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漏油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时间:2022-10-16 12:37:18

液压系统漏油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摘要】当今社会,液压传动与其他形式的传动方式相比存在着许多优点,因此广泛地应用在筑路机械中。但其中液压系统漏油的原因及排除是值得关注的。

【关键词】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排除

中图分类号:S9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液压系统漏油有内漏和外漏,一旦出现漏油就必须停机维修,为此,本人着重分析漏油故障及排除。

二、液压系统漏油原因分析

液压系统漏油分为内漏和外漏,通常所说的漏油主要是指系统外部漏油。液压系统漏油的原因很多,从方案设计到每个工艺过程(铸造、焊接、机加工及装配),从密封件质量到维修管理等都会造成漏油。漏油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或操作不当而造成漏油

(一)、零件密封槽加工不当造成漏油。密封槽过深或过浅,相对运动件的密封接触面椭圆度、锥度超差等,使O型密封圈安装后很难得到均匀准确的压缩量。这种情况在低压时可能不明显,甚至不漏,但在高压时就比较严重。

(二)、固定螺孔深度不合适造成漏油。平面密封的固定螺钉孔的深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孔够深但螺纹长度不够;另一种是孔浅而螺纹过短,不论哪种情况,都是螺纹长度不够。若用原来设计的螺钉来连接,就显得长了。表面看起来已经拧紧,而实际两个平面并未贴紧,密封不严,产生漏油。高压时,甚至会把密封圈挤坏。

(三)、平面密封加工不当造成漏油。平面密封中,若在同一平面上装有多个O型密封圈,其尺

寸可能不同,其安装槽又有止口型和凹槽型两种。除前述原因造成漏油外,还有端面上的压力不够、压缩量不均匀、止口尺寸较小、O型圈在工作时易脱出、结合面不平行、平面和螺孔不垂直、结合面的光洁度太差、凹槽边缘太薄、受力后产生卷边现象等都是产生漏油的根源。另外,在平面密封中,除阀体平面和螺孔不垂直,接头体两个密封面不平行会产生漏油外,阀体或接头体的密封面上受砸伤、划伤等缺陷,也会引起漏油。

(四)、密封面粗糙造成漏油。管接头采用O型圈或组合密封圈时,如果密封面加工粗糙,则管接头旋紧时,就会划伤密封圈表面,严重时,会使组合密封圈的挂胶尖部辗掉,使密封失效产生泄漏。所以,有时采用经过软化处理的紫铜垫(硬度HB=32~45),代替组合密封圈。但一般只能用一次,如拆卸后再用,密封效果则会大大降低。

(五)、操作不当造成漏油。维修不当引起的泄漏,相关件装配不合适引起的漏油情况比较常见,

如箱体和箱盖之间的结合处有油漆、毛刺或碰伤,使结合面贴合不严;未加盖板密封纸垫或盖板密封纸垫损坏,密封圈在拆卸过程中划伤损坏或者装配不当都会引起漏油。

2、设计或安装不当而造成漏油

(一)、管接头处漏油。管接头安装不当是液压系统发生漏油是最为多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接头密封不良,封油压力低于峰值压力,密封面的清洁程度对漏油影响很大,当油中杂质过多易加速密封件与摩擦面的磨损,形成密封件过早失效。另外,当密封件材料质量差而压坏、因油液不合适而膨胀、因扭曲、预压量过小等安装不当原因而封油压力不足等,都会使密封件失效而漏油。

(二)、管路安装不当。安装软管时弯曲半径应不小于胶管外径的9~10倍或内径的15倍,弯曲

处距管接头的距离至少是外径的6倍。当小于这些数值时,其耐压性迅速下降,从而导致管路漏油。

(三)、密封件设计不合理或安装不当。当工作压力较高时,易将密封件部分挤压于零件之间而损坏。

(四)、安装U型密封圈时,压紧力过大而产生卷唇现象,造成泄漏。由于密封圈与支撑环之间的压力过大,唇部卷起后脱离密封面,因而降低了密封性,出现漏油。Y型密封圈也有类似情况。正常工作时,密封可靠,高低压及无压时都能阻止油液泄漏;若摩擦阻力大,压紧力过大或不均匀,则将出现局部升温和磨损,这是此种密封圈产生泄漏的主要原因。

三、液压系统密封表面处漏油问题排除方法

1、原因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密封表面处也是漏油的主要发生点之一。针对液压系统密封表面处的漏油问题,不能按照管路漏油的排除方法进行排除,应该对该处漏油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再确定处理方法。密封表面处漏油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液压系统密封表面处的密封件老化造成漏油问题发生。密封件老化后,会失去应有的弹,致使密封表面处压力过大,引起漏油问题。

(二)、液压系统密封表面处的密封件设计与安装不当。密封件的设计不合理或安装不当,都容易引起密封表面处工作压力不平衡,从而使密封表面处的元件受到破坏引起漏油问题。

(三)、对液压系统密封表面处的密封件预压处理不当。密封元件的预压量过小或预压不均匀等,都会影响密封件的密封性能,从而对密封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引起漏油问题。

2、排除方法

通过对液压系统密封表面处漏油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在排除该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保证密封表面处的密封件设计与安装质量合格,从源头上防止该处出现漏油问题;其次,应注意及时更换密封件,避免密封件老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密封件难免会出现老化现象,因此要经常查看密封件的老化程度,及时进行更换,防止由于老化而出现漏油问题;最后,还应做好密封件的预压处理工作,其与密封件的密封性能有着直接关系,如果预压处理不当,就会发生漏油问题,因此在预压时一定要使其均匀,保证有足够的预压量,避免预压不当情况的发生。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简化液压回路,减少漏油环节。如机床用的中低压方向控制阀,其内泄漏量不超过30 ml/min,若能减少一个,每分钟可减少30 ml的内泄漏,而且减少了系统损失,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了机床成本,这就是现代设计中的价值工程(VE)。对于一些旧设备上的液压系统,由于那时基础元件质量较差,漏油严重,老产品又早已淘汰,因此,检修时开展价值工程,改进系统设计,潜力很大,而且也是解决漏油的有效方法。

增加封油面积和封油长度。如静压导轨油腔的封油边应有足够的尺寸且接触良好,否则静压建立不起。改进或增加密封装置。如机床用液压缸,过去一般采用一组三只V型密封圈,由于与活塞杆接触面积大、摩擦力大,且密封效果不理想。现在大多数改用Yx型小断面密封圈,不仅摩擦力小且密封可靠。选择粘度合适的液压油。漏油量与油的粘度成反比,粘度小,泄漏量大。因此液压用油在满足设备性能的前提下,其粘度应合适。在环境温度高时,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油液;环境温度低时,选用粘度小的油液。

四、管子接头处的防漏

管子接头处的防漏液压系统中管接头很多,由此产生的漏油也较多。管子接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球形密封,平面加“O”。形环密封和锥面密封,不论哪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即紧固螺母和接头上的螺纹要配合适当。如果在安装时没有去掉毛刺,不但会挤坏螺纹,也不能保证接头的密封性。球面密封和锥面密封有一定自定位能力,当管子和接头对中不好时,能够矫正一些安装缺陷,但平面加“0”形环和密封没有自定位能力,稍不对中,平面接触不严,就会漏油。液压系统是现代传递动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与机械传动相比,可以简化机器结构。减轻机器重量,减少材料消耗,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能提高工作可靠性,所以,对密封和用油要求也较高。为了提高他的传递动力的质量,降低液压精密件的磨损而减少泄漏,除了上述防漏方法外,还必须注意防止油液的污染。因为液压系统的故障至少有75%是由于液压油不清洁造成的,所以要特别注意液压油的选择及防止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的污染。

五、结束语

本文着重阐述了关于液压系统漏油的故障及排除,为日常液压系统的维护提出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胡建军.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内泄漏成因及处理措施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08,(8)

[2]王庆丰,张彦廷,肖清.混合动力工程机械节能效果评价及液压系统节能的仿真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5,(12)

上一篇:浅析纳米技术在机电领域的应用 下一篇: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