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防盗措施

时间:2022-10-16 05:28:44

浅谈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防盗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全面和健全,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对于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机电设备在高速公路外场得到了应用。相应的,公路机电外场设备铜芯电缆的偷盗活动也越来越猖獗,不仅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管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过往车辆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对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的被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防盗建议。

关键词:公路机电外场设备隧道供配电防盗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高速公路外场的机电系统是保证高速公路高速、安全、舒适运营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公路营运管理效率,实现现代化交通管理必不可少的措施,通常由监控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供配电系统和照明系统共同组成。随着政府对于高速路行车安全的日益重视,大量的机电设备在高速公路外场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公路机电外场设备铜芯电缆的偷盗活动也越来越严重,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的防盗措施成为相关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

一.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的被盗情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被运用到高速公路外场和隧道内。但是,由于市场上铜的价格较高,加上高速公路周边环境较为特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有利的盗窃条件,近些年来,偷盗电缆的行为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和管理。以我国某地高速公路为例,2010年至今,共发生10余起电缆被盗案件,丢失电缆总长3500多米,并多次伴随通信光缆断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公路监控和通信系统功能的发挥,给过往车辆的安全带来隐患。

外场机电设备由于距离高速公路收费站点较远,也是盗窃活动的多发区域,通信光缆由于没有相应的回收价值,一般不会受到的影响,但是有时也会被盗窃者无意间破坏。隧道供配电的盗窃通常发生在无人看管中、短隧道,隧道中的供配电系统一般只用于隧道内的照明,一旦被破坏,会导致过往车辆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隧道内的实际情况,引发安全事故。

二.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防盗现状

当前的线缆防盗报警设备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被盗前不能提前预警,只是简单地套用了路灯线缆的防盗设计,并没有针对高速公路线路长、人员少、出警时间长等特点进行设计,只是被动地等待盗窃分子得手后,才能根据线缆的断裂情况发出警报,从案发到相关人员感到现场,通常需要30分钟以上,这就使得案件的侦破相当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重视起来,加强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防盗措施的设计和研究,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三.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的防盗措施

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安全运营,一旦电缆或设备遭到破坏,必须在第一时间修复,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同时也存在再次被盗的隐患。因此,对于机电设备被盗情况,应该以预防为主。要对机电设备被盗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其特点进行归纳,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防盗措施,预防盗窃现象的发生。

1.改进中小隧道设备构造

对于外场设备而言,由于受到自身功能的限制,不可能对其位置进行大的调整,也就不可避免其离收费站点过远这个问题。但是对于中小隧道来说,却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隧道的供配电都是通过高压电缆将电力引入隧道口的箱式变压器内,之后通过降压,利用电缆传输至隧道的各个角落,为照明设备服务。如果两个相邻隧道距离较近,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可能会减少变压器的数量,在两个隧道间通过电缆进行电力传输,而这一段电缆则是被盗高发地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加变压器的数量,对高压电缆进行分别引入,减少地面供电电缆的敷设。

2.改变线缆敷设方式

2.1外场设备

当前,公路机电工程中线缆的敷设方式通常采用以下两种:其一是挖开路面,设置混凝土电缆沟,在沟内安装线缆托架,之后在托架上敷设线缆;其二是开挖管道,在沟内埋设钢管,在钢管内敷设线缆,对于转角处或有高差的地方,设置人、手井,对其方向和高差进行调节。这两种方法都缺乏相应的防护措施,一旦被挖开,线缆很容易就会被剪断抽出。根据对被盗案例的分析以及实地施工经验,可以对线缆的敷设方式进行改变。在挖出沟槽后,以细沙铺底,之后放入线缆,使用混凝土将沟槽填平,不再设置托架或钢管,可以大大减少线缆的被盗机率。

2.2隧道设备

如果隧道内指存在照明电缆,其直径相对较细,重量也较轻,可以直接将线缆敷设在隧道顶部的电缆桥架内;如果其线径较粗,重量较大,超出电缆桥架的承受范围,可以将其放置在电缆沟底,之后使用强度较高混凝土对沟槽进行密封,而不再敷设在路侧的线缆托架上。由于线缆的使用寿命都比较长,质量也过硬,在使用期限内一般不用更换,因此并不会妨碍其使用和维护,也不会影响其自身的性能。另一方面,加大了盗窃的难度,盗窃者无法通过割断两点将线缆抽出,从而可以起到防盗的目的。

3.对设备供电方式进行改进

对于能耗较低的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当前飞速发展的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光能等,实现设备的自我供电,尽可能减少外接电缆的敷设,做到盗无可盗,自然就可以减少设备被盗的机率。同时,要合理安置太能能、风机等组件,尽量将其放置在高处或难以触碰的地方,避免其遭到破坏或盗窃。

4.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

要在机电设备和隧道内安装相应的监控设备,对其进行实时监视,一旦发现供电电缆被盗或设备被破坏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报警,通知相关部门,并提供盗窃者的特征,协助公安部门及时抓获罪犯,减少经济的损失。监控系统包括一个监控主机和多个监控终端,监控主机位于高速公路收费站点或相应的停车区,监控终端则安装在外场设备的室外配电箱内。安装完成后,监控终端会不间断发射信号,与监控主机形成联系。如果一定时间内监控主机没有收到监控终端的信号,则表示电缆已经被破坏或断开,系统会立即将报警信号进行上传,并通知附近的管理人员。这种监控方式可以及时发现被盗线路的具体路段,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无法提供盗窃者的体貌特征,局限性较大。

对于较为重要的设备,如隧道的箱式变压器、终端铁塔的跌落保险等,可以在附近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大监控力度,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有人进入监控范围,可以调出录像进行分析,发现可疑情况立即通知巡逻人员,尽可能减少对于设备的破坏。这种监控方式成本相对较高,构造复杂,但是可以实现即时监控,发现盗窃行为还可以为公安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案件的侦破工作。

三.结语

总之,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设备对于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相应的防盗措施建设,保护设备的使用安全,加强巡防、路政和公安的联动,相互配合,严厉打击盗窃行为,为自身的财产安全负责,也为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负责。

参考文献:

[1]郭镇江.公路机电外场设备和隧道供配电防盗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115-120.

[2]杜国明.浅谈高速公路外场机电设备供电电缆防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88-92.

[3]魏伟.高速公路电缆智能监测防盗系统[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9,(7):116-118.

上一篇:控制与管理钢结构工程造价的必要性与有效措施 下一篇: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