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

时间:2022-10-16 02:57:17

正确把握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

摘要: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被许多国家提倡。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两者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危机,先后都掀起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的浪潮。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处于探索之中,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异同和关系。

发展循环经济并建立循环型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最终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逐步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也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目前我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并且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因此,由于环境以及生态资源的破坏造成的GDP损失已经成为我国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我国,目前每年的GDP损失由于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造成的大约各占2.1-2.7%和5-13%。通过如此高的经济损失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牺牲了环境,更是靠环境要素资本支撑和推动的,这样的结果之后导致增加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成本。因此,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律制度的保障。

1 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循环经济进行立法以使得循环经济有法可依。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定为人类社会发展新战略的是在1992年6月的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上。环境保护立马在新战略的指导下也产生了很多的新理念,将过去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循环经济活动模式。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的不断加剧,人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它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关注环境和生态问题。对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必须采用持续的使用方式,并且将经济发展保持在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此外,还应当通过改善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

此外,确保环境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是循环经济立法的又一个重要目的。随着我国每年进口原油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水资源紧缺和超负荷开采矿藏等,都造成了环境的严重超载,目前我国存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就有数十个。对于环境和生态问题,虽然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去控制破坏的发展,但是仅仅是局部改善了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整体态势仍旧处于持续恶化的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有效地实现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2 现行环境法下的循环经济法律状况分析

自1979年以来,我国在环境资源保护立法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全国人大制订了19部法律,国务院颁布了30多部行政法规,环保总局等制定了70多件部门规章,地方政府也制订了900余件法规和规章,同时还有400多个全国性的环保技术标准。如果从解释论角度来看,现行法对此并没有规定,因此,不论是否合理仅仅局限于学理的探讨,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宪法作为各种环境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的基础,在宪法第9、10、22和26条都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原则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其中第9条的第2款则对环境资源进行了直接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这些条文虽然是环境立法的基础,但没有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其中。

1989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它属于综合性的环境基本法层面。法律开头明确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业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但是它没有确立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思想,仅是在法律的个别条文中提到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因此,在综合环境基本法层面上,对于循环经济还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从我国目前的环境法体系来看,还处于空白状态。对于循环经济,这些法律并没有做出直接规定,循环经济的效果只是个别法律起了附带作用,不仅不全面、不系统,也是不科学,并且在实践中是无法被认可的。

3 循环经济立法的构想――中国环境法修改的任务

我国目前还没有循环经济立法的实践,但是我国面对国际以及国内新形势的需要,迫切需要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对于日本而言还处于萌芽阶段,对于循环经济的规定几乎为零并没有可操作性,因此,对于我国修改环境法而言可谓是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从长远考虑,为了确立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并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应当制定一个环境法整体的修改框架和规划。

应当遵照我国环境法的基本精神,将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其基本原则。将基本原则提升到建立循环型社会的高度具有以下作用:第一,保证环境发展优于经济发展,有效防止经济的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这一方面,环境法能够遵循客观规律调节环境社会的活动,并具有普遍效率,同时还能调节和引导被调节主体的环境决策和行动符合环境法的价值目标,因此,它具有一般属性;第二,给环境立法体系提供了一个总方向,从而在考虑各个法律制定与修改时都不会偏离;第三,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在制定计划以及综合性推进建立循环社会政策实施的目标;第四,通过在全社会普及环境法知识,让企业和公众都有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参与意识,并自觉地循环利用社会资源、保护环境并相互监督。

目前社会上,只要一提到低碳经济,很多人普遍认为低碳经济就是要节能减排,最终实现经济的低碳化。这种理解,不仅将低碳经济看成是一种约束经济发展的负面要素,更重要的是没有理解低碳经济的实质。我们以人类活动引发的碳排放作为基准,低碳第一次使得生态经济成为可能,由于低碳将会是新经济发展的核心模式,并在新经济中起到引领以及制高点的重要位置,因此,我们称当前的世界经济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低碳不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其核心而是经济,建设性是其本质。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新格局的产生,更意味着构建全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经济的发展机会,更是一种长远、生态以及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要在新经济模式的框架中取得制高点,就必须参与低碳经济,甚至引领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低碳要求下,现有的经济模式必须围绕新的模式进行调整。在这一格局下,必将并且已经产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和商机,其中既有被催生的全新产业,也有对已有产业的低碳化调整(如清洁发展机制,CO2的捕集与封存;建筑改造;核电),更重要的是,低碳经济的格局下,围绕与低碳发展直接相关的低碳咨询管理、低碳工艺和流程设计、低碳开发和建设……都将产生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汇丰银行全球研究所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行业在2008年的全球收益提高了75%,达到53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可超过2万亿美元。据路透社报道,汇丰的报告发现,气候领域已经超越了全球航空业及国防工业的规模,而目前,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和西班牙5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总体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76%。

4 政治角力

所以,发达国家竭尽全力地抢占低碳经济的制高点,一方面是率先取得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提出有利于自身的碳核算和减排标准。目前世界上仅有的数个影响力较大的碳标准与核算准则都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制定的,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又拼命维护自己的排放指标,以维持其经济地位和获利潜力。譬如美国,仅以全球3~4%的人口比例占有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排放量,它目前提出了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的承诺,这使其拥有的排放指标远远高于全球人均水平。如果发展中国家在低碳经济方面缺乏技术与资金支持,又无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未来所处的发展地位将不堪设想。实际上这是争夺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一场激烈的较量。在这场激烈斗争中,大家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利益,即人类生存安全,否则也不会出现这种协商机制。但是,在这场利益争夺中,各国都必须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进行斗争。所以不夸张地说,哥本哈根会议就是一场战争。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发达国家与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一大争议焦点就是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证)原则,在涉及可测量、可报告与可核证原则上,中国显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围绕这个原则,奥巴马提出的条件可以归纳为“减排、透明性和融资”,他要求,所有主要经济体必须继续有力地坚持国内减排行动,并且必须建立一个可以监督各国承诺执行情况的机制,只有在他提到的这一条件满足后,美国才会遵守在融资方面的承诺。这一要求直接将透明公开的碳减排测量推到了中国面前,成为中国难以回避的一座大山。众所周知,哥本哈根会议最后未能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中美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急转直下,最近中美一系列冲突可以说都是以哥本哈根为起点的。倘若冲突进一步发展,围绕低碳而进行的贸易战将极有可能展开,高污高排产品将被发达国家拒绝或征高碳税,出口商品将强制性地要求贴上碳标签(法国目前已经开始推行碳标签的实施)。正是由于这种压力,低碳经济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由于两者都是通过制度和政策措施制定和创新来推动经济模式的转变,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益,转变为现在的低投入、低排放、低消耗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两者的根本宗旨一致,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效果。可以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纳入“两型”社会建设的范畴,这是由于两者都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由于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同等的重视两者的发展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两者协同发展,从而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经济的社会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美Steven Ferrey:Environmental Law,Citic Publishing House,2003.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译:循环经济立法选择[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8月.

[3]唐荣智,于杨曜.循环经济法比较研究――兼评我国首部清洁生产促进法[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2(5).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如何做好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