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替米沙坦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6 05:22:01

不同剂量替米沙坦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米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mg/日和B组80mg/日。结果:两组经6个月治疗后,LVEF均有明显增加,B组较A组增加更显著(P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替米沙坦 左室射血分数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036

资料与方法

2008年7月~2009年7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7例,治疗前均未服用ACEI及ARB类药物。冠心病38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高血压心脏病14例,心功能为NYHAⅡ~Ⅳ级,临床症状较稳定的患者。分组:根据心衰的程度先行匹配,再按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A组28例,B组29例,随访半年,其中两组中均各有1例因故先后退出该研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分级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方法:A组服用替米沙坦40mg,1次/日,B组服用替米沙坦80mg,1次/日,两组均予以硝酸酯类制剂、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常规治疗,用药期间观察血压、心率、症状、体征及NYHA分级变化,分别测血压、心率、血生化指标变化,以及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的测定采用彩超室固定的超声医师操作。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恢复到1级;②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但未能达到Ⅰ级者;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或有恶化趋势。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后患者血压较治疗前有所下降,B组更明显,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替米沙坦对患者心率、钾离子浓度、肾功能指数无明显影响。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A组显效9例,有效14例;B组显效13例,有效12例。两组总有效率达87.3%。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指标变化:治疗后LVEF、FS、SV均有显著增加,LVEDD、LVESD显著缩小,B组上述指标较A组改变更明显(P

讨 论

心功能不全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血管紧张素(AngⅡ)和醛固酮(ALD)增高,替米沙坦主要与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分激活,减轻心房扩张,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和心房压,最终改善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重构有关。进而推测,其发挥广泛的心脏保护作用。

本试验应用不同剂量的替米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现替米沙坦能够逆转心室重构,大剂量应用作用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显著,说明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大剂量的替米沙坦比常规剂量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更显著,且大剂量服用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说明大剂量应用时,仍然是十分安全的。

参考文献

1 刘正同.实用心血管理体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2-173.

2 周军,贺立群,等.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3:138-140.

上一篇: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 下一篇: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