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04 14:03:34

液压培训总结

液压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导线避雷线液压连接;中心线;防范措施;培训力度

作者简介:陈宗华(1958-),男,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高级培训师。(福建 福州 350009)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218-03

目前,国内架空电力线路施工中,导线与避雷线的连接一般采用钳压、液压和爆压三种方法。因导线截面和操作方式不同而不同,其中以液压连接使用较多。导线与避雷线的连接是架线工程中的主要分项工作之一,也是架空线路施工中的主要隐蔽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架空线路的质量和今后的安全稳定运行。长期以来,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因导线压接质量问题,而影响了架空线路安全运行的情况。如何消除这个隐患,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部分现场施工人员对压接操作过程中几个关键的施工工艺技术没有掌握到位,造成压接缺陷;部分基层施工单位对压接质量的检查、监督的规范管理不够到位。鉴于以上问题,笔者根据在长期培训压接操作中总结的点滴经验,谈谈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液压连接方法操作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液压连接前的清洗、划印、割线和穿管

液压连接的主要工序是:清洗导线避雷线和压接管、划印、割线和穿管,最后施压和检查。

1.清洗压接管和导线避雷线

清洗压接管、导线避雷线的方法和要求如下:

第一,首先用汽油清洗接续管及耐张线夹内壁的油垢,并清除管内壁锌疤和焊渣。然后用塑料袋封装或置于清洁处以免受污。

第二,用棉纱擦去镀锌钢绞线液压部分的泥土,如有油垢则用汽油清洗干净,其清洗长度不少于穿管长度的1.5倍,且不得再涂电力脂及剂。

第三,对钢芯铝绞线,用汽油清除其表面油垢,清洗长度为:先套入铝管的一根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另一根不短于半管长的1.5倍;对防腐钢芯铝绞线,则首先用棉纱蘸汽油擦净导线表面的油垢,然后割断铝股,露出钢芯,再用汽油洗净钢芯上的防腐剂。

第四,导线清洗干净后,在被压接的导线上涂一层801电力脂,并用细钢丝刷子沿线轴方向擦刷。对已运行的旧导线则应先用钢丝刷子刷掉导线表面灰黑色物质,待露出银白色铝质后再涂801电力脂。

笔者认为清洗工作很重要。现场部分压接人员没有认真清洗压接管和导线,线路投运后压接处电阻增大,用红外线测温仪监测,可见温度明显升高,由此导致的发热放电,将给电网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这是在培训时要加以强调的。

2.钢绞线(避雷线)划印和穿管

液压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液压传动;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液压传动》教学中,教师应应重视适应社会需求,结合教学条件及经验,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训环节,优化理论知识并及时更新,不断总结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丰富理论、娴熟技能的全方面人才。

1 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知识内容繁多、复杂、抽象

《液压传动》这门课程包括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液压基本回路以及典型的液压系统。这些内容前后相互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导致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内容多较复杂,不易突出重点,各章节之间联系不紧密,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

1.2 新知识内容的增加

近年来液压技术发展迅速,出现了很多新型液压元件和静液压传动装置等新液压传动系统,如:螺纹插装阀、负荷传感阀。这代表着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因此选择成熟的传统元件和传统系统,还是选择新型元件和新液压系统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向是教改面临的第二个问题。

1.3 学习困难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元件多,导致概念多,并且工作原理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同时它又是一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课程。造成学生即便掌握理论知识,也不容易在实际生产中灵活应用。因为液压传动系统是在封闭的条件下工作,测试不方便,设备出现的故障具有多样性、隐蔽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故该课程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术的掌握上都更显示其困难程度。

1.4 生源差,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差,且生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要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使其都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培养目标。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是高职液压教学的一大问题。

2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液压传动》课程目前所用的教材大部分原理分析和理论推导偏多,性能计算复杂,不太适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如流体力学的知识介绍过多,液压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和故障分析及处理等内容很少。因此,教学内容必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基础知识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流体力学三大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应用,而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则不必介绍的过多;另外让学生了解液压系统中常见的压力损失、气穴气蚀和液压冲击等现象的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治。元件部分重点讲授的内容有常用的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选择原则;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选用原则;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及

选用原则。基本回路部分讲授常见的方向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和速度控制回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典型回路部分则通过例子掌握阅读液压系统图的步骤、方法。系统设计部分简单介绍液压系统设计的设计思想、设计步骤与设计方法。最后要增多系统安装及调试和故障分析及处理的内容。

3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课堂教学在液压传动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利用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1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液压传动系统,元件多,内部结构复杂,且工作原理较难理解。若采用传统的板书及挂图讲解,需要较多的课时,降低了讲课效率。目前《液压传动》课程,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连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大大的提高了授课效率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除了可以把各元件的结构多角度、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外,还可以把各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液压回路、液压系统分析等制作成flas,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能清楚地看见各元件的运作情况和系统内的液压油的流动方向,另外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各种液压设备的实际工作情况等。使一些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实践也证明了多媒体课件能大大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教学内容。

3.2 采用相似类比法教学

液压传动中元件多、造成概念多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较困难。但液压传动与其它课程的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而且其本身的内容之间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讲授时可采用相似类比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可将液压泵中的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在结构上、工作原理上和性能上的差别;为了便于学生记住各种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可将结构原理图与图形符号对应讲解;对各种调速回路进行比较讲解等。

3.3 采用直观教学法

专业技术课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直观教学的重要性。讲解过程中配以实物拆装演示,能增加课程的立体感和透明度。实物是最好的课堂教学辅助工具,若受到学校经费限制,可选用木质和塑料模型,尤其是塑料透明的模型,能够使学生了解液压元件的内部结构,将抽象的课堂讲解具体化、形象化。另外,让学生动手亲自拆装,使学生对元件有感性的认识,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注重实训教学

《液压传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占重要的作用,是对理论教学强有力的补充。 [3]首先要开设元件拆装实验。液压元件的内部结构和原理较复杂,学生理解困难,随着内容的增多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通过对液压元件拆卸、清洗、安装,使学生对图片上难于表达的结构,有了清楚的理解,为后续油路及液压系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节省课时,拆装元件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如控制元件中的压力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只要选用压力控制阀做拆装实验即可,因为三种阀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较为相似。其次减少验证性实验。传统的实训课中安排较多的验证实验,学生按部就班的操作即可,根本谈不上能力培养。为了确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加了动手型的启发性、设计性实验。教师实验中需对学生提出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液压基本理论知识,独立或分组拟定实验方案、选取液压元件、连接液压回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能力。最后,实训课老师尽量由理论课老师兼任,或至少理论课老师能亲自参与到实训课便于将教学难点与实物对照分析,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应要具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采用合理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整合传统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朱新才, 周小鹏, 丁又青. 液压传动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4):126-127.

[2] 刘智强 , 王笑 , 杜巧连《. 液压传动》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J]. 科技资讯,2011,(10):187-188.

液压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 组合订单;高职;人才培养;液压与气动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47-02

1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通过各种元件实现能量转换、传递和控制的技术,在机床、汽车、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还很少,因此企业在聘用和培养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人才时面临很大困难,目前主要是从相关专业选择优秀人才进行岗位培训,增加液压与气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企业人才需要。同时技术要求高、单个企业需求量小的专业特点也给人才培养带来困难。

我院通过地方行业企业调研,分析本地区及周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成立了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现已经分布在内蒙及周边城市的各大国有和民营企业。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调研,我院培养的学生受到了企业欢迎,能够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但是通过跟踪反馈表明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技能培养以及与企业对接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与企业合作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论证,与四家国有和民营企业联合签订了“组合订单”合作培养协议,与四家企业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共同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液压与气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传统“订单式”培养的优缺点

“订单式”培养是学校根据企业需求签订订单,校企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全程参与订单教育,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环境进行人才培养,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人才培养工作。“订单式”培养在降低培养成本、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订单人数不足、订单企业多为大中型企业、订单专业以劳动密集型专业为主、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提升受到限制、企业生产经营变化冲击等都制约了“订单式”培养的发展。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是一门技术含量高、社会总体需求量大但单个企业需求量小的专业,因此很难与企业形成订单进行培养。因此与企业合作提出“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3 “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通过调研、分析、论证,与四家国有及民营企业签定五方“组合订单”培养协议,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1 “组合订单”培养的总体思路 “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是基于“宽平台、多通道”人才培养理念基础上开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培养初期融合企业理念建立专业基础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定位,结合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校企合作进行专项培养。在“组合订单”培养中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由校企各方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制定企业专项培养能力标准,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共同实施、共同监控、共同考核、共同管理、分类培养。

3.2 “组合订单”培养的具体实施过程

3.2.1 企业调研,签订组合订单。“组合订单”培养首先要确定合作企业,分析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能力需求,构建“宽平台、多通道”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我院与四家企业合作达成了“组合订单”培养协议。四家企业分别从事不同专业方向的生产,如一集团某公司从事液压元件加工、装配及系统设计与制造;永华控制主要从事系统故障诊断、维修及液压站设计;宏达机械从事工程机械维修、销售;凯捷机械从事液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各企业每年需要的液压与气动技术人才都在8~15人左右,并且职业能力需求各有偏重。与上述企业分别签订订单班则人数过少、培养成本过高。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与四家企业分析论证,签订了一校四企“组合订单”人才培养协议。

3.2.2 合作开发“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校企资源。学校与四家企业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充分利用学校“宽平台”教学环境与企业“多通道”实践条件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依据企业能力需求开发专项技能培养项目。如与宏达机械根据其岗位能力需求开发“工程机械液压元件与系统应用”、“工程机械液压故障诊断与维修”等专项训练项目。与永华控制合作开发“液压系统组建与调试”、“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训练项目,并将专项训练项目在企业进行实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教学。

3.2.3 企业参与“组合订单”培养。订单企业从人才培养初期就参与学生培养。新生入校后由校企共同进行专业教育,使学生对专业方向与订单企业有初步认识。第一学年主要依托学校开展专业平台知识与技能培养,并安排学生进入订单企业进行认识实习,了解专业概况、企业文化及职业素养。第二学年以专业通用能力培养为主,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此阶段主要依托学校资源开展教学,同时安排学生到订单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以企业教师为主,通过讲座、参观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实习中可以进行企业轮换,加强学生对各企业认识。第四学期末暑假安排学生进入订单企业进行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订单企业、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订单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为后续专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奠定基础。学生与企业共同确定就业意向。第五学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教学,学生根据意向企业进行分班培养,教学环节以企业人员为主,学校教师为辅,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完成专项能力培养和训练。这一阶段是“组合订单”培养的关键阶段,学生基本掌握了企业所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把自己融入到企业当中。第六学期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员工身份到生产岗位工作,适应企业环境,增强岗位意识,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3.3 “组合订单”培养的考核与聘用 “组合订单”学生根据培养协议经过校企共同考核,最终确定企业录用人选并签订就业协议,完成“组合订单”培养。对于不能达标或改变就业意向的学生可以由学校协助实现就业。

4 “组合订单”人才培养的意义

液压与气动技术专业“组合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总量需求大、企业需求量小的矛盾,降低了培养成本,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优化了校企资源,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宽平台”培养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的通用能力要求,增强了就业能力,避免出现因为企业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就业的问题,也为学生特殊情况下自主择业奠定基础,使学校、企业和学生实现多赢。在“组合订单”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组合订单”人才培养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也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胡大威.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软件测试人才后置订单培养模式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4).

[2]延霞.“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8(06).

液压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在原贵阳市高级技工学校维修电工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校内原有实训设备主要围绕维修电工职业标准配置,由于高职教育和技工培养在目标、起点、学制的差异,以就业为导向,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建好机电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定位

通过对30余家大中型企业调研,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应以机电设备生产和维护、维修为两个主要方向,根据企业机电岗位需求,定位为:机、电、气、液、信息化五位一体,突出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

二、校内实训基地概述

1、基地主要实训室

学院现有机电技术实训室11间,可完成电工基本技能、电子产品装调、PLC/单片机应用、常见机床电气线路检修、机械装调等实训。

2、实训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实训室设施设备基本能完成维修电工(高级)及以上培训及鉴定考核,能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工设备维修等专业对电工安全、电气控制等基础实训的要求,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数量偏少。学院2011年前仅有4个高、中职专业开设机电类实训,年实训人次在600人左右,目前已增加到9个专业28个班约1700人次,由于每个实训室平均工位不足30个,难以满足教学要求。

(2)现有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高职办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现有设备从技能培训方面看,可基本满足维修电工的培训,但高职相关专业由于学制为2+1,在校学习时间中又有将近1半为国课、省课,因而难以沿用原中职教育8周以上的集中实训,根据目前高职教育课改的大趋势,都以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对实训设备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虚拟工厂、仿真实训等来满足教学。

(3)现有设施设备系统化、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对各专业差异化实训教学需求。

三、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1)基地建设要为专业群建设服务,有利于资源共享,培养学生岗位群职业能力;

(2)基地建设要有利于教学改革,要以融“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实训为载体,注重内涵建设;

(3)实训模块包括基本实训模块(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项目实训模块(岗位项目训练的内容及设备构成的模块);

(4)基地要有利于各专业的资源整合;

(5)可供本地区实训条件不足的学校进行实训,发挥辐射作用;

(6)基地具备一定生产服务能力,要开展产教结合,直接对外经营服务,让学生实现近距离就业;

(7)面向社会开展相关专业的就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针对本区域经济结构及发展趋势,把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研结合在一起。

2、建设内容

根据调研企业机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校内机电实训基地拟采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通过工业以太网、工业现场总线、PLC控制系统等,将原来独立的各个实训室有机联系在一起。新建一个总控室,利用组态软件,将重点企业的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制做成动画、图型,将生产工艺、流程等画面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并可通过网络系统,与对应的实训室连接,通过对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学生在实训中心,首先到总控室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工作任务不同,可完成从机械部件组装调试、电路安装调试维修到编程、组网、组态等项目的实训。

(1)总控室

总控室配置2台工控主机(服务器)、现场总线模块、主流组态软件及工业以太网附属设备。

室内前期可利用投影机作为教学屏幕,根据专业拓展,在开设楼宇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方向后,应配置拼接屏,用于安防、视频监控相关课程实训。

(2)各功能实训室

1)电气自动化实训室

该实训室以现有设备为主补充现场总线网络模块,根据专业需求,定制机车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等部分实训挂板,完成考核实训任务。

2)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设备,补充网络、组态、伺服、步进、传感、检测等功能模块,增加常见机构拆装台架,根据开磷集团矿山运输线、化肥生产线,轮胎股份公司轮胎生产线、雪花啤酒生产线等实际工作任务,搭建项目实训平台。

该平台除满足教学实训外,可为企业科研、培训提供服务。

3)电液综合控制实训室

该实训室利用现有部分液压气动实训台架,以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为工作任务,增加液压拆装、仿真挖掘机、挖掘机电控系统和现场总线网络功能模块,搭建实训平台。

4)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室

利用现有数控装调、维修设备,针对主流数控操作系统,进行经济型数控机床装调实训。增设带现场总线网络功能的DCS控制系统模块、DDC控制模块,为复杂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实训、科研服务。

(3)仿真实训

1)电工电力拖动仿真软件

可满足学生对电气元件结构、作用、安装、接线、电路分析的多媒体教学和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虚拟接线实训及应知考核测试功能

2)PLC类仿真软件:

PLC仿真系统包括PLC仿真软件与仿真模块。通过仿真软件可以真实地改变PLC输入点的状态,完全真实地展示出PLC的工作过程。

3)气动液压仿真软件

该仿真软件包含液压和气动两部分,提供了各种气动和液压元件的实物图片、工作原理剖视图和详细的功能描述。逼真地模拟这些元件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四、结语

不断改进校内机电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营造学习和工作一体化的情境,开发“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课程,打造集教学、培训、科研、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机电实训基地,可大大提高机电大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为,范骏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4月

液压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认知实习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82-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兰州理工大学热动专业(流控方向)在建设“热能与动力工程”部级特色专业和“液压传动与控制”甘肃省重点学科的实践基础上,于2012年开始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为进一步提高热动专业(流控方向)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在学生先修“机械制图”的基础上,在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之前,开设专业认知实习和机械制图基础训练(以下简称“认知实习”)教学环节,并在探索专业认知实习教学模式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改进建议。

一、认知实习介绍

(一)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

参加认知实习的对象是刚入学一年的大学生,他们的年龄均在20岁左右。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大学生观察认知具有以下特点[2]:

1.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大学生已经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实物和材料进行加工改组,并用概念的形式把他们标示出来,从而通过理解更深刻地感知材料,学习新知。

2.有明确的目的性。大学生总是从观察的目的出发,根据观察的事物,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他们对迄今未知或未加阐明的事实,通过观察获得新知或发现问题;他们根据大量观察到的新的事物,判断和检验某一理论正确与否。

3.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大学生对周围的事物,特别是对那些新事物、新知识,反应迅速,比较敏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同时,大学生能根据观察的实物,计划观察的程序和步骤,预先估计观察方式和方法。

4.具有相对的深刻性和稳定性。大学生在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下,在反复悉心观察的基础上,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观察过程中,他们能始终坚持追踪的目标,不会轻易放弃观察目标或停止观察,表现出观察的一贯性和稳定性。

基于对参加认知实习的大学生的观察认知能力特点的把握,我们认为认知实习各个环节要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尽可能地使用不同的教学载体和方法来呈现教学内容,诱导学生通过认知载体分析其本质和规律以达到认知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二)实习的目的

本次实习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本专业概况的理论学习和以典型的液压元件零部件为载体的实际测绘,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扎实的机械制图能力。

(三)实习的内容及计划

实习分为专业认知实习和机械制图训练两项内容,其中认知实习包括专业概述和元件认知两大模块。[3]专业概述以技术人员(指导教师)授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液压专业基本情况。元件认知模块结合理论介绍、图纸认知和实物对照的方式进行讲解。机械制图训练以学生实际动手拆析、观察和测绘为主,以典型液压元件为载体,让学生测绘其零部件(若时间允许,可测绘装配图),在实践中认知元件和训练机械制图能力。实习具体内容及计划安排如下表:

表1 专业认知实习内容及计划

(四)实习资源及条件

为做好专业认知实习,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良好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文件和教学场所。认知实习应该有实纲、实习任务书、实习日志、实习报告以及思考题。其中实习任务书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而且提出实习安全条例,强化安全意识。实习任务书要在实习动员时及时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随身携带用作指导[4];思考题诱导学生在整个认知实习过程中主动思考。认知实习安排在我校流体工程训练中心,本中心陈列有典型液压元件实物,如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常规液压阀、液压马达等可供学生动手拆装,同时有典型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挂图,此外还有黑板和投影仪供教师讲解课程用。

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由专业负责人担任专业认知实习课程负责人。选派实习指导教师不但要熟悉专业培养计划,掌握本专业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较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还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习管理能力(最好有产学研合作经历)。在每次实习开始前,指导教师团队内要统一认识,在对专业认知实习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在实习结束后,教师首先组织实习学生进行教学交流,让学生对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以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教师团队及时召开总结会议,对学生在实习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的交流总结,使得实习的实施模式不断加以改进。

二、认知实习的实施和管理

实习按照“集中式理论授课,导师制指导测绘”的方式实施,即在专业概述和元件认知环节中,各个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自己的学术强项对全体学生进行专题理论授课(同时结合实物进行讲解),比如液压泵专题、液压阀专题等。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或书籍查找一些相关专题的最新发展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讲授完“专业概况”后,让学生查阅有关“辽宁号”、“蛟龙号”和“天宫一号”等应用液压技术的重大国防科技项目,还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国内外科研动态,上网浏览浙江大学液压传动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德国亚琛工大流体传动中心的相关信息。

在机械制图训练环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位教师指导3-5名学生,每组由学生和教师讨论后选择一种典型液压元件作为本组测绘的对象,便于学生在测绘中相互协作和讨论相关问题。对于零部件的测绘,鼓励学生使用CAD或三维绘图软件绘制图形,以典型液压元件为载体训练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同时达到专业认知的目的。此外,鼓励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制图量后,自主测绘其他零部件图或者装配图,让有余力和时间的学生充分发挥认知学习潜力。

实习前,指导教师做好学生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工作,让学生认真学习安全条例,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学生在工程训练过程中应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全心投入项目训练。要求学生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记好训练笔记,写好项目训练报告。

图1 学生测绘零部件

三、经验和改进措施

实习结束后,教师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发现通过专业认知实习和机械制图基础训练,学生对专业情况有了较好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理论了解。通过测绘典型液压元件的零部件,学生的机械制图能力和绘图软件的使用能力均得到较好的训练,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指导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求小组内的同学既要有分工,又要保持良好的合作,这些措施较好地增强了学生们的集体意识,也使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经过本次认知实习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完善: 1.实习基地的元件实物应及时更新,测绘工具还需扩充。2.联系相关的液压元件生产厂家,让学生去生产现场,认知专业和切实感受生产过程和以后可能的就业环境。3.若条件允许,增设虚拟认知实习,弥补训练中心实物不全的现实问题。4.建议在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较为正式的答辩和实习交流,在检验实习效果的同时征求学生对实习内容、计划和实施方式等的建议和意见。

四、结束语

专业认知实习和机械制图基础训练的开展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感性认识基础;通过对专业概况的理论学习和以典型的液压元件零部件为载体的测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和较强的机械制图能力,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升。

致谢:本文得到兰州理工大学教学项目的资助(JY2012019、JY2012017),在此表示感谢!

[ 注 释 ]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1]1号,2011.

[2]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叶友东,刘力红,等.模块化机械认知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3(16).

液压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有效教学 实训设计 实训布置

气动与液压技术是机械设备的一种控制手段,优点比较突出,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机械方面的重要基础课程,已为职业学校机械专业广泛采用。《气动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基本常识》课程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抽象,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缺乏感性认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这门课程教学时,实操课就是一个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突破口。现谈谈笔者在《气动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基本常识》课程的实操课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常言道:“无病不用求医服药,不饿不去觅食充饥”。要想学生有效的做,也必须使其产生求知欲。课前,通过有关实际运用来反复强调相关内容。比如说,在机械工业中,目前机床传动系统有85%左右采用液压传动与控制,在工程机械中,普遍采用了液压传动,如汽车起重机、轮胎装载机、履带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等;在农业机械中,目前已用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在汽车工业中,液压制动、消防云梯等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在轻纺工业中,气动运用广泛,诸如流水线、包装机、注塑机、印刷机等;在船舶工业中,如全液压挖泥船、打捞船等。在军工业中,陆、海、空三军的很多武器装备都采用了液压传动与控制,如坦克、飞机、火炮、导弹和火箭等;总之,一切工程领域,凡是有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场合,均可采用液压与气动技术,使用领域和设备越来越宽、越来越多。(以上的这些均根据相关课程内容通过课件演示给同学们看一些相关图片和视频。)另外,通过亲身经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他们介绍一些从事气动与液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待遇,对学生也是个激励。例如,在气动逻辑回路的实操课中,如果简单的给学生本实操系统图,让其完成实操过程就结束一节实操。通常情况下多数学生只会昏昏欲睡地完成元件的连接,就当是完成实操任务。这样就达不到让学生在实操中提高对梭阀和双压阀性能的认识及学会对其使用的有效效果。于是在本实操课前,我先播放利用双压阀的设备木材剪切装置和压印机的视频,让学生看到整个机构的动作及其效果。在观看过程中,我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非常认真、非常投入。然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其它途径去查找有关此设备的相关气动结构,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对梭阀和双压阀的使用有近一步的了解。于是,在本次实操课中绝大部分学生都非常积极去完成设备木材剪切装置和压印机的气动部分系统图并非常主动地研究系统的原理及各个相关元件的作用,达到了有效的实操效果。而之前,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实操教学中并没有如此有效。

二、从实训布置方面来提高有效性

一般情况下,实操需要什么元件,教师就准备什么元件,并没有很多其它元件放置在实训台中。之前实训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并没有细致观察元件也没有挑选元件的能力,导致出现用过几次的元件都不清楚其特点或模糊不清的情况。于是我在每次实训中都把很多类型的元件放置在实训台上,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先挑选出所需的实操元件,在挑选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很多相似的元件,并会发出提问。这样就是学生在一次实操中就真正的认识了所需元件,并了解相关新的知识。

三、利用实训内容设计来融合相关及容易混淆的内容

实训内容的设计对于实训课来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效果。

液压与气动有很多元件都是相关和容易混淆,如果在设计实操内容时都是单单为某个元件而专门设计一个系统,那么实操内容就会大量增加,还会无意义的重复学生已经掌握的基本操作,这样效率就比较低。所以在设计实操内容的过程中,我非常注意相关元件融合在同一个系统或同一次实操课中。例如,我会设计包括行程阀,电磁换向阀,手柄式换向阀,气动换向阀的回路,可以设计都是两位三通但左右位想法的电磁换向阀在同一个回路中,也可以设计双压阀和梭阀在同一个回路或在同一节实操课的两个回路等等。这样学生不但实操效率提高而且能够掌握相关和容易混淆元件的使用和区别。实操教学有效性当然就高。

四、严格实操步骤以及操作规范性

无论在液压还是气动的实操课中我都采用这样的实操步骤:课前准备课前列队布置实操任务分组实操整理总结。

课前准备就是在课前的3—5分钟安排体育委员检查服装(统一穿工服),引导学生列队,并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向学生发出准备上课的意向,同时处理特殊情况,检查他们准备的情况,以免浪费课堂时间。

课前列队(上课铃响后前3分钟):体育委员列好队后,各排报数,向我汇报出勤是否正常。这样就能清晰的知道学生的出勤是否正常。

布置实训任务(课后4—10分钟):向学生表明本节课的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方式。强调安全操作。

分组实训(课后11—75分钟):各小组长检查相关元件是否齐全,完整。教师示范后各小组长带本组到实操岗位,开始实操,教师同时进行指导。

整理总结(下课前15分钟):先要求学生停止操作,清点元件,填好记录表,搞好卫生。教师检查实操设备,卫生情况;集队,考勤,然后进行总结,一般包括与本次实操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方面、纪律方面。最后调动积极性,表扬表现优异的小组及相关学生,对所有同学进行鼓励。

严格按照这种实操步骤使学生有效的形成了严谨、认真的思想,也解决了实操课课堂秩序较乱,学生较难管理的现象,使实操课井然有序的进行,也就提高了实操课的有效性。

另外,对于电源、压缩机、液压泵,管路,各换向阀和各种阀体等一切元件,都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范、正确的使用方法来使用。一旦学生形成了错误的操作习惯,要纠正就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所以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范操作每个环节可以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同时,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液压培训总结篇7

摘要:实训室是中职学校进行教学的重要场地,它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影响到教学和学生的培养。以液压实训室建设及管理为案例,阐述液压实训室建设探究与体会。对实训室的外在其他因素作为补充,管理规范所须力量,建设好实训室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实训室建设;管理体制;措施;体会

中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其突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特征,决定了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必须以“理实一体化”为主,学校应开发更多的实训项目,并建设更多接近真实工作情景的实训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训,以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为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能力等能贴近实际的社会工作需要,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合理建设实训室,科学管理实训室。液压“理实一体化”课程中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陪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液压实训室建设(以下简称“实训室”)与管理的具体案例,谈谈几点体会。

目前我校液压理实一体化教室共有液压实训台4套,气动实训台2套,液压元器件拆装实验装置2台(套),液压基本元器件若干。可完成液压基础及提高级实验。比如液压基础实验:比例液压实验及伺服液压实验;电液基础实验;PLC实验以及闭环控制液压实验;对液压回路及液压动回路进行直接的数字测量(如压力值和流量值);利用仿真软件的DDE,实现软件中设计的控制回路控制实际的电液回路等等。6台套实训台采用的是德国Festo液压实验装置,Festo液压实验装置符合德国DIN工业标准,在这个前提下学生在实验室就能直接接触到工业标准的产品,所有液压实验开放程度高、可设计性强,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加入了多媒体软件FluidSIM3.5液压、液压动模拟仿真软件,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实验要求及实验任务。所有实验配套实验指导书,学生按照指导书上的实验要求完成液压回路的设计,在软件中进行模拟回路连接,检查无误后,将设计完成的回路图在实验台上进行连接验证,当出现故障后学生对系统故障进行分析及探讨,最终完成实验报告。

为了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保障实训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实训室的课程开出率及改善实训有序开展的工作l件,在“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中,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工作过程建设实训室

1.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念建设实训室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是来自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课程的内容序化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来排序。所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室建设,要为学生构建典型的工作环境,合理布局设备,模拟企业生产场景,以学生能实际操作和完成一个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原则建设实训室。在开发组建实训室时,开发人员应由职业教育培训专家、企业一线管理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把企业实际工作过程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把企业工作情景转化为实训情景。引进企业实际生产设备或贴近企业实际生产的设备,尽可能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体现现有行业中高技术及技能要求。

2.以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理念建设实训室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的场所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所以实训室设备的陈列摆设,实训设备外观设计等要优先考虑学生实际操作,保证学生能顺利、安全地操作设备。同时考虑教师教授和示范的需要,把学生操作设备和教师教授、示范设备有机融合起来,既要满足学生操作又要方便教师教授和示范。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还有个特点是要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学习时要查询资料,制订学习计划,自主解决问题等,所以在实训室还应配备信息查询设备和资料,比如计算机、无线网络和相关的图书等。

二、加强人员管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服务意识

“双师型”教师实验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服务的质量、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双师型”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一切为教学着想,一切从教学出发,才能真正完成好实验教学任务。建立以课程为基本单位,设立实训室负责人制度,专门负责建设和场地管理。人选从具体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中产生,要求有较强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科研水平。

三、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1.明确实训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树立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做好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的场地、设备、工具等装备工作。努力学习,以提高业务能力。熟悉新购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积极参与实训室建设。验收、保管和维修设备,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安排学生在实训结束后做好卫生清洁工作,设备正常关闭后切断电源,安全巡视并填好实训室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对设备要进行提前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实训室管理制度的全面贯彻执行。

2.耗材及易损件采购及管理

采购由专业工种负责人上报需购清单于教务科,统一由专业负责人协助采购进行采购。有关材料的管理设一总的管理员,所有的账目,钥匙统一保管,出库入库完整记录。中心通过室项目负责人完成场地调整,资产清理、登帐等工作。

3.实训教学管理

由实训教务科统一管理,主要是日常场地设备安排,对于实训相关人员,由教务科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进行约束。教学人员理论实训交叉的,须遵守实训场地使用管理规定,全部或大部分课在实训室的,由各专业负责管理。教务科对项目发展建设把握思路,提出建设性建议。

四、加强实训室环境和安全管理,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实验室环境建设和安全管理关系到实验教学质量、实训室安全等重要问题,在很多国家行业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训室环境建设包括实验室面积、房间安排、照明、用电、温度、湿度、洁净度、通风、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处理等诸多方面问题,要使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需要不断改善实验条件,使之与教学改革相适应;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相适应。实训室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涉及许多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实训室安全管理还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加大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盗等安全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加强实训室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加强实训室安全检查,通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育人环境,为提高、教学水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对实训教学过程的督导和评估

实训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管理好学校实验室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好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年度的教育质量督导评估内容之一,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六、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做好开放实训室的管理1.实训室开放有利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不是上几节实训课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很多的精力。而实训教学一般是几个人一组进行,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操作完成实训的每个环节,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所以开放实训室非常有必要。开放实训室,学生可以自主到实训室探究实训项目,进行技能训练,甚至可以在实训室设计产品,独立解决实训过程碰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训室开放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实训课一般由教师在课室介绍实训内容、原理和步骤后,再带学生到实训室进行实训,实训过程主要是学生观察实训项目现象、记录数据。在实训课上,学生感觉忙忙碌碌,要认识设备,熟悉操作设备,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实训课好像做了很多事,可实际上对实训设备、实训步骤、实训项目原理等都没深入掌握,技能训练也没达到要求。开放实训室,学生可以提前到实训室熟悉实训设备,了解实训的环节,分析实训项目原理,明白实训要达到的目的,为实训课做好准备。实训课后,学生还可以到实训室继续完成自己所不熟悉的实训设备、实训环节,保证实训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实训课的教学质量。通过不断的训练、分析和归纳实训项目,还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液压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液压与气动技术 工学结合 项目教学

长期以来,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都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零距离对接。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高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应用性很强,在机械类的各个专业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专业课中的重点基础课程。这门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企业的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设计液压气动基本回路,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液压与气动系统,诊断和排除液压与气动系统故障等能力。而这些能力又恰恰是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因此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顺利的适应就业岗位工作,我们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这门课程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真实的生产场景或是模拟加工情景中让学生更好的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传递的知识和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认识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就是以企业的工作过程及工作过程中的任务、环境为基础,设计学习性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它强调将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核心能力。

二、工学结合教学内容设计

工学结合的教学设计,就是通过市场调研,职业分析,总结实际工作,由工作实际来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企业情境中学习职业技能,体验企业的工作流程。它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三、工学结合教学实施过程

课程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在“做中学、学中做”。课程教学模式采取“理论教学--仿真教学―实验操作―顶岗实习”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典型液压系统,最终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合格人才的目的。

我们以具体的项目为例。在“项目三锅炉门液压系统的设计”中有一个典型的任务是“锅炉门液压系统设计仿真”。这个任务的描述是“锅炉门的开启和关闭由一个双作用液压缸来控制,双作用液压缸的动作由一个三位四通阀来控制”。任务的下达是设计锅炉门开启和关闭的液压回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对各任务的学习与训练,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通过“咨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完成项目教学。每个项目任务完整的工作过程训练,将会使学生掌握设备液压与气动系统维护维修的技术和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任务的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小组讨论,分析出完成此任务所需要的液压元件有双作用液压缸,三位四通换向阀,液压泵,液压油管等,基本液压回路中能够实现锅炉门的开启和关闭作用的有方向控制回路,绘制出回路图。

第二步,小组成员中推举出一个成员上黑板将自己组中的设计回路图展示出来,由教师和其他小组点评指正。

第三步,回路图修改无误后,利用液压仿真软件仿真回路,验证仿真结果是否与要求的理论结果一致。

第四步,仿真正确后再由学生在实验台上用实物搭接回路,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结果。

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监督指导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校系统学习后,组织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有针对性的采取工学结合,使学生在企业实际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最终实现课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

四、教学效果考核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改变传统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采用“尊重差异,注重过程”的考核评价方法,强调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技能。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是指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课的动手操作情况等等。终结性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仿真考核和实操的考核。通过这种考核形式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考核过程中加强了过程性考核的力度,重视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总之,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合格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宁.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38-40

[2]王倩.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液压传动》课程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4):8-9

上一篇:妆容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培训评估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