必须完成第三项“体育特招生的权利和义务”。

三、体育特招生的权利和义务

1、凡被我校录取的体育特招生,在校期间,享受与其他学生同等的学习待遇。在需要体育训练和比赛时,必须发挥本身的特长和起带头示范作用,推动我校体育特色的发展。

2、进入我校就读的体育特招生,在三年学习期间,要严格遵守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若有违反校规校纪,视违反程度轻重,按比例补交费用。

3、体育特招生在我校三年学习期间,在学校规定的体育训练时间内,一学期迟到超过3次、早退超过3次或无故缺席超过2次;不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或达不到训练要求的,视违反程度轻重,按比例补交费用。

4、不按学校规定参加各类田径比赛,则取消体育特招生待遇,补交原来免除的费用。

奖励方案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奖励在推动我区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显著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实施科教兴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临沧地区行政公署设立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

第三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

第四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15项。

第五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六条临沧地区行政公署设立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负责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各专业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评审委员会),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

第七条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评审和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的组织工作。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奖励办公室)设在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八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技术研究、试验中取得重要成果,或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下列公民和组织:

(一)在科学研究和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

(二)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对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经过实践检验,创造显著社会效益的;

(三)在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中,保障工程技术指标和质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

第九条本办法第八条(一)所称“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中,完成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研制、创新、引进及其应用推广。

第十条本办法第八条(二)所称“社会公益项目”,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决策咨询、科技档案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教育文化、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事业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应用推广。

第十一条本办法第八条(三)所称“重大工程项目”,是指列入国家和省、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和科学技术工程等。

第十二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应当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

(二)在科学研究或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设计、施工中做出创造性贡献;

(三)在解决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中做出重要技术创新;

(四)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中做出重要贡献;

(五)在利用高新技术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第十三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十四条推荐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候选人或候选单位所完成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有创新。在新品种、产设备、产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开发研究中实现了技术创新或者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解决了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提高产品附加值,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经济指标达到省内行业先进水平。

(二)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所开发的项目经过一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作用,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

第十五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授奖等级根据候选单位或者候选人所完成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

在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程度高,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对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省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对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区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已转化,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对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社会公益项目: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已在本地区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省内先进水平,已在本地区行业较大范围应用,取得较大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和方法上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区内先进水平,已在本地区行业一定范围应用,取得一定社会效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三)重大工程项目:

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取得重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省内先进水平,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科技发展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在技术和系统管理方面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和工程复杂程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区内先进水平,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推动本领域科技发展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章评审机构

第十六条奖励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各专业评审委员会;

(二)审核各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

(三)为完善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四)研究、解决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十七条奖励委员会设委员7-11人。主任委员由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领导担任,副主任委员1-2人,秘书长1人,秘书长由奖励办公室主任担任。奖励委员会委员由科技、教育、经济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政部门的领导组成。委员人选由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临沧地区行政公署批准。

奖励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3年。

第十八条奖励委员会根据当年评审工作需要,可以设立若干专业评审委员会。专业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评审本专业范围内的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

(二)向奖励委员会报告评审结果;

(三)对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处理;

(四)为完善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

第十九条专业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

1-2人,委员若干人。

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实行资格聘任制,任期一年。

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资格由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奖励办公室根据当年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推荐的具体情况,从区内、省内外及国内已经认定资格的专家、学者中提出具体人选,报奖励委员会聘请。

被推荐为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的专家、学者、当年不得作为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参加评审工作。

第二十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专业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本学科、专业领域省内外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一般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二)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科学道德,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三)仍然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

(四)身体健康,能参加评审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

第二十一条参与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守秘密。

第四章推荐

第二十二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由下列单位推荐:

(一)各县人民政府;

(二)行署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

(三)中央、省属驻临沧单位;

(四)中国人民和武装警察驻临沧部队主管机构;

(五)经临沧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具备推荐条件的临沧地区有关部门特定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六)具有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应用开发、技术推广应用能力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在临沧地区从事科技工作的科技人员,可以向属地县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自荐。

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应当根据有关方面的科学技术专家对其科技成果评价结论择优推荐。

第二十三条推荐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必须报送下列材料:

(一)《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推荐书》;

(二)技术评价材料;

(三)推广、应用及经济社会效益证明;

(四)研究实验报告及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第二十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取得有关许可证,且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公共利益的项目,如动植物新品种,药品、食品、基因工程技术和产品等,在未获得行政机关批准之前,不得被推荐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五条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在争议解决前不得被推荐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六条凡主要内容已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和其它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可再被推荐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可享受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一等奖;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的项目,可享受临沧地区科学技术二等奖,其余奖项依此类推,上评一个等级。

第二十七条被评定未授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如果其完成的项目或者工作在此后的研究开发活动中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并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重新被推荐。

第二十八条被推荐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公民、组织应当按计划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交纳评审费。

第五章评审程序

第二十九条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推荐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奖励办公室提交《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推荐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奖励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以要求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者经补正仍不符合规定的,不提交专业评审委员会评审并退回推荐材料。

第三十条对形式审查合格的材料,由奖励办公室按专业

(学科)分类提交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各专业证审委员会向奖励委员会汇报评审结果。

各专业评审委员会推荐临沧地区科学技术一等奖,奖励委员会认为需要答辩的,主要完成人应到会进行答辩。

第三十一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审定、表决规则如下:

(一)奖励委员会和各专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会议应当有

2/3以上(含2/3)多数委员参加为有效;

(二)表决采取无计名投票方式,应当有参加投票委员的

2/3以上(含2/3)多数通过为有效。

第三十二条奖励委员会对各专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进行审核,作出获奖项目、奖励等级和获奖人选的决定。

第六章异议及其处理

第三十三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接受社会监督,实行异议制度,评审结果向社会公布。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单位及人选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告之日起30日内向奖励办公室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第三十四条提出异议的单位、个人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清联糸方式;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当加盖本单位公章。

第三十五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以及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第三十六条奖励办公室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对异议内容进行审查,如果异议内容属于本办法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予以受理。

第三十七条实质性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推荐单位协助。涉及异议的任何一方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推诿和延误。推荐单位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的情况报奖励办公室审核。必要时,奖励办公室可组织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非实质性异议由推荐单位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奖励办公室审核。涉及跨部门、跨地区的异议处理,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推荐单位协助,其处理程序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和协调处理意见的,不提交审核。

第三十八条奖励办公室应当向奖励委员会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提请奖励委员会决定,并将决定通知异议方和推荐单位。

第三十九条异议应在自公布之日起60日内处理完毕。对经公布没有异议,或者虽有异议但已在规定时间内解决的,由奖励委员会提交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定。超出规定时限,但在一年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下一年度审核。

第七章授奖

第四十条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奖励委员会作出的获奖项目、奖励等级和获奖人选的决议进行审定,报临沧地区行政公署批准。

第四十一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由临沧地区行政公署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数额分别是: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1万元。

第四十二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单项授奖人数和授奖单位数实行限额。一等奖的人数不超过9人,单位不超过7个;二等奖的人数不超过8人,单位不超过5个;三等奖的人数不超过7人,单位不超过4个。

第四十三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

第四十四条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由地级财政列支。

第八章罚则

第四十五条剽窃、侵夺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由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临沧地区行政公署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及证书。

第四十六条推荐单位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临沧地区科学技术奖的,由临沧地区行政公署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责成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奖励方案范文第6篇

一、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奖扶对象为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独生子女父母:本人为本县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年至今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现存1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月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奖扶标准为每人每年720元。奖扶对象确认条件及奖励扶助金发放办法具体按省政府《关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政发〔2006〕5号)、省人口计生委《关于提高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标准的通知》(人口计生委〔〕11号)文件执行。

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特别扶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本县户籍独生子女死亡或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年月日以后出生;女方年满49周岁;只生育1个子女或合法收养1个子女;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四级以上)。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5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20元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扶助对象的具体确认办法按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08〕47号)文件精神执行。

三、进一步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凡在我县登记结婚的男女青年或在我县领取《生殖健康服务证》、《再生育证》的待孕妇女可享受婚前免费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

四、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参加新型城乡合作医疗的,县财政补助其父母每人5元/年(2010年起执行);18周岁以下独生子女的大病报销按普通参保人应报销额的1.2倍报销。

五、独生子女死亡或独生子女四级以上残疾的,其父母不再生育或收养,并参加新型城乡合作医疗的,个人应缴部分全部由县财政承担。

六、从年月日起按政策生育后落实长效绝育措施的已婚育龄人员给予一次性补助500元,由县人口计生局按乡镇(街道)上报的绝育名单在四项手术结算报销时给予核实补助,经费由县、乡镇(街道)财政各支付50%,县财政承担部分在县人口计生事业经费中列支。

七、凡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独生子女家庭,其子女录取大专以上学校的(年龄不限),县财政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学费补助。

贫困(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中独生子女录取中专(县外),每学年补助1700元;录取大专以上每学年补助2200元。所需经费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

残疾学生独生子女录取中专(县外)每学年补助2200元;录取大专每学年补助2700元;录取本科每学年补助3200元。所需经费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列支。

八、独生子女因意外死亡,其父母已无生育能力且不收养子女的,在自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时,分别给其父母每人一次性5000元的养老保险金补助,补助金由县、乡镇(街道)财政各承担50%。投保后如再收养子女的由县人口计生局负责追回所有补助款。县补助部分列入计划生育公益金补助范围。

九、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的,给予一次性1000元至2000元的公益金慰问。慰问金列入县计划生育公益金补助范围。

十、独生子女家庭夫妻一方或双方发生意外伤残或死亡,且子女未满18周岁的,给予2000元以下一次性公益金补助。补助金列入县计划生育公益金补助范围。

十一、对经市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机构确诊为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及其他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600元以下的公益金补助。补助金列入县计划生育公益金补助范围。

十二、独生子女父母进入政府创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应由个人支付部分费用由县财政给予10%的补助。

十三、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可免费享受政府部门提供的农、林、水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

十四、团委、妇联等部门在“希望工程”和“春蕾”结对中,对独生子女优先给予照顾结对帮扶;工会、民政、残联等部门在扶贫帮困中,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和扶持独生子女特困家庭。

十五、本办法由县人口计生局负责解释。

奖励方案范文第7篇

第一条:三好学生奖。按三好学生条件:思想品德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进步,关心集体,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劳动态度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纪守法,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执行学校的规章规则方案,在同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讲文明礼貌。学习好,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讲究学习方法,能较好掌握各门功课的基本知识,学科成绩优良。身体好。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讲卫生,身体健康,体育成绩优良。该项奖按班人数的10%比例名额,由班选出名单,送学校审查批准,每学期评奖一次。奖励办法:荣誉证书一本,作业本两只或水笔一支。

第二条:优秀学生干部奖。按优秀学生干部条件:政治思想好,工作态度好,工作有成效。学习和身体也要求较好,在学生中真正起带头作用,成为学校、老师的助手者,每班评选两名班干或团干,由各班评选出名单,送学校审查批准。每学期评选一次,奖励与三好学生相同。

第三条:勤学守纪奖。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规则方案,学习态度端正,勤于思考、虚心好学,能较好掌握各门功课的基本知识,学习成绩进步较快。该项奖按班人数的10%比例名额,由班选出名单,送学校审核批准,每学期评奖一次。奖励办法与三好学生相同。

第四条:学习成绩优秀奖。对学习上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实行奖学金规则方案。以学期末抽考成绩为标准,分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为期末抽考成绩年级前10名,奖学金100元。二等奖为期末抽考成绩年级第11名至30名,奖学金20元,。三等奖为抽考成绩年级第31名至50名,奖学金5元。普通班期末抽考成绩平均分60以上取前10名(如该年级设有中班则中班只取3名),奖学金20元。以上奖项如出现成绩并列则先后按数学、语文、英语成绩排列,获奖者同时奖励荣誉证书一本,作业本两只或水笔一支。

第五条:各种竞赛优胜奖。凡纳入学校工作计划而举办的各种竞赛,按规定名额,优胜者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

第六条: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由团委及学生会评选产生,送学校审查批准。每学期评选一次,选先进团支部奖给奖状一张,优秀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奖励与三好学生相同。

奖励方案范文第8篇

一、奖扶制度的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遏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为我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人口的有效控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是鼓励广大农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改变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优质服务方向转变;有利于改善计划生育家庭在生活、养老方面的境况。各村要充分认识建立奖扶制度的重大意义,把这件事关计划生育户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实办好。

二、奖扶制度的主要内容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包括两项具体政策:

(一)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1、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条件:

奖励扶助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本县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2、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必须履行以下程序:

(1)、本人申请;

(2)、村民委员会评议;

(3)、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张榜公示;

(4)、县人口和计生委复审确认。

3、奖励扶助金的发放标准:

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奖励扶助。国家统一规定,奖励扶助金标准每人每年720元。省规定,只生育一个独生女的奖励扶助对象,由省财政出资每人每年另增发120元(子女死亡且不符合特别扶助对象每人每年另增发600元)。市在国家和省规定奖励扶助标准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出资每人每年再增发120元。奖励扶助对象从60周岁起领取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

(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1、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女方年满49周岁;

(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4)、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特别扶助条件的具体政策由省人口计生委负责解释。

符合上述条件的对象,由政府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因丧偶或离婚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须年满49周岁方可领取扶助金。已超过49周岁的,从其扶助资格被确认年度起发放扶助金。

2、特别扶助对象确认的具体程序是:

(1)本人提出申请;

(2)村(居)委会和镇人民政府进行资格初审;

(3)县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并公示;

(4)市级和省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独生子女死亡的,需提供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公安机关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死亡证明;独生子女三级以上残疾的,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3、特别扶助标准:

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含二女户)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现无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的扶助金,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对象,扶助金标准由省财政出资每人每年另增发120元,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年960元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市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出资每人每年再增发扶助金120元。

以上两项制度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衔接:符合奖励扶助制度、且同时符合特别扶助制度资格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特别扶助范围;符合特别扶助制度资格条件的农村对象,年龄达到60周岁以后,仍继续执行本办法规定,不重复执行奖励扶助制度。

三、奖扶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政策,严格控制。严格以本方案规定的奖励扶助对象资格条件和奖励扶助金发放标准,确定奖励扶助对象范围,发放奖励扶助金,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严格确认程序,做到本人申请、逐级审核、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三)直接补助,到户到人。由人口和计生部门确定的发放机构直接将奖励扶助金发放到奖励扶助对象。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和以扣代罚等各种名目的违规行为。

(四)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建立健全对象确认、资金管理、发放和社会监督“四权分离”运行机制。同时,继续完善并认真落实现有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和救助保障政策,逐步形成以奖励扶助为主导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四、奖扶制度的实施步骤

(一)2011年奖扶制度实施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施准备、动员部署和宣传培训阶段(1月份)

由镇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奖扶制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订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动员,进行业务培训,做好调查摸底等工作。

第二阶段:奖励扶助对象申报、审核和确认阶段(2、3月份)

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确认办法,认真做好奖扶对象的申报、审核和确认工作。2月底前,完成奖扶对象本人申请和村民委员会评议工作;3月1日前,完成镇初审、公示和上报工作;3月15日前,完成县级复审确认工作。各村(居)和计生部门要建立和妥善保管奖扶对象的个人档案,建立奖扶对象个案信息库,确保奖扶对象个案信息无虚报、无遗漏、无差错、无延误。

第三阶段:奖励扶助金发放阶段(8-9月份)

8月5日前,各村(居)将奖扶对象2010年度确认数和2011年度预测数、资金需求数进行审核汇总,报县人口和计生委;县人口和计生委在8月15日前将已确认的奖扶对象名单抄送县财政局和发放机构。

9月30日前,发放奖励扶助金。在发放日之前,县财政局将奖励扶助专项资金足额拨付到县农村合作银行;县农村合作银行按要求制定奖扶资金发放办法,为奖扶对象开设个人账户,制作专用储蓄存折,直接将奖扶资金打卡发放到个人账户。各村(居)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奖扶制度的宣传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阶段(10-11月份)

认真总结奖扶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努力查找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奖扶制度的实施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各乡镇要将总结报告于11月10日前报送县人口计生委和县财政局。

对各镇实施奖扶工作质量由县人口计生委结合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进行抽查评估。

五、奖扶制度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奖扶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各村要切实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精心组织实施。

(二)明确部门职责。要建立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各村要结合各自职责,做好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资金发放和监管等工作。。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撰写工作方案,起草相关配套政策;负责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政策解释;负责奖励扶助对象的统计调查、数据汇总和人群规模预测,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向上级人口计生部门提供奖励扶助对象名单。

(三)奖扶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制度实施出现的重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四)对计划生育家庭享受的奖励(特别)扶助,不影响享受其他普惠政策。

奖励方案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相关政策法规为依据,以落实好符合条件的市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为目的,坚持以人本,精心组织实施,为全面建设和谐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人民政府要结合自身实际,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发放对象

此次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发放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2001年1月1日以后退休,退休时的手续办理单位为市属国有企业,该企业因破产或改制现已不存在的,或者原工作单位为市属国有企业,因该企业破产或改制导致无工作单位,在市劳动中心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2)终身只生育(或收养)一个子女并在独生子女16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或终身无子女的人员;(3)尚未兑现一次性补助的人员,或兑现一次性补助低于1000元的人员。

四、发放标准和资金来源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上述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一次性补助,一次性补助的标准为1500元;终身无子女或者子女死亡后不再生育(或收养)的,一次性补助的标准为2000元。曾经发放过一次性补助,但发放金额不足1000元,补发至1500元,终身无子女或子女死亡后不再生育、不再抱养的补发至2000元。

落实市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所需经费由市财政承担。

五、工作程序

(一)宣传告知。各归口单位、主管部门、城区街道(乡)和社区居委会组织专门班子,宣传政策,下发通知,张贴公告,告知符合条件的退休职工进行申请登记。

(二)本人申请。符合条件的退休职工,向现居住地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市落实市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申请审批表》(以下简称《申请审批表》,附后),并提供本人《户口簿》、《身份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职工退休证》原件和复印件(一式三份)。

(三)社区、街(乡)审核。社区居委会对提交相关证件材料的申请人进行初审,并将初审符合条件的名单在社区张榜公示不少于7天。对申请人有异议的,由社区居委会进行5人以上的背靠背调查取证,核实情况。对申请人无异议的,由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在《申请审批表》上签名、加盖公章,将申请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职工退休证》的复印件存档备查,建立符合条件奖励职工个人档案,并在三日内将《申请审批表》连同有关证件原件和复印件一并报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审核。

(四)原企业主管部门、人口计生部门审核确认。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在《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后,报其原企业主管部门审核。原企业主管部门重点审核申请人员的企业性质、归属、是否已破产或改制,原企业是否发放过一次性补助等,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名单张榜公示5天;如无异议,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在《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登记造册,以备核查。随后,由企业主管部门将《申请审批表》及有关证明材料交所在区人口计生部门进行核实,重点核查申请人员有无子女、以及《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并进行资格确认。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由区计生部门负责人在《申请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报送市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市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确认。对经区人口计生部门确认资格的对象,由市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奖励对象的档案资料进行复核,并通过政府网站、《皖西日报》及电视等媒体进行不少于3天的公示,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对公示无异议的,报市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对发放对象和发放的金额进行确认。

(六)资金发放。市财政部门依据市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法定奖励工作领导小组确认的对象和金额,拨付资金到专户。市社保经办机构通过职工个人养老金账户将一次性补助资金打卡发放到人。

六、有关要求

(一)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市政府有关部门和、裕安区要按照“单位尽责,政府支持”的原则抓好企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职工一次性补助政策的落实工作。已摸底确认的市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退休职工一次性补助要在2010年底前发放到位。对正在改制或拟改制的企业,应将本企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已退休和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的一次性补助经费纳入企业改制成本,一并清算解决。对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和未改制的企业,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职工一次性补助经费由企业负责落实。从2010年开始,市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职工,经审核批准,到龄退休时其一次性补助随退休金一并发放。2001年以来破产、改制的市属集体企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职工的一次性补助的具体实施方案另行制定。

(二)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区、裕安区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同步组织实施区属国有破产、改制企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退休职工一次性补助的发放工作。其他各县区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措施,确保破产、改制企业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退休职工一次性补助经费的尽快落实。

奖励方案范文第10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党和政府人口计划生育的决策,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在全市建立以奖励扶助制度为主、其他配套制度为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推动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上新水平,为我市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主要内容

奖励扶助制度是在各项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帮扶救助措施基础上,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的一项奖励制度。

(一)奖励扶助对象的条件及其确认程序

1.奖励扶助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本市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1973年至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

(3)现存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2.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按以下程序进行:

(1)本人申请;

(2)村民委员会评议;

(3)乡镇(街道)初审并张榜公示;

(4)县、区人口计生局审查确认。

(二)奖励扶助的发放标准及发放方式

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妇,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在确定农村“低保户”时,奖励扶助金不计入其家庭收入;取得奖励扶助金的“五保户”,不影响其原有待遇;已经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再发放奖励扶助金。

发放奖励扶助金采取一人一卡(存折)的方式,直接发给奖励扶助对象。发放机构根据县区人口计生局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册和身份证号码为每一个对象开设一个奖励扶助金个人账户,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奖励扶助金划入每个对象的个人账户。奖励扶助对象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和奖励扶助金存折(或卡)到发放机构领取。委托他人领取时,须凭受托人身份证、奖励扶助对象身份证(或户口簿)、奖励扶助金存折(或卡)领取。

(三)奖励扶助的经费来源

根据省政府实施意见,奖励扶助经费由省、县(区)财政共同负担,各级财政要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市财政对各区按比例分摊。

三、基本原则

(一)统一政策,严格控制。严格按省定资格条件确定奖励扶助对象范围,奖励扶助金不得低于市定标准,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严格确认程序,做到本人申请、逐级审核、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三)直接补助,到户到人。按省定发放机构直接将奖励扶助金发放到奖励扶助对象。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和以扣代罚等各种名目的违规行为。

(四)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建立健全对象确认、资金管理、发放和社会监督“四权分离”运行机制。同时,各地要继续完善并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和救助保障政策,逐步形成以奖励扶助为主导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五)因地制宜,注重结合。各地要从财力情况以及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要求出发,注重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注重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结合。

四、实施方法与步骤

(一)2006年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施准备、动员部署和宣传培训阶段(3-4月)

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奖励扶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举办奖励扶助制度培训班,掌握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摸清奖励扶助对象底数,搞好经费的测算和预测工作;召开各种会议进行部署。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四级联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对奖励扶助制度的重大意义、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奖励扶助金的发放方式等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市迅速掀起宣传热潮。

第二阶段:奖励扶助对象申报、初审和审查确认阶段(5-7月)

严格按照省定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确认办法和程序,认真做好奖励扶助对象的申报、初审和审查确认工作。5月20日前,完成奖励扶助对象本人申请和村民委员会评议工作;6月20日前,乡镇(街道)完成初审、公示和上报工作;7月20日前,县区完成审查确认工作。同时要建立和妥善保管奖励扶助对象的个人档案,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案信息数据库,确保奖励扶助对象个案信息无虚报、无遗漏、无差错、无延误。

第三阶段:奖励扶助金发放阶段(8-9月)

7月底前,县区人口计生局对乡镇(街道)报送奖励扶助对象信息审查确认后,上报市人口计生委和财政局审核;市、县区人口计生部门要将已确认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抄送同级财政部门和发放机构。8月31日前,省级奖励扶助补助金核拨到各县区,县区配套资金到位,并足额拨付到机构。

9月30日前,县区发放奖励扶助金。奖励扶助金发放机构按要求制定奖励扶助资金发放办法,为奖励扶助对象开设个人账户,制作专用储蓄存折,直接将奖励扶助资金发放到户到人。县区要认真组织好奖励扶助金的首发式,进一步做好奖励扶助制度的宣传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阶段(10月)

县区要认真总结奖励扶助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总结报告于10月20日前报送市人口计生委和市财政局。

市人口计生委结合人口计生工作暗访、考核评估对各县区奖励扶助工作质量进行抽查督查,并通报督查结果。

(二)从2007年起,实施奖励扶助制度为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在做好本年度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和年审复核的同时,对下一年度新增加的目标人群进行摸底测算,累计数字报市人口计生委并抄送同级财政局,为制订财政预算提供依据。

每年工作进程安排如下:

1.个人申报,村级评议,乡镇(街道)初审,乡镇、村公示(1—3月)。

2.县区审查确认;县区、乡镇两级信息录入、变更和审核(4—5月)。

3.县区人口计生局向市人口计生委、财政局报送所属地区经确认的当年奖励扶助对象的个案、汇总信息和下年度奖励扶助对象发放规模及资金需求预测信息。同时,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和发放机构提供相关信息(6月5日前)。

4.省级奖励扶助专项资金核拨到各县区(7月中旬)。

5.县区配套专项资金到位,并足额拨付到发放机构,奖励扶助金发放到奖励扶助对象个人储蓄账户(7—8月)。

6.各级发放机构向同级人口计生部门、财政部门反馈当年奖励扶助金发放情况(10月底前)。

7.县区人口计生局对当年奖励扶助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书面材料报市人口计生委(11月底前)。

五、组织领导与管理

市人民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实行首次申报制度。各县区要将实施奖励扶助制度的组织领导机构的建立情况、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方案、奖励扶助金(含配套资金)安排计划和奖励扶助对象的调查摸底(预测)数等内容报市审批后实施。由市人口计生委负责将审批后的上述内容报省奖扶制度协调小组备案。

市纪委(监察)、宣传、人口计生、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公安等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认真负责做好全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中的各项相关工作。要建立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个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制度运行机制,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要做好奖扶制度与社会基本养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的衔接。要建立村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对奖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加强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对奖励扶助金的发放和管理情况定期进行绩效考评。

上一篇:五一活动主题方案范文 下一篇:主题班会设计方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