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可亲可敬

时间:2022-05-30 06:55:49

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可亲可敬

当老师的都知道,当你和学生的关系到了一种学生依赖你又佩服你的时候,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最好,这时候学生的成绩稳定而易于上升。

每个老师都想达到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有些困难。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妨在这些方面作些努力。

我们都道,谁和谁关系好,我们称他们是知音。何为知音,简言之就是彼此知道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要当学生的好朋友,就得先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由此,当老师的,特别是刚到一个新的班级的老师,要经常性的与学生接触,甚至是创造机会与学生接触,比如参加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的主题活动,其他老师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或是主动与班主任老师一起家访,经常性与其它课任老师交流等等,这样既有了了解学生的好机会,更是帮助了其他老师的忙,增进了老师与学生之产的了解,同时又增进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在以后的工作配合中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优秀的班级,首先离不开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

我们不难看到,有的老师,上课铃响了才匆忙走进教室,下课铃响了夹起书本就直奔办公室,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恐怕连同事都觉得此人不可亲近,何况对老师有几分畏惧的学生?也许,这位老师的性格就是孤僻少言,但为了教好书,您总得改变一下自已吧。有人说,我就是这个性格,我也想改变自已,就是不知道如何改变?

我要说,只要有改变的信心和决心,就没有改变不了的。

比如,下课了,放学了,你可以主动参加同学们的打篮球,因为你也喜欢打篮球,何乐不为?你和同学们有很多共同的语言,在一起活动中,不仅让你了解了你的学生,也让你的学生了解了你,这时候,学生会在心理想,经过一起玩,老师并不像课堂上那么严肃。你也可以主动参加同学们的另外的活动,你并不会他们的游戏?这不要紧,让学生也当一会老师,看他们是如何一丝不苟的教会你这个笨学生的,在当学生的过程中,你会收获到什么呢?当老师不容易。更值得你高兴的是,在当学生的过程中,你对你的老师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一定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果他是学困生,对于制定专门针对他的学习提高谋划,你一定心中更有数了,如果他是优生,对于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你一定也是胸有成竹了。

特别是对于一些性格特别的学生,当老师的你就得多花些功夫,因为在第一次或是第二次的接触中,他可能根本不与你接近,他会有意的与你拉开距离,甚至是请假什么的躲开你。这就需要老师您的耐心和决心,你得想信,他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的,你可以先从与他要好的同学那里打开口子,比如主动与这位同学玩,并不经意的问他,怎么某某没与你一起玩?在不经意间了解这位同学的个性,再创造一些轻松的环境与这位同学接触,当老师的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摆一下自已的一些小时候的恶作剧,让同学消除提防,与老师真心对话。

我们都知道,当学生不怕老师,有事主动向老师请教-——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的时候,师生关系已经达到了一个较好的时期。这时候,学生的性格,老师已经基本掌握,老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就可以轻松达到目的。

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师还得注重自身的修养,比如不说脏话,注重仪表,在衣着方面,永远讲求的不是穿名牌,而是得体。在言语方面,多说鼓励性的话,比如一个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老师点名要他发言,虽然他结结巴巴就答对了那么一小点,但当老师的不能说:你怎么就会这一点儿,你上课干什么去了?有的老师是这样说的:你说到了不少,只要你更用心一些,一定会说得全面的!不要以为学生就没有自尊心,你留给了他面了,他是会记着的,他会心存感激。将心比心,我们当学生的时候也是十分要强,很有自尊的。

特别是对一些突发的事件,比如说课堂上学生突然打架,拌嘴,当老师的首先要保持冷静,有理性地解决,如果老师会怒不可遏地喝令学生“滚出去,”,就可能会遇到学生不服从,老师如果去拖拉学生,就可能与学生产生拉锯,下不来台的只会是老师,这时势必课堂大乱,老师的课上不下去,还有一个很不良好的心情。

有经验的老师则不这样,让这些同学站起来回答一个问题,以提问的方式提醒他们:这是在课堂上,不能不守纪律。这样,学生们就会自觉停止战争。老师可以继续上课,在课后,很冷静的情况下处理问题就要恰当得多。

不言而寓,上面的老师,同学们更喜欢后面的这位。

搞好师生关系,说来是增强老师的亲和力。其实最主要的是老师要认识到,要明白,要建立:老师和学生不是绝对服从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伙伴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一致的教学任务。师生之间是协作关系。所以,对你的合伙人,你的伙伴,你作为老师只能是教给学习的方法,要交给社会验收肯定的部分,决定老师成果的部份,还得学生去完成,所以必须尊重你的合伙人。这样,老师的“呼”,才能得到学生的“应”。

尤其是对学困生和优生,如果老师心存私心,对成绩好的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甚至于在优生与学困生有别扭时有意偏向优生,甚至是把优生的无理说成有理,那么老师的威信在学生中就会荡然无存,甚至学生会放弃学习你所任科目。我们要做的是公平、公正并且委婉的教育、引导学生,特别是对成绩好的学生,我们要对他们的错误不放纵; 对学困生,对他们的错误给与正确的引导,这样优生不会娇纵,学困生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不会有心理阴影,自然亲近老师,老师知道了学生的性格,引导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有基础。

上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感 下一篇:孙悟空被革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