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体育足球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多向培养

时间:2022-10-16 02:36:05

分析小学体育足球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多向培养

摘要:足球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蹴鞠,随着时代不断演变,依然存在社会中,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浪潮中,世界足球地位逐渐提高。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已日渐显现,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相关技能的提高,"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优化设置体育足球课程,培养学生的多向能力,要让学生自由奔跑、尽情踢球,对足球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好地学习该课程。

关键词:小学;体;足球课程;学生能力;多向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01-01

1.借助足球游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爱玩、好动,喜欢游戏、动画是小学生的显著特征,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也是最能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点。就足球而言,属于一项综合性的体育项目,也是一项有趣的体育项目,令人尽兴的集体活动项目。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足球的比赛细则,足球活动强度远远超出他们具有的认知水平、运动负荷。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以富有趣味性的足球游戏为切入点,有效开展足球运动,并巧妙地把团队协作意识渗透到其中,促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踢足球的乐趣,还能在无形中培养他们更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团结协作能力。就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根据他们活泼、好动的特点,并在体力方面能够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可以开展一些和足球相关的启蒙性活动,比如,"聪明的狐狸"。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合理划分小组,六人划分为两个小组,三人一组,六人同时抢在足球场中央的七个足球,哪个小组先抢到四个足球,该组便获得胜利。如果足球场中央的足球也被抢完,那些"聪明的狐狸"还可以抢对手中阵地中的足球。在此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体育的乐趣,还能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好品质,更好地学习足球课程。

2.开展小型比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强化学生的挑战意识,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已有水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适当引入一些小型的小组竞赛活动,比如,射门比赛、传球比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足球运动具有较大的强度,教师必须全面而客观地分析安全因素,优化设计竞技比赛。就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在学习"脚内侧传球"基本技能后,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比赛活动。

3.利用学生认知特点,优化教学方法

在把足球运动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方位分析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已具备的认知特点,优化调整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优化创设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小学生各方面特点,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在"玩"中获取足球知识,不能再采用"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班级中一些喜欢安静,对足球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足球运动过程中,使这些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足球课程的乐趣,转变已有的观念,逐渐对足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还要注重情感体验,在真实的情景中充分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就教学方法而言,要坚持多样化的原则,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电影等,向学生传授足球知识,不断吸引他们的眼球,保持注意力集中,紧随教师思维,学习足球课程,参与到相关的足球比赛中,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此外,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初始阶段,并不具备较高的理解水平,教师要借助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反复练习足球技能,规范动作,教学内容要新颖,避免学生对足球课程产生厌倦情绪。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融入足球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借助足球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培养更多优秀的品质,拥有健康的心态,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成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体育人才,满足社会市场的客观需求。在此基础上,能够不断提高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确保小学足球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不断促进我国足球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曹海燕.试论小学体育足球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多向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5,20:84.

上一篇: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专田径教改模式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创建和谐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