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时间:2022-10-16 08:55:58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番茄的农艺性状,增加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可以显著提高单株坐果数和坐果率,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单果重,从而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T4、T3、T1、T2处理的产量分别比ck处理增14 208.0、11 488.5、8 062.5 和7 882.5kg/hm2,增产率达20.1%、16.3%、11.4%、11.2%。番茄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番茄;效果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62-02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种可完全溶于水的微量元素肥料,养分更易被作物吸收,且吸收利用率相对较高,可应用于喷施、喷灌、滴灌,实现水肥一体化,省水、省肥、省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作物生长中作为大量元素肥料的重要补充,含有锌、硼等微量元素,对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在农业生产别是蔬菜作物上应用广泛。为进一步了解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笔者于2012年进行了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研究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洪泽镇东双沟镇蔬菜园区,主要土壤类型为粘黄土,供试番茄品种为合作906,3月20日定植。土壤养分状况如下:有机质3.44%,碱解氮163mg/kg,全氮0.202%,有效磷21.5mg/kg,有效钾184mg/kg,缓效钾569mg/kg,pH5.90。

1.2 供试肥料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执行标准:NY1428-2010。N+P2O5+K2O≥25%;中微量元素Ca+Mg+Si+S+Cu+Zn+Mn+B+Mo≥15%。

1.3 试验方法 试验区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小区随机排列。对照处理(ck):定苗5~7d后、花芽出现后、成果期均喷施清水;T1:定苗5~7d后、花芽出现后均喷施水溶肥料,成果期喷施等量清水;T2:定苗5~7d后喷施水溶肥料、花芽出现后喷施等量清水,成果期喷施水溶肥料;T3:定苗5~7d后喷施等量清水,花芽出现后、成果期均喷施水溶肥料;T4:定苗5~7d后、花芽出现后、成果期均喷施水溶肥料。用水量:定苗5~7d后30L/667m2,花芽出现后50L/667m2,成果期50L/667m2。各处理中,水溶肥料喷施浓度均为500倍液。

1.4 样品分析方法 土壤有机质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碱解N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测定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测定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番茄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与对照处理相比可以显著改善番茄的农艺性状。株高与茎粗均是T4>T1>T2>T3>ck处理,T4处理植株比ck高11.9cm,粗0.34cm,T1、T2、T3、T4处理株高、茎粗与ck处理差异显著。

3 结论

(1)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番茄的农艺性状。在株高与茎粗方面,T4>T1>T2>T3>ck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单株坐果数和坐果率,T4、T3、T2、T1分别比ck单株坐果数增3.3个、2.4个、0.2个和2.3个;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单果重,单果重在145.2~159.6g,成果期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提高番茄单果重。(2)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T4、T3、T1、T2处理的产量分别比ck处理增14 208.0、11 488.5、8 062.5和7 882.5kg/hm2,增产率达20.1%、16.3%、11.4%、11.2%,与ck产量差异均极显著。(3)番茄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经济效益显著。T1、T2、T3、T4处理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60、1∶58、1∶64和1∶63。

参考文献

[1]蔡丽环,蔡瑛,刘俊,等.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09(3):116-117.

[2]金丽华,王桂伶,曹洪凤.番茄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效果研究[J].北京农业,2010(S1):20-23.

[3]韩效钊,陈太平,孔祥云,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J].上海蔬菜,2011(3):74-75.

[4]李高远,程敏敏,孙科.水溶性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13(1):43-45.

[5]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6]孙曦.作物营养与施肥[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责编:施婷婷)

上一篇:3%依维菌素微乳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下一篇:降香黄檀及其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