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时间:2022-10-16 01:39:15

中学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摘要: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全课的“序幕”,设计一个巧妙的新课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集中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课;导入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86-01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三十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努力探索和实验,总结出一些常见的数学课导入方法。

1、复习导入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讲整式乘法时先复习m(a+b)的计算,接着引出当两个因数都为多项式时应如何计算呢?自然过渡到(m+n)(a+b)的学习中。

2、设置悬念导入法

强烈的好奇心是学生求知的动力源泉,在课堂上设置悬念,造成学生的期盼心理,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3、实验导入法

通过直观演示或学生主动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与课题有关的问题,再由教师点题,引入新课。如讲圆锥体的体积时,可做同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形纸杯和一个圆锥形纸杯,用装满沙子的圆锥形纸杯往圆柱形纸杯中倾倒,观察结果再展开教学。

4、情境导入法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理念。如讲概率时,可以这样导入:榆林气象台预报明天降雨的概率为80%,那么明天一定会下雨吗?

5、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用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周长、对应三线都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的这几组量怎样呢?这种方法可使学生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

6、反馈导入法

一上课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出示一个问题,对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纠正、评价后导入新课,此法多用于复习课。

7、设疑导入法

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教师以提出问题讲课,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例如,讲负数时,我不按课本上零上、零下和上升、下降来导入,而是这样提问;2-1=?、1-2呢?

8、游戏导入法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把教学内容设计在相关的游戏中,在玩中由教师点题展开教学,这种寓教于乐的导入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9、多媒体视屏导入法

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东西,通过课件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可以将敌我双方倚河对峙的场景通过多媒体动画来展现,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实现不过河就能测量河宽这一目标。

10、强调性导入法

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重要性的一种方法。例如圆这一节可以这样导入:圆是平面几何的重点,更是本册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它是每年中考命题的热点,每年中考题中有30%的题与圆有关,所以我们必须学好这节课。

11、实例导入法

数学起源于生活,生活实例既生动、又具体,教师可选取内容与生活有关的实例,如报纸、新闻、广告等内容,进行分析、引申、演绎来导入新课。

导入的方法不仅这些,例如:俗语谚语导入法,名言警句导入法,错题反例导入法,设障立疑导入法等,年级不同,内容不同,方法自然不同,关键是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教学,吸引学生,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山西出版集团

[2] 数学教学论胡炯涛著

上一篇:刍议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确定 下一篇:我对英语生态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