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物流产业的战略思考

时间:2022-10-16 09:46:56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物流产业的战略思考

摘要: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产业重新定位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阶段,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业的重要部分,其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什么要发展物流产业、物流产业的现状以及如何实现物流的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参考。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development,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re-position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er services, its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industr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The paper analyzes why th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eeds to develop logistics industr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how to develop logistics industry; I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关键词: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产业;对策措施

Key words: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logistics industry;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007-03

0 引言

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的服务业的重要部分,对现代制造业、商贸业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自身发展直接关系到其他产业的结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升。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城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企业自身的产业调整和升级,还需要依靠的物流产业提供的服务,以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作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开发区),能否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能否在全国各类开发区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物流产业发展的进程。

1 武汉开发区发展概况

武汉开发区是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以来区内先后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国家电动汽车研发产业化及示范运营基地、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国家级生态工业园。2000年以来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到目前,开发区吸引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在开发区投资。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已基本建成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电子信息、电气机械、造纸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多元产业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工业新区,成为武汉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 武汉开发区发展物流产业的必要性

2.1 开发区内的制造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物流业的支持 制造业是武汉开发区的主体产业和支柱产业。根据统计数据分析,2012年,武汉开发区实现制造业总产值约2020亿元,增长20%。但是与国外制造业的发展相比,武汉开发区的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制造业物流,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充分发挥物流业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才能保障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开发区内的制造业和商贸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物流业的支撑 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仅需要企业自身业务的发展,还需要物流业的支撑,据调查显示,中国的商品90%以上的时间处于仓储、运输、搬运、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如何有效的缩短物流时间,以应对当今以速度为竞争的环境,是制造业和商贸业必须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与物流业对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充分利用他们的业务网络、运作设施和管理能力,提高运行效率和效益,而自己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在核心业务上,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 武汉开发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3.1 物流产业概况 武汉开发区所依托的母城武汉在“建设全国重要物流中心”的战略部署下,积极制定了《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现代物流产业确定为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的支柱产业,集中各方面的资源大力扶持。在武汉市物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武汉开发区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初见成效。

3.1.1 物流业规模有所扩大 “十一五”期间,武汉开发区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与质量大大提高,物流资源与服务整合能力有所加强。目前,武汉开发区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发展基金,扶持服务业项目的发展,其中就包括物流这个生产业,武汉开发区服务业占GDP比重从“十五”末的5.2%已经提升到8.3%。

3.1.2 物流企业有所增加 随着武汉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抢滩武汉开发区,目前在武汉开发区经济发展局登记的物流企业达70余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专门服务于武汉开发区汽车产业链的捷富凯鸿泰武汉物流有限公司、本田物流株式会社、武汉东本储运有限公司和日通商事(武汉)仓储有限公司。另外,还有隶属于武汉塑料工业集团的武塑物流公司;在配送方面较有影响的武汉市共速达物流有限公司和武汉中铁伊通物流有限公司;中国内地知名的中邮物流武汉分公司、中外运-日新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等,还有海尔物流、锦龙物流这种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专业物流公司。

3.1.3 物流设施有所增强,物流园区不断完善 武汉开发区地处武汉城区西南,具有武汉其他地区发展物流产业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相应的物流设施和物流园区都有所完善。目前,区内已形成以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为骨干的道路网络。另外,部分道路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中,比如,地铁三号线已开工建设,四号线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军山第一大道、车城大道等顺利推进,年吞吐量为13.9万辆的军山商品汽车滚装码头正在建设中。

根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布局, 将在军山建设开发区现代物流中心。2011年,位于武汉开发区的华中电子商务园沌口总部基地正式动工兴建。园区建成后将重点引进以电子商务企业,除自建品牌运营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和培训中心外,还将引进知名网络企业如阿里巴巴、当当、百度等,并提供网银、物流等增值服务。

3.1.4 物流运营方式有所创新 武汉开发区打破一般商贸、传统运输为主的物流格局,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物流服务体系。2008年以武汉东本储运有限公司、捷富凯鸿泰物流有限公司为主的汽车物流供应链管理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具备了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的运输和配送等物流功能。

3.2 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武汉开发区物流业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并未充分发挥出物流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的制约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目前武汉开发区的物流企业规模小,缺少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物流产业现代化程度低,还停留在传统物流上,无法满足开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与许多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相比,武汉开发区物流产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①武汉开发区内的多数物流企业还处于企业寿命周期的幼儿期,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武汉开发区的物流企业多数规模较小,多为传统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物流服务单一,仅处于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服务环节,专业化程度不高,效率低,在物流供应链现代化服务管理还不完善,物流管理技术创新不够,无法提供综合性、现代化的物流服务,整体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从而造成物流企业无法提供先进制造业和商贸业所需要的物流服务,甚至会给有需求的企业带来连带风险。物流企业中,各种运输车辆、集装箱车辆、厢式车和各种专用车辆比重较小。各类仓库中,立体仓库、高层货架仓库和各种专用仓库等数量少;另外,多式联运的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武汉开发区的现代物流业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②武汉开发区缺乏科学合理的数据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武汉开发区并未将全区的物流业纳入常规的统计范畴,对物流业的统计调查数据不精确,无法真实的反映一定时期内物流业的发展情况,而且没有定期做好物流业的统计信息的工作。③武汉开发区物流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中心地区的要求。武汉开发区物流业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不同方式之间的政策、法规、标准不衔接,部门之间难以有效配合和协调,造成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物流产业规划滞后等种种问题,导致开发区内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不足。

4 武汉开发区物流产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武汉开发区应调整思路,迅速将现代物流业定位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体建议如下:

4.1 立足现实,制定武汉开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物流业的基本思路和功能定位 物流滞后已成为制约武汉开发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因素,并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武汉开发区主管部门可根据武汉市“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开发区内产业特色,制定出符合开发区实际发展需要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运用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对未来物流需求的预测,对武汉开发区内的物流中心布局、物流场点布局以及物流设施设备配置等物流节点做出合理规划,对物流信息平台以及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做出规划意见。

4.2 迅速将武汉开发区的物流业纳入常规统计范畴,逐步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 可由指定部门牵头,依照《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和《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组织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完善物流产业专项统计体系,做好物流产业市场调研和专项统计工作。做好物流产业的统计信息工作,定期公布物流资源、物流优势以及发展前景指数,促进物流统计信息交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政府决策和行业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4.3 着力打造“生产物流外包”工程,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 武汉开发区是汽车、电子电器等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地,拥有神龙、东风本田、东风自主品牌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近20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和30多家汽车研发机构,以及唯冠科技、冠捷电子、名幸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电器企业。汽车产业、电子电器产业具有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能量强的特征,为整车、整机制造商提供零部件的各供应商数量众多,需要大量为制造业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因此,应依托武汉开发区先进制造业良好的产业基础,着力打造“生产物流外包”工程,加大现代物流的宣传力度,使现代物流意识深入到先进制造业中,引导先进制造企业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剥离低效物流部门及设施,搭建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合互动交流平台,促进物流业务分离外包,实现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4 调整经营策略,拓宽服务领域,大量培育综合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经验证明,只有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占全社会物流50%以上,物流产业才能真正形成。日本和美国已达80%和75%,而我们国家的份额仅18%。目前,武汉开发区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数量少、且流于形式,为了使物流产业真正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区要鼓励跨地区、跨行业以及多种经济成分的物流资源重组,支持物流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逐步实现由“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化。另外,针对开发区目前物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可以考虑支持物流企业通过兼并、参股、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增强发展能力和后劲。

4.5 制定相应的政策及金融优惠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由于物流产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报慢,但综合效益高的特殊行业。从国外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的经验看,物流业的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必要的鼓励和支持。政府应在规划用地、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良好的政策。

①实施优惠的土地政策。鼓励实施土地使用税优惠和补贴政策,对物流企业的土地使用税参照工业企业土地使用税征收及补贴办法实施。比如,建立重大物流招商项目用地优惠和专项工作机制,对于入驻武汉开发区的重点物流项目或是进入规划的物流园区(中心)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可参照工业用地价格进行优惠。②制定合理的税收和财政优惠政策。武汉开发区税务部门应针对物流产业不同的业态性质提出合理的、有利于物流产业持续和稳定发展的税目及税率。制定适合开发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物流企业给予支持。对于物流企业租赁制造企业的仓储等闲置物流设施,其租赁支出按税法规定予以税前扣除。出台物流业用电、用水支持政策,建议重点物流企业用电、用水价格,按普通工业用电、用水价格执行。使用大型冷藏、冷冻和冷链加工设备的重点物流企业的用电,按大工业用电给予保障。对投资规模较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可通过投资、财政补贴等方式参与建设。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杠杆调节作用,对重点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的重点物流企业,要积极提供信贷资金支持,降低物流企业投融资成本。制定鼓励企业物流外包的财政扶持政策。③制定多式联运发展政策。支持物流企业建设先进、高效的多式联运中转设施与设备,鼓励物流企业投资购买标准集装箱拖车;支持生产企业、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使用集装单元设备,推进物流标准化。④制定合理的准入制度。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竞争行为,垫高进入门槛,防止低水平的重复。

4.6 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构建现代物流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武汉开发区要加快军山出口加工物流园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强物流园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善保税仓库的职能,拓展新的经营空间,形成湖北省加工贸易集聚区、中部国际物流集散地。加快一般仓库的建设,降低企业的仓储费用,满足生产一般货物的企业需求。

4.7 强化人才战略,强化研究协作,创新管理理念,支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为了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管理理念需要创新。管理方法上,可以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强与国际现代物流企业的研究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为武汉开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出谋划策。另外,依托武汉现有的研究机构,加强现代物流的基础性研究、战略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结合物流产业瓶颈和企业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

在人才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武汉开发区母城武汉所具备的科研资源和教育资源构建物流专家储备体系。积极引进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按照国际同等待遇,引进物流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现代物流优秀人才,提高物流业的供应链能力。

参考文献:

[1]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B].2012.

[2]罗长刚,阮震.武汉开发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0(3):131-140.

[3]秦远建,罗娅萍.试论开发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J].商场现代化,2008(1):27-28.

[4]王锡建.国家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产业经营模式的实证分析[J].物流技术,2008(10):54-58.

[5]孙春梅.武汉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6]武汉开发区研发中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定位研究[J].武汉学刊,2007(4):12-15.

[7]http://.cn/.

上一篇:低碳钢焊缝保护剂焊接性的研究 下一篇:工程管理专业“产学研用”信息化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