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职业经理”的企业管理理念

时间:2022-10-16 07:31:02

“第一职业经理”的企业管理理念

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是身价超过10亿的“天价CEO”,被业界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1990年到美国读书的唐骏,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成了三家公司的老板,手下有着几十名员工,一年有几十万美元的利润,但唐骏仍然选择放弃老板的身份,到微软去打工,并且从此走上了辉煌的职业经理生涯。本文谈的是通过唐骏日记整理出来的、在微软期间所感悟到的管理理念。

形成企业架构

1994年的某一天,唐骏到应微软之邀,到西雅图微软总部参加了面试。他发现自己还根本没有摸到管理的门道。更何况,企业要做大和做强,管理很重要,却不是全部,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唐骏发现原来自己说了算的那种面试方法并不好。因为老板一个人拍板,会导致对员工选择的取向趋向一致,导致公司里充满了一种类型的人,这样对以后的工作很不利;其次,员工进入公司是要和团队里的其他员工一起合作的,那么在这位员工进入团队之初,就把选择的权力交给这个团队的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票否决的权力。这样的结果,就能把团队不能合作的隐患在一开始就消除掉,保证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相互喜欢的。而拥有否决权的员工,也会因为有了参与感,而加深对团队的感情;最后,被面试的过程也是面试别人的一种经历,一个人被部门里的七八个人面试的同时,也在观察着未来的同事,从同事们问的问题、行为举止上判断自己对这家公司和这个部门的感受。这也是给被面试者一个更多了解公司和公司文化的机会,减少因为缺乏了解而在将来产生误会和摩擦的机会。

在唐骏看来,国内很多企业和他当年创业时的情形一样,非常迷信个人魅力,但实际上个人魅力可以管理企业的最大上限也就是 200~300名员工。当公司变大的时候,个人魅力不能笼罩公司所有的员工,公司一下子便走了下坡路。所以必须通过架构式的管理,企业才能有可扩展性。中国的民营企业做不大,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其中的奥秘就是企业架构的缺失。

让员工感到被重视

在微软(中国)公司,唐骏给人事部门定了一个条例,任何级别的员工最后都需要唐骏的面试。很多人当时并不理解,但最后通过面试加入微软的员工每个人都觉得自豪,他们会告诉家人朋友同学,他们是被公司总裁面试的。

任何一个加入微软的员工必须经过至少微软六位员工的面试。参加面试的任何一位员工都有否决权。这样除了让那些参加面试的员工有主人翁的良好感觉外,也加大了面试难度。如果参加面试者能通过六位员工的面试,唐骏会做最后的一道防线,经过他面试当场决定是否录用。这种面试体系达到了超过预想的效果。第一,每个微软的员工都会参加面试培训,都会参加新员工的面试,有权决定未来的同事,让每个员工都感觉自己在公司的决策体系中,有所谓的归属感。第二,由于唐骏在最后进入面试决策体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公司重视每个员工。

形成良好的规范体系

管理一个企业的根本之处就是它的企业规范、企业体系,一个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规范体系是难以可持续性发展的。

唐骏刚开始进入微软后,只是做一名普通的软件工程师,不折不扣的小人物。而且经常做错事,搞上边的训斥。唐骏没有后悔。他说对于自己做了决定的事,从来就不会去后悔。当发现有些地方和自己想象不一样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加倍努力去改善它,而不是怨天尤人。

作一名小员工也一样可以学到东西。据他回忆说,刚上班没多久,他所在的部门正在做Windows NT的测试版,几乎每天都会出来一个新版本。有一次唐骏发现当天新出的测试版本系统不够稳定,当时他的直接上级大卫正在出差,而他认为自己的专业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就给几个同事和其他部门的经理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们当天的系统不稳定,建议他们不要用这个版本。

他自己觉得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没想到大卫收到邮件之后大发雷霆,从纽约打电话把唐骏骂了一顿,说他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擅自发这样内容的邮件给同事和其他部门的人,属于越权行为,后果非常严重;第二,唐骏的邮件中用词随意,很不恰当;第三,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没有经过和大卫的沟通讨论,就自己对软件的测试版本下判断,并把结论告诉同事,是非常不正确的行为。

唐骏马上就意识到是自己做错了,大公司之所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是要保证管理上的规范性和严密性。作为公司的一份子,就好像其中的一个零部件,一定要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行事,任何超越制度之外的举动,都有可能引发“软件冲突”,就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西方国家的企业因为有了多年的企业规范,所以员工在这样的企业规范下养成了一种工作方式,加上社会的一些基本的做人规范,形成了职业规范。而在中国普遍存在着缺少职业规范的问题。无论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还是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应该说都缺少了这种职业规范的氛围和环境。

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企业氛围

在唐骏看来,企业文化就是一种企业氛围,企业文化的口号、内容都不重要。好的企业,其内部氛围能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热爱企业,愿意为企业奉献,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

当一个企业处在高速成长期,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发展,共享成功的硕果,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时候,企业的员工都会由衷地表现出对企业的热爱。这个阶段,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对企业都不会显得那么的重要;而当企业进入成熟期,甚至出现危机的时候,除了企业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机制之外,企业文化往往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很多的企业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个性”,这样的“文化”怎么可能延续?一旦老板换掉了,新老板又带来了新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再久,也不可能有企业的文化的。

唐骏认为管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他最后最想告诉现在的年轻人,成功不仅仅只有创业一条路,打工一样可以成功。在美国有很多很好的例子,有些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收入比很多企业家更高,他们在商界地位超然,他们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影响着更多的人。他希望在中国也能产生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队伍。

上一篇:论团队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 下一篇:市场经济下的运输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