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节目内容创作策略

时间:2022-10-16 09:59:44

新媒体环境下节目内容创作策略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电视媒体的联姻催生了手机视频、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型媒介形态。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新生电视媒介形态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媒体内容创作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 受众;分众传播;互动

一、大融合时代下的新媒体发展趋势

数字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多种带有强烈个性的数媒介形态,如网络思品、移动电视、手机视频、楼宇电视等。这是一次由于技术进步和客户需求驱动带来的深层次变革,是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单向传播的一个挑战。新兴媒体并不是取代传统的电视媒体,而是在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在相互竞争中形成媒体互补性的融合。虽然传统媒体在近期、中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新媒体取代不了,但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会大大的超越传统媒体。

二、新型媒介形态的特征分析

与传统媒介形态相比,新型媒介形态主要有高清电视、3D电视、网络视频、车载电视、手机视频、楼宇电视等。高清电视是未来家庭客厅观赏追求的极点,大屏幕高分辨率,色彩逼真,拥有环绕立体声,在画面表现和声音效果上处于绝对优势。网络视频是利用宽带网基础设施,采用硬盘储存用户喜爱的不同类别的节目,以电脑、电视和其他终端为显示设备,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综合交互型数字媒体服务,用户可以点播和收藏自己喜爱的节目,具备数字化、双向化和智能化特点,成为新闻、视频、信息、互动中心。楼宇电视是指安装在商业楼宇、高档住宅、办公大楼、餐厅、酒吧等场所的广告媒体,主要播出商业广告片、娱乐信息、社会公益宣传片等内容,不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权。目标受众十分明确,主要为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商界人士和白领阶层。

三、新型媒介形态内容创作策略

3G的普及4G的到来,为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沃土。新生代用户群体出现年轻化、上网时间长、受教育程度高、更容易接受新技术和新型终端等特点,个性化、差异成为消费的重点。因此,新型媒体的内容创作除了要考虑不同新型媒介形态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外,还要考虑受众欣赏的环境、受众的类型、欣赏的时间、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独立还是与人分享以及接收的设备等因素,根据媒体自身的特性选择最能发挥媒体优势的表现内容。

(一)高清及3D电视节目创作策略

随着制作技术、高清电视机、3D电视机及网络带宽的迅猛发展,高清视频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3D影视也以迅猛之势快速占领受众市场。尤其是大尺寸、高性能带有3D功能的高清终端的普及,为高清电视及3D电视信号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内容制作上,为了更加凸显高清及3D的优势,应侧重于电影、体育赛事、科幻动作片、纪录片等大场面多视角的画面内容,让用户充分获得视听上的。

(二)网络视频内容创作策略

家庭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网络视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电视节目创作要改变传统电视节目制作的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突出时效性,以最快的制作速度、第一时间向用户传递最新、最真实、权威的信息。利用网络视频的非线性、实时性和可点播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可将现有的电视节目内容进行分类、切割、重组,这样既可以节约制作成本,又可获得较高的观众认可度。

(三)手机视频内容创作策略

手机电视节目应以简短的娱乐和商务内容为主,时间控制在3-5分钟。娱乐内容可以短剧、音乐剧、电影经典片段或音乐MTV等,内容尽可能贴近百姓生活,三五分钟一个精彩剧集,贯穿始终的草根主角,幽默真情一并奉献,以动作推动情节发展,减少对白,最大程度降低剧集对媒体音效的要求。商务内容应选取商务、白领人士所需要的最新、最快的财经、股票、时尚、娱乐为主,充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画面要尽可能的简洁大方,画面颜色要艳丽,重视声音的质量和对画面的补充。

(四)车载电视节目创作策略

对于车内环境较嘈杂的市内公交车,由于乘客间互相遮挡,无法观看画面,节目制作应以声音为主,画面为辅。内容应定位在体育比赛、新闻时事等资讯,娱乐以电视喜剧为主,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根据节目时间适当穿插重要时政新闻、服务性信息和娱乐休闲信息。对于出租车、火车或长途汽车上播出的电视节目,内容的创作突出地方特色,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示某一地方的文化历史、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使旅客在旅途中也能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五)楼宇电视内容创作策略

楼宇电视的节目内容大多是广告,节目内容应富含艺术特色,向专业性、精品化发展,减少重复,提高观众的兴趣,突出震撼性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强悍冲击力。这样,观众才能对播出的广告内容印象深刻,才有利于达到广告商的目的,比如为同一产品设计一系列艺术化的广告短片,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加深了对广告产品的印象。由于楼宇电视所处环境人流量较大,是商户所青睐的高效广告媒体。但是,在兼顾商业广告的同时,楼宇电视也应发挥其社会教育和社会传播的功能,可多播放一些公益视频,传播正能量。

四、结语

新型媒介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互构有着极其深刻复杂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人文背景。在新媒体时代,终端用户对于消费内容将具有更多的控制力,单一渠道影响所有观众的可能性降低。下一代新型媒介对原创内容需求的增多,需要整合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务,通过开放、竞争、合作达到共赢,实现媒体资产增值和再利用。媒体制作部门应顺应潮流,改变经营观念,聚集社会、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开放技术系统,按照市场和用户实际的需求,共同开发具有特色和针对性的媒体资源,尽快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更大的视角和更远的策略,实现节目渠道多样化,向内容集成商发展,节约节目制作成本,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增值服务,满足电视传播途径多元化对海量节目内容的要求,带动新媒体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潇,李法宝,宋素红.电视影像传播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9.

[2][美]帕夫利克(Pavlik,J.V)著;周勇,张平铎,景刚译.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3]刘德群.解析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的发展.青年文学家[J].2012.13.

作者简介:

柴艳霞,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媒体。

刘宁,河北传媒学院影视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上一篇:浅谈光纤通信在奎屯电网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前... 下一篇:政府的业务整合对电子政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