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目的性教学

时间:2022-10-16 03:44:03

浅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目的性教学

摘 要:教师组织的每一次教学其实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学生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也都是有一定目的指引的,在课业极度紧张的高中学段实施目的性教学,可以缩短学生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可以找到学习的着力点,有了学习和思考的方向,从而构建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目的性;教学

让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绝不做“无头苍蝇”。没有目标的学习,会使学生“大网撒鱼”,事倍功半。高中学习课业紧张,时间短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在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目的性教学无疑可以促进这一目标的形成。

在教育教学中实施每一项教学任务都有一定指向,有教学必须要达到的一个标准和意图,这里的意图就是教学的目的性。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学目的性,有效地进行教学呢?

一、构建目的性教学氛围

进行目的性教学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但真把目标付诸于行动,这一步是很难迈出去的,作为教师不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肯迈出这一步,更应该让学生养成迈出这一步的习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实施目的性教学,教师应该创建目的性教学情境,让学生处于情境之中,对问题进行有目的性的探讨。长期训练,逐步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惯性思维: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就要进行有效的目的性探究活动,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在讲“二氧化硫”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收集一些有关二氧化硫的资料,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问题的探讨活动。

二、教学内容围绕目的性进行设计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虽然在实际的教学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变化因素,但是基本上每一次的课堂教学还是遵循教师的教学设计,所以实施目的性教学首先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围绕目的性进行,如我们的问题设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应该预测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预设,即提出目的性问题。同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搜集能够解决问题的一些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排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知识,保存有益的一些信息知识,进而完成对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讲“盐酸”时,教师可以针对盐酸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问题的设计,并且为这些问题创设一些情境。如,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有关盐酸用途的一些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做一些实验,组织学生观察不同性质的金属分别放在盐酸中产生的一些形象生动的化学反应,并理解掌握浓盐酸和稀盐酸的区别所在。同时,在实验中设计一些问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设定目标是为了实现目标

进行目的性教学是为了给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缩短学生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距离,不管怎样的教学过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在问题提出以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后,下一步就是对问题进行解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地将每一个人的分析情况进行彼此的融合和归纳,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以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以及实验设备,帮助学生做好实验。另外的一种形式就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让学生进行一些竞争性的探究活动。例如,在讲“亚硫酸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辩论赛,一组学生为正方,另一组学生为反方,对亚硫酸钠在生活中的功过进行辩论探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对亚硫酸钠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四、时时检测预期“目的”

教学活动中既使设定了目的性问题,教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我们在实现目的性教学时,学生也难免会遇到种种学习困难,甚至是偏离了学习方向。所以在目的性问题顺利解决以后,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教师有必要对目的性问题给予总结,及时对相关的总结进行有效反馈,让学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例如,在讲“氯气”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性质进行总结和反馈,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之目的。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学科是高中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它同样处于高中学段特殊的环境氛围之中,怎样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目的性问题教学,对于引领学生学习,缩短学生与教学任务间的距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初探 下一篇: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