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语文教法探索与情感效用

时间:2022-10-16 11:37:31

浅谈职高语文教法探索与情感效用

职业高中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积极性不高,许多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阅读能力低下,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作文干巴苍白,空洞无物,甚至文句不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还是教师教学效率的问题。笔者根据积累的浅薄经验,用以下方法来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1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

反思以往的教学,我们采用的是“先教后学”的模式,总是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差,总是埋怨教学效果不佳,总是忽略了兴趣是最大的动力这个原则,总是在一厢情愿地往学生的脑子里塞知识。在这样的方法指导下,即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也很端正,听课、作业都较为认真,但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简单的灌输知识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来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必须将“先教后学”的模式变为“先学后教”模式。不妨改变一下思路: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先行接触课文自学,尽力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整理疑问,教师帮助解决。每个学生产生的问题各不一样,教师解答的方向也就各不相同,既传授了知识,又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先学后教”区别于传统的预习,它的实质就是最大程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强烈意识。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1.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质疑问难。教会学生提问是关键。首先,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逼迫”学生发问,只要学生敢于提出,就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其次,必须给以方法上的指导。叶圣陶说:“内容方面固然不容忽视,而方法方面尤其应当注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就曾敦促我们教师“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我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二是提问思路和内容。

1.2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主体性的自主能力得到充分张扬的条件下实现的,它一般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由学生组成合作小组,针对课文内容分头收集有关信息,然后讨论、探究,同学答问(每组派代表),将答问集中,若有分歧再进行辩论。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它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情感体验过程。

2 发挥感情效用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职高学生有很强烈的自卑情绪,但他们却在极力地掩饰,玩世不恭,流里流气。这种心态滋生出很多让成年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经常会演变成和教师的对抗,包括学习积极性不强,甚至上课时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要使学生对语文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排除他们的心理干扰,同时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2.1 建立师生感情。每次接手新班之时,笔者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到教室、宿舍及活动场所和学生交流,主动关心学生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可亲可近可信之感。同时少一些教条式的谈话、批评,多一些设身处地的理解,耐心是必要的。

2.2 善于鼓励表扬。职高学生需要的是理解和鼓励,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表扬,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反之,对学生横加批评,当众斥责,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之产生厌学情绪等不良后果。

2.3 陶冶净化学生心灵。职高学生中有很多人已经过多地接触到了社会的阴暗面,他们身上沾染了太多的恶劣习气。语文教学不但可以传授给他们文学知识,更能够通过一篇篇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感人的文章感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运用语文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陶冶净化学生心灵。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课文所包含的感情教育因素,适当发挥,适时引导,会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从事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献身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

2.4 强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发挥教师的人格、才学魅力。任何人都有追求进步的愿望,职高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更会对责任心强、专业基础扎实的教师产生崇拜心理,这是一个拉近师生距离的绝好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强化个人素质,用知识和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上一篇: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下一篇:如何使地理课堂教学走向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