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干预

时间:2022-10-16 07:55:19

高中语文课堂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干预

摘要:当前高中学校已经普遍开始重视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但在人格教育方面还没有达到普遍重视的程度,尤其是作为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语文课程,必须要在课程中加强对高中生人格的教育,本文从人格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中语文课堂实施人格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高中语文课堂实施人格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希望对我国高中时期学生人格的健全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格教育 干预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也叫做个性,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也带有一定的个人倾向色彩,它是人类内心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高中语文课堂实施人格教育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思想的介入和我国的传统思想产生了一定的摩擦,使我国的青少年思想一度陷入冲突混乱的状态,而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普遍受一些错误教育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人格教育的模糊不清,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道德教育与人格教育混淆

道德教育是按照社会的需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者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多种教育内容,可见道德教育是一个广泛上意义,而且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也只是要教学生做一个好学生,这里所谓的好学生指的就是道德方面,而不是人格方面。人格教育是一种针对性比较强的教育,在现在的高中教育研究中,很多的学者都会把这两者混淆在一起,这将会阻碍人格教育的发展。

(二)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可操作性

在目前我国教育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的时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也只注重学生学习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和策略,甚至有的老师对人格教育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因此更不用提人格教育了。

(三)语文教育本身的问题

目前高中语文课中很多教材内容都不能吸引学生去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也不高,这样就造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差,阅读水平低的问题;而且在目前的教学中还是老师在主导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比较少,教学模式的单一也阻碍着人格教育的发展。

三、高中语文课堂实施人格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建立以语言为渠道学生主动性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出一个健全完美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由当初只注重智力开发的阶段转为目前注重人文教育、个性发展的时代,对人格魅力的塑造开始逐渐清晰。在语文课中,老师要注重传授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内容,比如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唤醒生命的本体意识等等,这些对健全学生的人格教育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确立交互式语文教学模式的理论

交互教学的模式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由于互动对象的不同,交互的内容也变得丰富多样。在高中语文课堂中,交互双方的老师和学生都是独立人格的个体,也是独立语言的主体,双方在平等的位置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在这个相互激发的过程中就有利于健全人格的主体。而且交互教学是在两者独立的情况下进行的交流,学生可以体验到在平等的环境下与他人合作的感觉,对于学生将来走出校园与社会中人士的合作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此外,交互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因为交互教学模式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在这个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机会发现自我并发展自我,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三)高中语文课堂中要注重形成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是对一个结果的评价。人格教育发展评价体系有助于纠正和改进学生一些错误的思想和看法。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中,由于非常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特长兴趣的发展,他们往往只是埋头苦读,被动的接受着老师传授的思想,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这对学生人格的健全是非常不利的。而评价体系的建立,又可以为学生人格的健全提供一个发挥的渠道,每进行一次评价的交流,都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相互交换思想的过程,老师要在此过程中引导整个评价体系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之间即使产生观点的对立,也要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妥协,最终缩小两人之间的分歧,达成共识。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人人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也都可以是被评价的客体,在这个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有助于消除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思想上的不平等观念,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

(四)创设以人为本的课程气氛

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菲尔认为,有道德感染力的课堂是一种合作互助、友爱情深的治疗场所和人格生成的摇篮。可见,拥有一个民主和谐气氛的课堂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由于语文课本身的特点,很多语文课上的问题都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只要学生说的有理有据,就可以是一个准确的答案,因此老师如果要形成一个以人为本的课堂气氛,就必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思想,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要勇于采纳正确的看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民主自由的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进而健全学生的人格。

结论

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西方的教育思想将会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我国的教育观念中,这些思想中有精华也会有糟粕,作为学生人格形成关键引导作用的教师,要吸取精华,唾弃糟粕,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人文的学习气氛,高中语文课堂更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价值归宿,在提升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在课堂学习中就为学生奠定最基本的人格品质,从而帮助学生健全自己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宋建通.浅谈语文教育中学生人格的培养[J],福建教学研究

[2]梁晓明等主编.21世纪创新学生健康人格新概念[M].呼和浩特:内蒙古儿童出版社

[3]吴益.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

上一篇:孙悟空被革职之后…… 下一篇:分层次教学在中职英语课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