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分析探讨

时间:2022-10-16 09:10:11

浅谈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348-01

【摘要】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和脂类代谢障碍。本文报道病毒性肝炎患者和对照人群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血液流变学; 血脂;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18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我市传染病医院2005年8月~2007年1月间住院而未行治疗患者,男125例,女64例,年龄18岁~70岁,平均40岁。其中急性期患者24例,慢性期轻度患者45例,中度患者40例,重度患者32例,肝炎后肝硬化37例,重症肝炎11例。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55例,为无慢性病史,不吸烟、不饮酒、不肥胖、不服药、避开妇女月经期的健康人群,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9岁~57岁,平均36岁。

1.2 主要仪器:北京普利生公司LBY-N6型血液流变测试仪及配套试剂,罗氏MODULA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3 方法

1.3.1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取空腹静脉血4ml于肝素钠抗凝管,充分混匀,测定低切(10s-1)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取空腹静脉血2ml于EDTA-K2抗凝管,充分混匀,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取空腹静脉血1.6ml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测定血沉(ESR);仪器自动计算血沉方程K值(Kesr)、红细胞聚集指数(ER)、红细胞电泳指数(EE)。

1.3.2 血脂测定:取空腹静脉血2ml于真空管中分离血清,用GPO-POD酶法测定甘油三脂(TG)、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直接一步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所有操作按说明书由专人完成。试剂盒在有效期内使用。

1.4 统计学处理:检测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各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部分血脂指标测定结果。

(1)对照组与各肝病组间比较:对照组ηb、ηP、ER、EE均低于肝炎各组(P

(2)各肝病组间比较:肝硬化组和重症肝炎组ηb、ESR、Kesr、ER、TC、LDL-C与急性肝炎组和慢性肝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 论

本组数据显示,各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ηb、ηp、RE、EE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 梁先念,姚莉琴.33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2):299~302.

[3] 郝之学主编.血拴与抗血栓酶.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94~98.

[4] 杨 燕,王 凯,韩利岩,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5,19(1);61~63.

[5] 万 红,唐艳萍,刘 琳,等.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研究.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1):45~46.

[6] 张秀琼.肝硬化骨髓细胞超微结构研究.临床肝胆杂志,1993,9(1):21.

[7] 郑春梅,龙 尧,邓巧娟,等.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情和预后关系的探讨.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22(2):120~123.

作者单位: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传染病医院

上一篇:中重度烧伤患者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 下一篇:有关婴幼儿保健工作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