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有效管理自身的情绪

时间:2022-10-16 04:16:22

幼儿教师如何有效管理自身的情绪

“老师,李科与王宏打起来啦!”“老师,张寒抢我的积木。”“老师,刘琪把汤倒在身上了。”……每天,幼儿园都会上演很多“突发事件”,幼儿教师也会接到很多孩子的“报告”,还会看到或经历幼儿的许多“调皮捣蛋”行为,这些让幼儿教师们忙于应付。

幼儿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呢?有人请幼儿教师对职业特征进行描述,耐心、爱心、操心、压力等具有情绪情感特征的词汇达到67%。而幼儿教师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呢?有人总结了幼儿教师在某论坛发帖高频词,分别是苦、烦、怨、怕、痛、悔、想逃。无论是对职业的描述还是对生活状态的体验,幼儿教师身上出现最多的就是“情绪”。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需要热情迎接入园幼儿、悉心抚慰伤心幼儿、尽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积极协调幼儿间的冲突等,这些活动不仅要求教师进行体力与脑力劳动,更需要情绪情感上的付出。幼儿的一个笑容、一句问候、一个拥抱等都能让幼儿教师体验到教师的乐趣和价值。因此,情绪是幼儿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特征。

美国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指出,人们为了满足工作需要而对自身情绪进行的调节管理是一种“情绪劳动”,而幼儿教师又是人们所认定的高情绪劳动职业之一。多样化的情绪是幼儿教师情绪劳动最显著的体现,这些情绪既直接决定了幼儿身心发展,同时也对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幼儿教师还未能关注到自身情绪在教育活动中的意义,不但错失利用情绪引导幼儿发展的契机,还会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伤害,甚至直接导致自身出现情绪枯竭或失控状态,严重影响职业幸福感和专业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懂得如何有效地管理自身情绪。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恰当表达情绪。幼儿教师作为一种情绪化特征明显的职业,教师在工作中有着丰富的情绪体验,她们常常有意无意地借助情绪传递自身的教育意图。我们在幼儿园既能见到教师声嘶力竭地对幼儿“吼叫”的场景,也能目睹教师和风细雨般地与幼儿交流的画面。幼儿教师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和情绪类型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幼儿教师的情绪表达不但是开展活动的有效手段,也是积极师幼关系的基础,还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参照框架。作为幼儿教师来说,需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充分利用温暖的笑容和爱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通过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与探究意识,还可以利用严肃的表情和坚定的语气做好班级常规。

2.有效控制情绪。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待遇相对不高、工作任务繁重,随时关注着幼儿的安全,这直接导致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也很容易产生“坏脾气”。当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出现消极情绪时,她们对幼儿的关注程度就会降低,幼儿的问题得不到教师的响应时,极大地影响教育活动的质量。某些幼儿教师情绪不佳时,还会对幼儿发脾气,把幼儿正常的活泼好动看做是调皮捣蛋、故意找茬,轻则对幼儿恶语相向,重则对幼儿实施体罚,可想而知这会对幼儿产生多么不利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消极情绪,通过不断坚定自身的专业理念和专业伦理,强化自身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念;改变自身对工作生活中一些“问题”的错误认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工作与生活;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从而有效控制自身的消极情绪。

3.合理宣泄情绪。情绪,尤其是消极情绪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需要有效控制自身的消极情绪,但这并不能完全消解教师的消极情绪,过多的控制与长期的压抑反而会导致消极情绪的破话性更强,很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当幼儿教师意识到自己具有较强的消极情绪时,应当给自己的消极情绪找一个出口,通过合理的途径将消极情绪宣泄出来,倾诉、自我释放、音乐放松、运动、外出散心等都是比较可行的消极情绪释放方式。

上一篇:论幼儿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下一篇: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