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众文化背景下中国动画的发展

时间:2022-10-16 09:36:50

浅谈大众文化背景下中国动画的发展

摘要:国产动画作为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正在逐步向大众的审美靠拢。大众文化带来的审美观念对中国传统动画电影展现的精英艺术有着强烈的冲击力。国产动画电影不论是作为高雅艺术而存在,还是作为世俗的大众文化产物,都不应拘泥于某种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盲目追求商业性或者艺术性都不利于其长远发展。中国传统的精英艺术要与大众文化进行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发展,来满足不同生活阶层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大众文化 中国学派 动画

一、概念

“大众文化”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伴随着大众社会来临而产生的文化类型。是技术社会批量生产的、文化工业的产物。也可以将“大众文化”一般概括为,以大众媒介为手段、符合商品经济规律、能够使大众获得日常愉悦的诸种文化形式,如通俗读物、报刊、流行歌曲、电影、电视剧以及广告等新的大众传播方式。换句话说,是提供技术力量通过传播媒介的方式而展现出的工业化模式的文化形式。

中国动画在早期被称为“美术片”。美术片主要运用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的形像(人动物或其他物体)来表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一门综合艺术。美术电影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早期的中国动画,故事题材常常是神话、童话、传说等幻想性内容,而且一部美术片往往说明某种思想或者某个哲理。作品的寓意应该深入浅出、以小见大、寓教育于艺术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特别是2001前后,FLASH软件开始在中国的动画市场风行。这个由美国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一款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作为交互式动画设计工具,可以将音乐、声效和可动的画面方便地融合在一起,以制作出高品质的动态效果,造就了一种新的动画形式―FLASH动画。短短几年时间,FLASH动画就从网络迅速推广到影视媒介,其发展速度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中国动画从早期的少数艺术家创作而完成,到如今通过个人电脑、数位板等电子设备就能由一个小团队完成,并且观看的方式也由原来的胶片放映到电脑、手机等设备。这就说明大众文化是这个时代的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动画的前景是美好的。

二、工业化挑战着中国动画的发展

现在提到动画,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日本流行的动漫产业,或者欧美的动画大片,中国动画也曾经在历史舞台上举足重轻。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对抗美国与日本动画片的强行入侵,中国动画家们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适合自己民族的动画创作道路。在中国动画的发展轨迹中,动画家们特别重视于对民族文化的探索与借鉴。从传统绘画、壁画、年画、雕刻、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各个艺术领域汲取丰富的养料,逐渐形成了一种艺术风格,被称为动画中的“中国学派”。1958年推出的《猪八戒吃西瓜》是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采用民间传统技艺制作,来源于皮影戏和窗花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视觉风格。如今,动画电影艺术随着高科技技术的高度发展获得了空前的传播能力。动画作为传播的媒介之一,将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由此导致的工业化带来的大众文化正挑战着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风格和其中所包含的中国传统精英文化。动画电影的发展受人类的文化的影响,同时又体现和传承了人类的文化趋势与大众的审美思维。在当前的大众文化背景下,大众审美趋向或者大众价值观对传统审美思维和精英思想产生了空前的震动,这也导致了动画电影作为集传统与现代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在本质上更容易被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动画电影的价值目标中所包含的人文文化形态受到大众的关注。

三、过分强调艺术性,忽视商业性

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动画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动画辉煌基本停留在“中国学派”时期,20世纪80年代,除了借鉴传统艺术特征外,还重视多元化发展。《三个和尚》故事取材于中国民间谚语,通过幽默讽刺的手法以古喻今,采用了漫画式的绘画风格,而在背景以及动作设计上又利用了写意、象征的风格。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对传统艺术有所突破。首先,艺术性和商业性是动画片的两大重要属性,“中国学派”从本质上来看大多属于“艺术片”的范畴,可以充分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很浓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但作为普通观众只有少数能产生共鸣,这一点缩小了受众面,让中国动画进入瓶颈期。其次,中国动画影片曾长期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内,它们的制作发行基本上都遵照政府的指令和计划,这使得当时的动画制作者缺乏对影片商业性的考虑。其后我国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艺术创作逐步走向市场。同时,新奇的国外动画涌入立马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儿童的目光。由于过分强调艺术性,忽视商业性,使得中国动画影片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缺乏时代主流精神和大众文化的中国动画影片于此举步艰难。

四、动画缺乏现实题材,忽略现实观照

细察“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大多都是取材于民间故事或者神话故事。故事的背景大部分都发生在古代,鲜有精彩的现代题材作品。虽然我们经常提到“古为今用”,中国的艺术作品都可以从民间故事或者神话故事中话汲取营养,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留下的都是经典。但是仅仅停留在对原作还原的基础上,而看不到鲜活的现实生活与主流思想,那么,大众文化的缺失问题就凸显出来。如果在选择古代传统题材的同时,能融入当前时代大众文化,即融入现实观照,观众更能接受,也更能够发扬光大。

日本的动漫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动漫产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它又非常强的针对性,有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动画,它的受众群体广泛,使得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传播。这一点是与大众文化的通俗性紧密结合的,只有这样为大众所接受,才能在现代社会不断滋生、成长。日本动画作品,大多风格幽默诙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题材新颖,节奏紧凑,贴近当下大众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心态,往往给大众带来很大的娱乐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文化,是文化工业的产物。人们在消费大众文化时因其具有意义、认同感和快乐而被消费。这就为迅速传播提供了可能。

五、大众文化背景下中国动画的繁荣之路

本雅明认为,20世纪的文学艺术进入机械复制和影像大发展的时代。工业的发展与技术的革新,产生大量复制品,以汹涌之势进入大众视野。动画作为影像艺术的一种,对视觉、听觉的感性刺激较强,富于娱乐性,更多的变成轻松的消遣。大众文化走向世俗,走向商品化、娱乐化、欲望化和享乐化。中国早期的国产动画被认为是完全的文化艺术事业,不具备商品的基本特征,这样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产动画的发展,好莱坞动画电影作为成熟的商业化的体系,每年除了大量的商业作品之外同样会出现少数经典的艺术作品,所以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商业化与艺术的发展之间并不矛盾。商业化不等于完全排斥中国传统精英式的动画艺术形式。把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纳入动画电影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之中,在保护、支持和传承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的同时推进产业化进程,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繁荣之路。(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哲,李晓百.论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J].电影文学,2013,(01).

[2]朱幼华. 亟需大众文化的中国动画[J].艺海,2010,(05).

[3]吴愿. 浅谈大众文化对艺术的影响[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4]王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冯文,孙立军.动画艺术概论[M].海洋出版社,2007.

上一篇:别样的巴西荣耀 下一篇:从“假模仿”谈数学课堂教学的“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