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词汇重组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新启示

时间:2022-10-16 01:46:05

心理词汇重组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新启示

摘 要: 心理词汇研究为二语习得者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拟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词汇的心理联系来重组学习者的心理词汇,有效地促进二语词汇的习得。

关键词: 心理词汇重组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

词汇学习对于任何的语言学习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只有遵循语言习得规律,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才可能有效地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准确性、得体性。近年来,心理词汇作为心理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相继发表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因此,心理词汇的研究作为对二语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内部因素的探索,对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课程教学体系既要符合高校英语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又要能满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特点与需要,以逐步形成其独特的教学体系和模式。然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却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对象现状。

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基础普遍较差。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足,缺乏积极性、自主性和自律性。学习处于无计划状态,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由于受学校氛围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与自主学习能力差距明显,对学业采取应付态度。在语言学习中,母语迁移的负面影响较重,缺乏较好的英语思维能力和广博的文化知识。他们对英语学习所产生的语言焦虑感、恐惧心理远远大于普通高校学生。

2.教学内容现状。

Krashan提出语言习得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能理解的语言材料应该是i+1,即稍稍超出习得者现有语言水平;其次是障碍应该小,以便习得者的语言输入吸收。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即教材内容或教师上课的内容。某些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乃至于教材、教参、测试检查等基本上是照搬母体高校。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没有真正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材,从而制约了独立学院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3.教学方式现状。

目前的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传统教学模式负面影响很大。很多老师上课时都是按照“生词―课文讲解―练习”的模式,学生的学习仍旧采用过去的学习方式,听课的时候也是侧重于词义和句意的理解,简单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而且还缺乏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结果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4.英语学习策略。

当前,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一直将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置于首要地位,人文素质教育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很小。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还不够完全。比如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学生还未有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去很好地使用。另外,社交策略使用情况主要与学生所处环境有关,由于缺乏用英语交流的氛围,以及学生本身在使用外语时感到自己的外语水平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产生的紧张、害怕、恐惧的感觉,都会影响整个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过程。

二、心理词汇理论重组下的英语教学启示

心理语言学家把词汇知识在人脑长时记忆中的组织,即词汇的心理表征,称为心理词汇(mental lexicon)。Carroll(1999)把心理词典解释为“永久性储存在于记忆中的词及词义的心理表征,心理词汇的特征包括词的意义、拼写、发音、与其他词的关系以及相关信息”。桂诗春(1992)研究证实,心理词汇是一个庞大的结构及组织良好的系统,而不是无序零散地储存在人的长时记忆中的。众多的心理语言学实验也表明:语义是心理词汇的中心组织原则。心理词汇的组织模型主要是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各个具有彼此联系的词在心理词典中形成具有网络状的一种词义的组织,它很大程度上建立于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关于心理词汇的存储模型有两种:一种是分层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是Collins & Quillian(1969,1970)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心理词汇是由无数的接点组成的一个金字塔网络,而这个网络中的接点又是根据接点所含概念的信息情况进行分层排列。另一种是激活扩散模型,其代表人物为Collins和Loftus。他们认为心理词汇结构近似于一张由相互连接的接点组成的蜘蛛网。实验表明,心理词汇的组织应该是多种模式并存的(吴慧,2008)。心理词汇储存和提取实际是将在记忆中分散在语义网络每一节点的词,借助各种标志的关系与其他词相连,激活各个相互连接的节点,即当某个词在“心理词汇”中被找到时,与其相关的信息也同时被激活了。词汇的提取(lexical access)就是激活(activate)心理词汇中某一词语的心理表征的过程。由此可见,不断激活学生心理词汇,扩大产出性词汇量,从而形成更加丰富多层次的语义网络结构,再激活再扩大,如此反复,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加大学习的成效。刘杰(刘杰、张敏、蒋晓略,2009)从两方面探讨了有关心理词汇的重组:一方面把所学词汇按相关性归类,另一方面词与概念之间的匹配复杂化。二语心理词汇的重组问题,其实质就是通过词汇自由联想的手段,使二语心理词汇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得以提高,从而加快二语学习者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词汇提取速度,也提高了词汇选取效度。对独立学院学生而言,由于其英语词汇输入相对贫乏,词汇重组不会自然发生,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其英语心理词汇进行重组。

1.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语音、语调的习得。

词汇提取过程:语音表征―语义表征―相关信息―书写产出。张淑静研究表明,对于相当一部分词来说,二语学习者还没有建立起语义联系,而语音联系占主导地位。二语习得者在记忆单词时比本族语者更依赖语音表征,语音表征是二语心理词库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词汇习得过程中,首先被激活的是学生的心理词汇语音表征,再由语音表征来激活语义表征。教师在教授新词汇时,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可以将发音相似的单词归类到一起讲解,让学生对其进行分辨,使学生的语音储存完善清晰;另一方面,学生应通过自身反复的发音练习,纠正自己的错误发音,使自己的发音更趋于或接近标准发音。

2.丰富文化知识,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词汇知识分为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前者指词汇在字典上的定义、读音、拼写等知识,而后者则指词汇的语内关系和语外关系,如词汇的各种联想义、比喻义和语体等特征等。词的意义很灵活,往往取决于它所处的语境。教师可以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水平,简化学习内容,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程度的教材。在讲解词汇含义的时候,教师要对词汇知识进行深层次信息加工,适当穿插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异国风情、巧妙句式帮助学生建立起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同时,教师要尽量减少母语中介,多用目标语讲解单词,让学生能顺利发展到二语融合阶段,以促进其二语语义结构的建立和完善。

3.巧妙运用各种词汇学习技巧策略。

心理词汇的提取是语言理解与输出的重要步骤,词汇习得的本质不单是单词数量的累加而是建立语义网络的过程,不是单纯的量变,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发展过程。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该运用各种适当的技巧策略。如:单词内的音义联想策略,搭配组合联想策略、搜索联想策略、图示联想策略、语义联想策略等。荣丽(2005)曾解释生词释义策略,即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心理词汇的提取速度较慢,往往在需要时转向使用高频常用词。此时,教师可利用高频常用词与生词之间存在的同、近义释义及情景释义等联系来演示熟悉事物本身所对应的英语生词,由学生来完成生词释义的过程。生词释义后,利用下文或情景推测猜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联想记忆能,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注学生情感,消除其学习心理障碍。

独立学院学生喜欢课堂节奏慢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多一些,知识点重复率高一些的授课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影视、多媒体等技术手段通过图文、声音、视听一体的场景,实现信息交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英语词汇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如轻视心理、厌烦心理、焦虑心理、恐惧心理、母语定势心理等。教师应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改进教学方法,努力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恢复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效率。

5.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结合。

自我评价是元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旨是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多元化发展,发展的多元化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如:学习兴趣、学习成功的愉悦感、自我效能感及美感等,以促进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研究表明,学生自我评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评价的引导。教师的评价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础。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活动掌握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运用标准的方式方法,掌握评价结论的表述方式并积累评价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极力促成学生的这些积极情感的发生与发展,并将它作为评价标准之一,在自我评价中引导学生加以发现、加以体验,自我激励、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净,邹庆武.需求分析给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启示[J].怀化学院学报,2007,(2).

[2]刘杰,张敏,蒋晓略.“心理词汇重组”对我国成人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3]荣丽.心理词汇与词汇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4]冉明志,彭新悦.心理词汇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10).

[5]宋江录.二语心理词汇重组视角下词汇能力发展探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1).

[6]张昕.心理词汇――语义网络在俄语词汇记忆研究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7).

[7]吴慧.二语心理词汇储存结构及特点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1).

[8]许晋铭.心理词汇理论对“单词听写”的诠释和启示[J].教学交流,2009,(11).

[9]杨永芳,洪传英.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9).

上一篇:初中英语词汇有效教学浅见 下一篇:浅议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