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6 06:19:00

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问题研究

摘要:从供应链管理中牛鞭效应的定义入手,通过对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和后果进行分析,并简述消除“牛鞭效应”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供应链;牛鞭效应;库存管理

供应链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系统的客观存在,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到客户需求的产品,通过营销网络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将准确的产品送到用户手中。供应链管理使整个系统成本最小,运作效率最优化,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有效的组织在一起。但是在实际物流活动中由于供应链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而带来了较多不确定性因素,为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企业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给供应链管理尤其是库存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

1.“牛鞭效应”的概念及内涵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中需求变异加速放大的通俗叫法。其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就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因此最源头的供应商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偏差,供应商的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牛鞭效应”最早是由保洁公司在一次尿不湿订货中发现:零售商的销售波动并不明显,但是分销商的订货波动性明显增大。它会造成分销商、零售商的订单和制造商的生产数量远大于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而导致产品库存占用资金链。

2.“牛鞭效应”的危害

供应链结构是产生“牛鞭效应”的根源。简单地说,组成供应链成员个数越多,信息被传递的次数越多,被扭曲的现象也越严重。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2.1生产总成本增加

供应商为了满足客户订单多样化的需求,就需要增加企业库存或者扩大生产规模。由于订单处理不及时导致积压,使编制生产计划难度增加,大量的修订计划导致运输成本和维护成本的增加,进而加大产品的生产成本。

2.2库存成本增加

为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企业还需加大库存。此时必然导致仓储费用的增加。在供应链系统管理中,从产品出厂至其到达商场货架,产品的平均库存时间约为100天。这样必然导致供应链中每个环节都导库存成本的增加。

2.3供应链补给供货期延长

“牛鞭效应”增强了需求变动性,使企业难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容易出现当前生产能力和齑嬗攵┑バ枨笄榭霾黄ヅ洌从而导致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补给供货期延长。

2.4提高了供应链和送货与进货相关的劳动力成本

制造商和供应商送货的劳动力需求以及分销商和零售商进货的劳动力需求都随着订单的剥夺你而波动,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供应链的节点企业都会选择者变动劳动力或保有剩余劳动力,这样会增加劳动力总成本。

3.消除“牛鞭效应”的对策

解决牛鞭效应最好的方法是将这个鞭子缩得越短越好,这样引起的变化也会很小。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可以尽量减少牛鞭效应,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并能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传统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库存都是各自独立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库存目标和策略,上下游企业间缺乏有效信息交流,因此产生了需求信息的扭曲和时滞放大和扭曲,导致供应商无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要解决这一现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3.1VMI库存控制

VMI管理系统是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策略。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的执行情况,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策略。VMI的库存不在由各自企业自行管理,而是作为供需双方共同管理的“第三方库存”。打破传统的先产生订单再进行补货供应模式,以实际的或预测的消费者需求作补货的依据,消除了传统库存管理方法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放大和加工。

3.2建立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供应链节点企业订单自动处理系统、条码技术、EDI平台或电子商务系统,POS系统等集成起来。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跨企业的电子商务贸易,企业能够更好地协调采购、生产、运输、存储等环节。确保企业及时获得有效信息,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率。

3.3第三方物流管理库存

第三方物流系统(TPL)是供应链集成的一种手段。TPL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业务服务能力,把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第三方物流系统起到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第三方物流系统是一种实现物流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它更加强调节省成本,提高生产率。提供的库存管理服务更为经济和可靠,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敏捷性,改善供应链的客户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

3.4规避短缺博弈现象

面临供应不足时,供应商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各下游企业以前的销售情况,以此作为向他们配货的依据,而不要根据他们订货的数量,从而杜绝下游企业企图通过夸大订货量而获得较多配给的心理。惠普公司就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在供不应求时,供应商与销售商共享生产能力、供应能力和库存状况的有关信息,能有效地减轻销售商的忧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们的博弈行为。如果供应商在销售旺季来临之前,帮助销售商做好订货工作,并通过了解到的更加准确的需求信息,他们就能更好地设计生产能力和安排生产进度,以满足产品的需求,从而能有效地降低产生“牛鞭效应”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杨海蔚.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集成工业工程.2002.

[2石小法,张丽清,杨东援.信息对供应链的影响研究.系统工程,2002.

[3]励凌峰,张志刚等.横向并购对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02)

[4]刘锋,贾湖.从第三方物流的特点谈CRM在其中的应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高速公路收费站运营管理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