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0 01:29:53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篇1

关键词 高职 液压 气动 课程 教学设计

由于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在各行业越来越普及,先进国家生产的工程机械、数控机床、自动生产线等90%以上都是采用的液压传动或气压传动的。客观上要求高职相关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因此《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被大多数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列为核心课程。机械制造和数控等机械类专业也把它列为必修课程之一。如何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相关知识,形成液压与气动操作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备相应的液压与气动操作技能,是该课程教师和学生努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自动化类、制造类的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要求,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经验,在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整体设计。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学习资料、教学团队、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考核评价、教学反馈。

一、设计依据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基干意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这些专业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液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液气压传动的组成、液压系统图、职能符号、优缺点等; (2)液压传动基础中液压油的性质及选用,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管路液体的压力损失计算等; (3)具有液压元件结构、原理、功用、拆装、选用及控制维护能力; (4)具有气压元件结构、原理、功用、选用及控制维护能力; (5)具有液压基本回路设计、连接、调试维护能力; (6)具有综合设计和控制维护液压基本回路能力; (7)具备对项目设计进行总结、整理、归纳的书面表达及口头表达能力; (8)培养学生查阅手册、检索资料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物拆装可以锻炼学生的拆卸、装配能力,掌握元件各个部件之间的装配顺序、定位要求,部件的加工间隙、加工精度等知识。 (2)具有检测,调试,维护常见机械设备液压系统的能力; (3)具有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液压系统的综合能力; (4)参与诊断并排除工程机械常见的液压气压故障的初步能力。

3、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习惯思维中解脱出来,引导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3)使学生具备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评定事物的能力。 (5)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诚信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6)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设计意识。

三、学习资料

1、教材: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四版)、邹建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9

2、参考资料:

《液压与气压传动》,左健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

《液压与气动技术》(第三版),张宏友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

3、拓展性学习材料:

《液压工程手册》 雷天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

《实用液压机械故障排除与修理大全》 陆望龙主编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

四、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教学团队由课程负责人、团队成员和企业专家组成。

(1)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应熟悉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熟悉高职教育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本领域有一定影响,具备操作、维护、设计大型机床、大型工程机械控制设备的能力,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素质教师。

(2)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

主讲教师:机电技术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具备中级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5年以上。

兼职教师:机电一体化技术或相关专业毕业,在液压或气动相关行业工作5年以上,具备大型工程机械控制系统设备维护、设计能力。

(3)企业专家:

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具备操作、维护、设计大型机床、大型工程机械控制设备的能力,具备高级技师或技师职称。

五、教学准备

1、教室:

多媒体教室(含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液压与气动仿真实训室。

2、实训条件:

液压与气动技术仿真实训室配置(表1)。

六、教学单元(模块)及内容(表2)

七、教学的组织与方法

1、直观教学法。在课堂上尽量采用实物、图片、动画演示等方法,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感性的方法展现出来。

2、参与式教学、体验式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行动学习,“在做中学”。 以实训开始,先行后知的 “在做中学”,采用边提问、边实践、边讲解及指导的方法, 在“学”中“做”。

3、讨论交流法。课程教学中,经常将关键工业应用技术拿出与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4、激励教学法。实训过程中,经常采用小组之间竞赛的方法,竞赛的结果记入考核成绩。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考核与评价

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学习阶段的考核量化标准,按量化指标对过程和结果实施考核。课程总体上以理论考试成绩占60%,学习活动过程占40%组成。在工作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对参与技能竞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应给予加分奖励。

九、教学反馈

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反馈,从而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尽快地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1)课程组老师常规教学提问反馈;

(2)召开学生坐谈会反馈;

(3)根据学生实训结果反馈;

(4)问卷调查反馈。

由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是在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自动化类、制造类的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要求提出的,考虑问题较为全面,并且非常切合实际,实施起来不仅方便而且可行。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大部分学生达到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相关知识,形成液压与气动操作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备相应的液压与气动操作技能的目的。说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是可行的,能够满足《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要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建华.液压与气动技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2] 张宏友.液压与气动技术[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篇2

Liu Ronge; Hu Shushan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鄂尔多斯 017000)

(Ordos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Ordos 017000,China)

摘要: 文中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目标及液压传动课程的自身特点,主要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两个角度, 对“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Abstract: Combined with undergraduate cultivation target of teaching research univers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aulic course, mainly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optimal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two angle to discuss the teaching design of "hydraulic drive and control" curriculum, and means to improve the hydraulic drive and control courses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the innovation ability.

关键词: 液压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创新能力

Key words: hydraulic;teaching method;teaching design;innovation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83-02

0引言

液压传动与控制是机械类、交通运输类、自动化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其在现代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车辆工程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该课程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内容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听懂、学会,使其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水平液压人才,是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文章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自身特点,对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1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培养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不同,它兼有大众高等教育和精英高等教育的特征。它主要培养具有一定复合知识、有较强创新能力、研究潜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人才。

液压传动及控制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工程应用背景的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在掌握液压传动与控制理论的基础上,能分析和设计液压系统,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有所用。同时,随着液压技术的飞速发展,液压传动及控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课程内容不断拓展和更新,教材知识量显著增加。所以,如何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科学地选取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机整合,是教学环节设计的一个重点。

1.1 课程内容实现模块化本课程主要包括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组成系统各类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性能及通过基本元件组成的各种控制回路的性能特点等。针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培养目标作如下调整:

打破现有教材按章节划分的结构,按模块重组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成4个模块,即流体力学基础理论模块、液压元件模块、液压系统模块以及液压系统的测试与故障诊断模块。将各个模块的教学课时重新分配,重点放在液压系统模块和液压系统的测试与故障诊断模块上。这样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可以更好地把零散的液压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得以灵活应用;在选择典型液压系统时要根据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如我校液压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交通运输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方向),所以在液压系统的选择上主要介绍汽车典型液压系统。液压流体力学理论基础模块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理论概念和主要公式的运用,讲清其来源、变化、物理意义、实用范围及局限性,删减冗长的理论阐述和公式推导计算过程;对液压元件模块,以各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应用场合为重点,进而能够正确选用各类液压元件。

1.2 实验内容实现同步化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行多层次实验教学。在课堂的理论教学过程中,通常以分析各元件及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为重点,工作原理图结构简单易懂,但很难与实物结构相一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会感到很盲目,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脱节。若使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同步进行,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液压系统调试及性能分析等综合型实验项目。同时,也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尝试建立虚拟实验室,将实验室建设成开放式实验室,方便学生自己设计、实现并评价自己的设计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这样也可以解决多数高校实验设备相对缺乏,实验器材数量有限,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矛盾。

我校实验教学共分两个层次:认知型实验和综合训练型实验。认知型实验主要是对应元件模块设置的拆装实验及性能验证实验;综合训练型实验是针对系统模块进行系统构建和性能分析实验。

实验学时安排在对应理论教学内容之后,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及时理解和巩固。通过实验,不但综合了教学内容、验证了理论,而且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方案、装配和调试分析等,建立完整的工程实施理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

1.3 课程体系实现统筹化《液压传动及控制》课程不是孤立的,它与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数控技术等机械类、电气控制类课程紧密相关,把这些课程贯穿起来,成为一条线的系统教学,既有利于液压传动技术与先进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观点的培养。同时,又可促进基础理论教学,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因此,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要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前后关系,实现统筹安排。

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实现模块化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各模块之间的衔接性,建立由个别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课程体系。由基础理论到液压元件再到液压基本回路及液压系统,由点到面、以面促点最终达到读懂、分析和设计液压系统的目的[1]。

2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实践性。同时由于液压元件具有封闭性,很难观察了解其内部结构,阀芯运动、阀口启闭等工作情况,所以在进行液压元件结构运动、工作原理及分析液压油路的教学时,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学生兴趣索然。所以,如何实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2.1 教学手段实现多元化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元件的结构和原理以及基本回路的理解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元件的结构复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通过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声音、图像及视频媒体相结合,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结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就容易明白。例如,在介绍换向阀工作原理时,利用动画演示阀芯的动作和油路的连通及油液流向、油缸两腔进回油路确定后油缸的运动方向等,同时作相应的解释说明[2];再辅以实验教学,学生就可以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强调结构特点,找出规律,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综合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记忆能力。

2.2 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来制定,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均应有利于教学组织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所学的知识。如在讲述绪论部分时,根据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采用发现教学法,即学生根据教师及书籍提供的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从而自己总结出一定的原理和结论的教学方法。这部分可以列举一些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液压千斤顶、起重机、挖掘机、磨床等,把这些实例的工作过程通过一些影象资料演示给学生,以展示液压传动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其优点,如传递的动力大,运动平稳,能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和自动控制等。

通过进一步分析实例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出液压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在液压元件的学习中,改变传统的液压件和回路分开讲述的授课方式,可以部分引入元件在液压回路中的使用,做到即学即用,提高教学效率。在讲解回路的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已学知识通过分析思考进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经过讨论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拓展知识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随着制造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安排一定时间介绍本课程涉及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概况和发展动态,如液压技术的发展动态、国内外液压元件的研制情况、国内液压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国内液压界所取得的成就及一些著名专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水压传动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技术瓶颈及其在核能、海洋、消防、水力喷射等方面的应用,国内国际最新的科学技术及学术观点等等。这样可使学生了解液压技术的进展及前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论

本文主要结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教学研究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液压传动与控制的课程特点,就如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主要从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实施等角度对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总结探讨。

参考文献:

[1]朱新才,周小鹏,丁又青.液压传动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4):126-127.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篇3

关键词: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是高职院校机械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液压与气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液压与气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改造工作,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须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调整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主要面对的问题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很少接触到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校核计算等工作。因此,培养目标的调整方向应注重实践,务实培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降低该课程相关理论的难度和深度,删减课本中过难、过深的理论推导、原理分析、设计计算内容。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作者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改革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转变教学态度,丰富教学手段

高职学生学习普遍缺乏主动性,带有明显应付的学习态度,因此转变教学态度,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甚为关键。作为教师应转变角色,融入他们,更多的理解和鼓励他们,深入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学生跟着你的步伐走。教学手段应丰富,现代化教学多采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善教学环境,还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通过动画演示可以将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拆装过程展示出来,边讲边演示,清晰而直观,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也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可以播放一些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明确课堂目标,总结简洁精练

高职学生大部分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在课堂中如果直接讲解,多数学生不能很快进入角色,一般在上课前先督促学生快速浏览本节课主要内容,先明确学习目标,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课程内容讲解结束时最后简洁精练地总结学习内容,例如,在讲解液体静压力方程时可总结为“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负载”,在讲解连续性方程时可总结为“速度的快慢取决于流量”,利于学生记忆和复习。

3.注重理实结合,提高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行组装液压基本回路,安装、调试、维护一些典型的液压系统。为此,学院建立液压与气动实训室,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增加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比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实训室的投入使用,可以将很多理论知识搬到实训室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如在学习液压泵时,教师可在实训室一边讲解结构原理,一边进行实物的拆装,并提出一些关于易发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等问题,让学生实践拆装。这种教学方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开展互动教学。

4.利用仿真软件教学、注重读图能力培养

能读懂典型液压、气动系统图是学习的基本要求,增加典型液压系统图的分析讲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更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虽然借助多媒体有很多动画、视频,但要学生完整分析一个液压原理图,大部分学生反映液压原理图不容易看懂。这时需借助一些常用的液压仿真软件。学生自己利用液压仿真软件制作回路,进行动画仿真。这些软件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比较直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考核方式是采用期末考试笔试成绩评价学生,学生往往是考试前死记硬背,考完就全部忘了。改革考评方式主要是侧重过程考核,平时学习表现(20%),实操考试(40%),题库随机问答(40%)。题库中的题型有选择、简答、读图,其中每个学生随机回答简单题一个、读图题一个,时间控制在10分钟。

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学到了在以后工作岗位上可以用上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此改革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与不完善之处,但只要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任保臣,姬耀锋.高职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液压与气动,2011(3):41~43

[2]张翠翠.对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09(3):141~142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教法与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60-02

引言:构建先进、高效、实用、有趣的教学课堂,始终是一名教师追求的教学最高境界。《液压与气压传动》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传动的基本回路,其内容繁杂、理论抽象。为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笔者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中的《液压传动概述》内容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力求与同行交流学习。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一、课程分析

《液压与气压传动》作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传动的基本回路,其内容繁杂、理论抽象。由于传统的理论教学缺乏直观性,实验教学虽然直观但其动作迅速、元件和油管多而凌乱,不利于学生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而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静态的图形动态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复杂的系统简单化,将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教学设计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由马振福主编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该教材编写是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模块化教学模式,目标明确,理论浅显易懂,突出了实践应用,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教学的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教学安排为二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为项目一《液压与气压传动认识实训》中的任务一《概况了解液压传动》,作为该课程的开篇,它将帮助学生形成对液压传动的基本认识,更为学生兴趣的引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充实完整,我将任务三中的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等知识点融入本次课;为了清晰地展示液压传动原理,穿插了液压千斤顶的工作过程分析,为完成液压系统的分析打下基础。对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分解如下: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液压传动在生产设备中的应用,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定义、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能理解液压动力元件的特征和执行元件间的能量转换。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和人体科学进行观察联想,采用“任务驱动―创设情景―信息搜集―知识初探―案例导入―动手动脑”的教学模式,介绍液压传动系统;通过“猜一猜”、“连连看”等游戏活动形成对液压传动的基本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日常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液压技术应用就在我们身边,树立“理论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理念,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思考、探索求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养成“不懂的问一问,不明白的查一查”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三、教法与学法

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们对液压传动的结构组成有一个清晰真切的认识,能将液压传动区别于其他的传动方式,并对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的作用,教学难点确定为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动画展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学练结合和游戏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学与玩中更好地去掌握专业知识。

机电一体化(高级工)二年级学生们有着较好的基础知识,动手能力也较强,但是他们多缺乏自信心,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强烈。在搜集信息环节中,运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法学生共同找出液压传动的特点,在动手动脑环节中,学练结合,巩固知识。在液压实训设备和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配合下,我们应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四、教学环节设计

1.情境设置、导入新课。播放图片,介绍液压传动的定义及应用,展示5000吨大楼平移61米的新闻视频,介绍其中的主角――液压千斤顶,引出主题,对照“昨日的愚公移山,今天的大楼平移”使学生形成对液压传动的深刻印象,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工作任务――进行液压千斤顶的原理图的连接。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选用震撼人心的事例、采用直观展示的方法创设情境导入问题,从而制造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达到教学目的。

2.搜集信息、知识初探。课前将学生们按照异质结合的原则分组,然后按小组进行相关信息的检索,参考“液压、传动、系统、应用”等关键词。完成下面问题:(1)液压传动系统由哪些元件组成?(2)液压传动系统有哪些应用?通过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对液压传动形成基本的认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增加信息来源,正确运用网络,从而促进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3.典型案例、建构新知。引出典型案例――液压千斤顶,教师通过对千斤顶的工作动画展示、分析,讲解其中的工作原理,结合学生搜集的信息总结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元件的特征及其作用,引导学生们注意各机构间的能量转换。我们应该运用动画演示、分析讲解等教学教法,突出教学重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接纳、理解、消化、吸收知识点。

4.层层深入,由易到难。为了对新知识进行强化,介绍学生认识稍复杂的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及组成元件,并分析各元件所属的类型;接着开始难点分析,让学生观察flas分析其工作台的运动方向,观察阀芯的移动带来的油路的变化,明确控制元件尤其是换向阀的功能。然后比较结构原理图和图形符号图,认识典型元件的图形符号,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动画演示、分析讲解等教法,学练结合、层层深入等学法,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系统的建构。

5.任务驱动、动手动脑。任务一:由同学来表演液压元件,完成“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教学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各个元件特征和图形符号;任务二:以两人为一组,把老师发给的图形元件符号图连接成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同学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根据液压元件特征编写的顺口溜容易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采用游戏模拟的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实现了教与学、知识与能力、接收学习与发现学习的有机结合。任务驱动让学生们积极的动手动脑,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6.练习测试、评价反馈。练习测试、评价反馈是我们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完成本节课程的课堂练习和自评、互评反馈表,使教师了解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对课程教学意见等信息的收集,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五、教学反思

本次课设计采用任务驱动的情境教学模式,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特定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系统简单化。采用游戏模拟的形式分组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和运用,帮助学习者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篇5

关键词:高职教学;液压传动控制技术;任务驱动法;应用实践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048

1 课程设计

(1)课程介绍。液压传动控制技术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学科,主要是教授学生液压元件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正确识别各类液压元件,详知各个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独立的诊断和排除液压设备的故障。该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常常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践中,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设计思路。教师应将液压传动控制技术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细分,在上课之前向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形成学习小组,每组6-8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各个小组中还应选出一名学生负责在课堂上讲述方案设计理念和问题的解决思路,最终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予以总结和点评。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探索出最佳的方案,以达到完成任务的根本目的。教师还应经常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使理论和实践真正的结合到一起,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设计流程。1)任务引入。以液压缸的选择为例,根据液压缸的特点和工作原理为特定的工作环境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液压缸;2)制定方案。学生可以到书籍和网络上搜集资料,通过教材明晰液压缸的种类、特点、工作原理和具体的工作环境,根据任务要求的工作环境制定具体方案;3)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组织实施教学,运用多媒体将学生制作的液压缸课件进行演示,为其他学生提供清晰的参考素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检查该方案是否合理,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对自身的方案加以完善,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总结评估。在各个小组都演示完毕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各个小组成员的辛勤付出加以肯定,指出方案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综合各个小组的发言总结出最具有实践价值的实施方案。教师还应对液压缸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例如运用类比教学法将液压马达与液压缸放到一起教学,比较二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促使学生对液压马达形成系统的认识,以便于学生对液压传动控制技术该门学科的整体理解和运用;5)结果应用。在实验室模拟液压缸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将各自选择的液压缸放到实验台上,检验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如果液压缸不能工作,那么说明该方案不具备可行性;如果液压缸可以工作,那么对其工作效率进行计算,参考液压缸的工作效率与市场价格,用科学可靠的数据说明各个方案的优劣,使学生更为信服。

2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优势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液压传动控制技术课程只需要学生带着耳朵,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而不需要学生提问和发言,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对于晦涩难懂的知识无法理解和掌握,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效率十分低下。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在课堂上能够更快的理解知识内容,同时通过查阅资料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

(2)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液压传动控制技术是理科知识,与机电、自动化等学科密不可分,以往的高职教育只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却忽视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在课下参与讨论,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采用分组竞赛的教学形式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竞争和合作的意识。除此之外,学生在查阅资料时还可以锻炼信息的采集和筛选能力,从而快速的提取自身需要的资料,所以说任务驱动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助益。

3 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必备条件

(1)对教师的要求。任务驱动教学法将高职教学的课堂环境由静态转变为动态,教师无法像以往一样完全掌控课堂,也不能预知学生将要提出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应变能力,能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细致、精准的回答,切实的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对于简单的问题也不要敷衍或是苛责学生,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表扬性的话语要多于批评和指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逐渐积累学习液压传动控制技术的兴趣。教师还应经常与企业和工厂的技术人员交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设置课堂任务,使液压传动控制技术教学更具有实践价值。

(2)对教材的要求。以往的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渐进性,忽略了学科间的联系和理论联系生产实际,知识应用于生产的要求。任务驱动法对教材的要求较高,综合起来应满足下面5个条件:1)应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和实践意义;2)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3)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实现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4)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5)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这5个条件设计项目,同时也需要在各个项目中渗透整个《液压传动控制技术》的理论知识,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完整性。

4 小结

液压传动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中的必学科目,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该科目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高职教师应该加大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研究,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其他科目中,让其他专业的高职学生都能够从中获益,使高职学生在就业时具备更为明显的优势,以帮助学生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为企业和工厂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创造高校、企业、学生的和谐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韩京海,张春阳.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液力传动”中的教学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04).

[2]孙英伟.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实践[J].科学中国人,2014(22).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篇6

关键词:工学结合;液压传动;课程开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089-03

相对于机械传动而言,液压传动是一门新技术。由于其具有其他类型传动所不具有的优势,在工程机械、机床工业、军工、农机、汽车等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并进入液压领域,液压技术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对精通液压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

《液压传动》课程作为高职机电类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液压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一些高职院校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而实质上依然把实践教学作为独立的一部分与理论教学割裂开来,仍没有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模式,没有实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难以培养出既具备一定专业理论素养,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我院结合本地特点,对《液压传动》课程进行了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和实践。

与企业联合确定课程导向,

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工学结合

近几年来,为了更好地培养机电一体化一线技术人才,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本地区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在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技术人才的短缺状况也日益明显。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机电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工艺编制与调度、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等岗位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

我们邀请企业专家,针对本地区地域特色,重新修订专业方向和课程方向,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我们与多家企业的一线机电液专家合作,通过企业座谈会、工作分析会等方式,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及与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分析后我们发现,不管是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工作、机电产品的组装调试工作,还是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都需要员工掌握液压传动元件及系统的基本理论、液压系统的组装调试方法,以及液压系统故障处理方法。另外,我们还对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机电工程系毕业生从事机械加工、机械调试、机械售后服务的较多,而液压技术是企业设备应用及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是《液压传动》课程的主要应用方向。因此,我们把该课程的教学重点调整为应用与维修方向。结合相应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确定了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具备机电设备液压系统图的识读分析能力,掌握机电设备液压系统的组装和调试方法,具备液压元件的故障分析能力,具备机电设备液压系统故障分析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养成敬业乐群的职业素养。

创设符合工厂实际的项目任务,

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工学结合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适合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我们深入企业调研,归纳出与课程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根据这些岗位能力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按照由简入繁的原则,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液压油的检测与更换”、“液压元件的故障检修”、“液压回路的组装调试”、“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

学习情境一:“液压油的检测与更换”。液压系统的故障原因有80%涉及液压油,因此,我们的第一个学习情境选择了“液压油的检测与更换”。这个学习情境是以一个简单而典型的平面磨床液压系统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全面指导下,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构成、液压油的类型,掌握液压油污染的原因、污染的危害和更换的原则,学会用目测法、直观检测法、滤纸实验法检测液压油的污染程度,并在这个过程中,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

学习情境二:“液压元件的故障检修”以“元件”为载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元件拆装和故障分析的项目任务,了解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的故障分析处理方法,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拆装工具,为随后完成复杂的项目任务打下基础。

学习情境三:“液压回路的组装调试”是一个以“典型回路”为载体的学习情境。在这个学习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路的分析和组装调试,熟悉液压系统安装和调试流程。该学习情境所设计的项目为学习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体验式学习,学生会对液压回路有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升。

学习情境四:“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由两个实际机械项目任务组成。该学习情境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的技术图纸资料,熟悉机电设备液压故障诊断及维修作业流程,能按规范进行故障维修作业处理,恢复设备的功能及运行精度,完成设备液压系统的维修工作。这个学习情境能强化学生独立完成工作过程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学习情境的总体设计上,依照学生学习规律,我们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将在校内实习车间进行的液压油检测与更换作为入门项目,将液压元件的故障检修和回路的组装调试作为主导项目,将校外液压系统的故障排除作为拓展项目。由校内到校外、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情境设计使相应的工作任务复杂度和难度也逐渐增加,进而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项目的完成依托真实情境,

在教学流程上实践工学结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一体化教室、实习车间或实训基地完成教学。通过精心设计,把常用液压系统应用和维修过程分解成四个教学情境来完成,每个教学情境又分解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使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之后,便充分掌握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简单故障分析技术。

如在学习情境二“液压元件的故障检修”教学中,上课时教师首先将问题提出来。然后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答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实施所需工具。教师再总结各个小组的优缺点,结合学生答案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组织学生对具体的液压元件进行拆装和故障分析。最后,由每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生产过程的体验进行劳动成果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调动了学生对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劳动和创造欲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专业方向的理解和对职业情况的了解。学生通过这种工学结合课程的学习,可以实现学习与职业需要的无缝对接。

在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还要求学生注重企业强调的安全意识、创新理念和团队协作意识。

实施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

制度,在检验方式上突出工学结合

我们建立了以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本课程按相关职业标准,将课程的知识点、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转化为项目实施过程来考核。在考核中,坚持能力本位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

本课程采用书面理论考核、填写任务工单、实践操作考核、工作过程阶段考核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液压系统装调和维修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及综合应用能力。

吸引企业技术人才加入课程建设和

实施,在师资建设上展现工学结合

从课程的开发到实施,我们一直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合作,其中有一些是高级技术人员,包括我校的毕业生。从他们那里我们了解了企业需求,使我们能够合理地设计并实施课程。同时,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也参与到了我们的课程教学中。

对《液压传动》课程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和实践应用,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学生达到了岗位的能力要求。同时,该课程教学也得到了学院领导和企业专家的好评,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尤其是在工程机械领域,从事液压系统维修的毕业生较多,本课程对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培养正逐步显现出良好的效果。2011年12月,本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李芝.液压传动(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6.

[2]黄志坚.液压故障速排方法、实例与技巧(第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6.

[3]金燕.高职《化工机械制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7(6):88-89.

[4]蒋鸣雷.高职《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7):59-60.

[5]张成涛,庞学光.当前我国工学结合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0):72-75.

[6]温贻芳.结合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促进工学结合课程的质量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6):68-71.

[7]吴发汉.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84-185.

作者简介: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篇7

关键词: 学习兴趣;一体化教学;教学方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这门课程属于机械工程类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在完成机械与电气识图、机械知识与钳工训练、电工技能训练等课程教学后安排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组装、调试、维修技术,为以后学习PLC控制技术、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维护与调试打下基础。

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对课程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任课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见解。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液压与气压传动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比较强的特点,中职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往往感觉困难重重。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适时地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做文章,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由学生刚开始的想学到最后的厌学。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理论知识的程度以及动手能力的强弱,也直接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1.合理设计“导课”,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每一节课的课题导入阶段设计是整节课教学设计的关键。成功的“导课”设计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步步深入;而失败的教学设计则可能令学生索然无味,使课堂变成教师的“独角戏”。“导课”的内容可以是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也可以是几张工程实例的图片,或者是教师提前安装好的一个回路的动作演示,等等。总之,“导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老师所展示的内容产生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2.“举例”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材中的应用案例大多是采用了工厂中的实际设备控制案例,而这些案例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也很遥远,他们对于这些东西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设备入手,如绝大多数学生对液压千斤顶、翻斗车、公共汽车气动车门、装载机、挖掘机等机器设备比较熟悉,来自农场的同学可能对拖拉机、棉花打包机等机器很熟悉。对于这些设备,他们了解大体的构造和基本的工作过程,只是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工作。如果以他们熟悉的设备为例,学生会有一种亲近感,自然愿意利用学习本课程的机会弄明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3.直观的动画演示,让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动画演示是液压与气动教学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无论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教学,还是在液压与气动基本回路的讲解、典型液压与气压系统应用实例的讲授,我们都可以适当的使用动画来进行演示。例如讲授液压元件时,元件的工作过程比较生涩难懂,如果利用彩色动画演示,则元件工作时的压力变化、液流方向、元件的动作过程都能非常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大大降低了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的难度。

二、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技术涉及到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技能的形成必然要依靠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来完成,单纯的理论教学或技能训练都无法实现这一任务。《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能力,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也是为这个目的而服务的,而最终的技能形成还是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逐步实现。同时,中职学生厌倦枯燥的理论学习,这是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因此,推行“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在一体化教学条件下,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同时完成,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依据学校“一体化”教室的实际条件,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或任务)化设计,如在学习液压与气压元件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拆卸元件进行观察、结合元件工作原理的动画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最大限度地增强理论教学的时效性。在学习基本回路时,学生通过在实训台上安装和调试回路来掌握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还可以结合实际生产中机器的工作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回路进行拓展训练,并对系统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接头漏油、压力和运行速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一个先决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授课中通常将任务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灵活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提问法。对新教学任务的引入,采用提问法,提问的目的在于提示学生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路,锻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和扩展思维的能力。

(2)讲授法。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的理论知识,教师必须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现场讲授,帮助学生理解较复杂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基础。

(3)演示法。对于理论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果仅仅靠在黑板上画原理图给学生讲解,老师讲的累死,也没有几个学生能听懂,这部分内容我们就可以采用课件来讲解,在制作课件时把每一种原件的工作原理通过动画演示给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4)讲练结合。对于基本回路的教学环节,我们应该采用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用一个课时讲解回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用第二个课时进行回路搭建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任课教师只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一体化教学的组织上多下功夫,才能顺利完成我们的教学内容,达到我们预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总结篇8

摘要:职业学校的教育是以创业为导向的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为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加强实训课的实践教学。本文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课中的具体的应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液压与气压传动?实施

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符合现代经济社会的技术人才,按照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就是“生有利之物”与“生有利之事”,也就是说为社会与人群生产物质财富,培养为社会与人群服务的技术本领,他的“行知合一”“教、学、做合一”“手脑联盟”的观点强调了“做”的重要性,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中职学校的技能实训课是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应用与迁移转变为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关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笔者所在学校添置了4套集液压、气动、液压仿真技术及PLC电气控制于一体的THPHDW-1型实训系统,通过实训,培养学生液压泵站安装与调试、液压系统组装与调试、气动系统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和液压与气动系统运行维护等职业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在实训课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是项目教学法。项目学习是让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的学习资源,例如,多媒体、微课、实训操作系统工作台等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进而形成专门的技能学习。它强调的是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模型、实物等,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在大脑中迅速建立起与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相关的认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项目的实施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液压与气压传动实训课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确定项目任务

实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技能基础,本地区对学生的岗位要求,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然后制定出具体的实训项目;也可确定一项学习主题或任务,或以某个问题为学习项目;或由学生自己确定项目。项目任务可以先简后难,循序渐进,例如初学时,学生要学会液压泵的安装与调试和简单的定量泵-溢流阀的调压回路的安装与调试。随着教学的进展,最后以生产上运用到的实例,例如,“鼓风炉加料气动回路的设计”为课题,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进来,和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才能。

2.制订工作计划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注意合理搭配,把动手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学生进行组合,同时,兼顾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教学效果。

实训前,教师应列出材料清单,包括要用到的仪器、仪表,做到严格管理,还要强调实训安全。此外,通常以6节课作为一个项目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具体项目任务,讨论形成设计方案,选择所需要的元器件,这个过程一定要仔细,同时注意控制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3.实施工作计划

分组时,可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实训开始时,老师先做示范,然后学生做,以后逐步发展为教师设计、学生做,最后是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明确项目目标,画好设计图,及时作好数据记录,规范工艺,安全操作;教师要巡回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进行质量检测评估

可以通过学生抽查、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小组间竞赛等形式检查实训效果,将各项成绩录入电脑评价系统,自动生成总评成绩。课程结束前5至10分钟,教师可以归纳总结项目完成所取得的成绩、还有什么不足之处以及今后要注意的事项,提高项目教学的效果。

实训课完成后,教师要让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的“3Q7S”标准将所有的实训器具分类摆放,恢复实训前的状态,场地清扫干净,为下一次实训做准备。实训结束后,学生要认真填写实训报告。

三、小结

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体验了真实的社会劳动实践,提高了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爱云,王健,帅伟.谈项目教学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1(4).

[2]马春峰.《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教学探讨和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

[3]王瑞清.液压与气动技术“教学做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

上一篇:工程造价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下一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