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建设彰显育人本色

时间:2022-10-16 04:40:33

深化文化建设彰显育人本色

对学校文化建设,有许多说法,我比较认同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的阐述:“学校文化指学校内有关教学活动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这个说法既简洁又易懂。价值观念是隐性的,行为形态是显性的,价值观念决定着行为形态的呈现。

学校的办学有许多共性,但也有不小差异,学校之间的本质差异不是升学率上的差异,也不是硬件设施上的差异,而是学校育人模式的差异,说到底是学校文化之间的差异。升学率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可比性,因为校与校之间生源、占用的教育资源及付出的教育成本是不同的,硬件设施虽具有可比性,但它仅仅是育人的条件而已。再好的硬件设施没有使用好,那么,它仅仅是一种摆设而已,如图书馆、阅览室每所学校都有,藏书量多少并不是本质差异,有没有用、用得怎么样才是根本区别。育人文化的差异既具有可比性,同时又体现学校的内涵,如毕业典礼作为一项常规教育活动各校都组织,但组织过程和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学校是校长致词、学生代表讲话、颁发毕业证书等环节,虽面面俱到,但实效不大。而有的学校则创新文化建设抓手,把毕业典礼看成对每一个学生精神世界的一次升华,看成是感恩教育的有效时机,如每个班级把3年的班集体活动以PPT的形式展示,邀请全体任课教师上台,学生代表给他们送上鲜花。其中,学生代表谈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学生齐唱毕业歌,形成强烈的视觉震撼和情感共鸣,虽然学生离校了,但留下的却是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激和依恋。两种毕业典礼体现出两所学校仪式文化的差异。又如,有的学校育人模式非常单一,仅局限于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或围绕课本知识掌握情况组织的考试。而有的学校则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体现了学校间育人文化的差异。

基于对学校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及重要性的认识,我校确立了深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把构建学校文化与为促进师生发展服务结合起来,与学校特色办学和内涵发展结合起来,与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结合起来,实现文化建设与育人目标的高度统一。重点落实4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师生共同价值观为核心,构建师生精神文化。

一个民族是需要一种精神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的脊梁。民族精神基于人的精神,人的精神的培育要从学生时代开始,特别是作为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初中阶段,尤为重要。

师生共同的价值观体现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上,体现在促进学校发展为己任上,体现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生涯规划上,师生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所优质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

构建师生共同的价值观,重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1.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为人师表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追求。

有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教育,而高尚的师德是一流教师的灵魂。为此,学校把爱和责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榜样的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励、学生评价等途径,实现师德建设成效的最大化。

2.深化校本研修,提升教师育人本领,引领教师实现自身价值。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一流教师的核心,是教师把爱和责任转化为科学育人行为的重要保障。学校通过专家引领、读书反思、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等手段,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有新的思考、新的认识和新的行为,促使教师把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变成现实。

3.强化励志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追寻理想,磨炼意志。

有人说,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中智商很重要,但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个人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是情商的重要内容,这些需要从小培养,在中学时代强化。我校的名人专家励志讲座是非常有效的励志手段之一。

4.提炼“舜中学子形象主题词”,引导学生时刻对照,努力追求。

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成长?始终是教育者在思考的话题,也是每一个家长所关心的,更是每一个中学生自己所期待的。学校通过学生、家长、教师层层征集、提炼,最终概括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舜中学子形象主题词,即“健康阳光,文明仁爱,博学善思,自信向上”,并使之成为中学生的成长目标和行为准则。

二、以美化校园环境为抓手,构建校园物态文化。

1.加强校园物态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功能。

环境对人特别对学生影响巨大。为此,我校以校内“园中园”(舜水园,九桂园,百果园)、伟人雕塑、名人名言、艺术长廊、主题浮雕、奥运文化墙、校史陈列室、荣誉墙等作为载体,加大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力度,构建校园物态文化,营造“让花草说话,墙壁出声”的校园育人环境。

2.重视文化熏陶,发挥文化对人的教化功能。

印有“文明——舜中人品牌”字样的校服,已成为校园内独特的文化风景,同时辐射到社会,学校自主设计的校徽,彰显人类文化的传承。

三、以课程文化为重点,构建学校育人文化。

有专家说过,英才教育绝不是把一群天资聪颖的学生集中起来上课,而是要渗透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渗透到每一项教育活动中。

我们认为,现代教育绝非教师在课堂向学生教教材,而是教师(学校)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组织丰富、有效的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个性化成长。所以,教育过程丰富、有效,育人方式立体、多元,也是优质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我校正逐步探索较为完善的多元化育人途径,其中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其中重要方面。

我校的校本课程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种,必修课有微型课(每天15分钟)、书法(七年级每两周一节)、文明礼仪(七年级每两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七、八年级每两周一节)、专题讲座(各年级每学期两次)、单项社会实践活动(每月一次)、阅览室阅读课(七、八年级每两周一节);选修课有学法指导讲座(各学科各年级每月一节)、社团活动课(每周三下午第四节)、学科知识拓展提高课(每周两节)、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两次)、团课(每月两节)。组织形式多元化,有普通班、大班(年级)、小班(小组)、个别化辅导等。

我们积极构建“10+25+10”课堂教学模式(前“10”指学生课内预习,“25”指教师课堂指导,后“10”指课内反思、巩固),并在部分学科和班级中形成,逐步实现从课堂教学向课堂学习与指导的转变。

四、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构建学校评价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评价理念与方法,具体操作上做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校自创办以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几年中,一直在努力探索学生评价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套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一是评价主体多元,让同伴、个体、家长、教师、社区成为评价的参与者。二是评价内容多元,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还对学习态度、习惯等素养进行评定;不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价,还对身心发展状况、审美、个性特长、文明素养、劳动习惯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三是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方式除传统的测试之外,还有交谈、观察、民意测验、成长记录等。

我校多元化评价分为两个层面展开:学生(个体)层面和班级(集体)层面。班级(集体)层面的评比,除常规性的“开门红”竞赛优胜班、五项竞赛优胜班、星级寝室等评比活动外,还开展了校园优胜班和最具魅力班级的评比,制订了《舜水中学班级10项优胜班评价实施办法》。

学生(个体)层面的评比,除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各类积极分子等传统评比项目外,还有A.学年度校园“十路百佳”学生评比:十佳道德标兵、学习标兵、学生干部、小发明家、运动员、小乐手、小歌手、小作家、小画家、小书法家;B.班级“10项最突出学生”评比:最关心集体、最诚实守信、最文明守纪、最全面发展、最热爱劳动、最具有正义感、最宽容大度、最乐于助人、最讲究卫生、最具创新精神的学生;C.各类进步学生评比:学习成绩进步生、学习态度进步生、学习习惯进步生、卫生习惯进步生、文明礼仪进步生等。

在学生发展性评价方面,我校设计的《我的成长轨迹》记载本,全面记载了学生初中3年的成长历程,成为每一个学生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和一笔宝贵财富。

水是生命之源。文化如水,滋润万物,积极、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深刻影响并有效促进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理应进一步深化和不断创新。

上一篇:也许明天 第1期 下一篇:曲美他嗪片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