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指导学生板演应注意的问题与策略

时间:2022-10-16 01:58:16

教师指导学生板演应注意的问题与策略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板演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作为施教者,要注意把握板演的时间、机会,同时要明确板演目的,精选习题,注意课堂纪律组织与未板演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使板演这一手段起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板演;课堂组织;题目选择;效果监测

中图分类号:G632.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047-02

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板演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的一项特殊的学习实践活动。借助学生板演,教师还可发现学生的隐性知识与技能――这也是学生展示自己隐性知识与技能的平台;它也是师生、生生三方之间交流与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数学学习与成果展示的情感需求等。

学生板演的重要性如此,但它在数学课堂上的使用频率及占用时间比却越来越少。一方面,学生板演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与教学任务的繁重形成一对矛盾;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既增加了课堂的信息容量又使学生板演异化成为教师的利用教学设施展示板演效果。这些现象的出现,既与教师对学生板演之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也与对自身所采取措施的局限性没有明确认识有关。例如,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直接演示扮演效果,即是对这些设施的滥用,违背了使用这些设施的初衷。数学课标在“教学建议”之“(七)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板演来说,即是对这一传统教学手段价值的肯定;课标又进一步指出,“其(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换个角度理解,对于学生板演来说,其使用效果也不是现代信息技术所可以完全替代的。一句话,在应该由学生板演的环节,却使用了教育技术,即是以机器演示代替了学生的成长、感受与经历。同样道理,学生口述,教师替其书写的做法,则是教师以自己的劳动替代了学生的数学实践体验,其做法的不当之处是非常明显的。

这种不当,尤其表现在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情感的打击上。事实上,板演虽有占用课堂时间较长的缺点却是学生数学学习之必需,就如学生的成长必须经历一定的时间一样。这种必需表现在,板演为那些好奇心大、好胜心强的同学,尤其是那些自我表现欲望与解决问题的欲望比较强烈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同时也为那些害羞、胆小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数学勇气和自信心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对数学学科情感的浓厚,其作用是潜移默化而久远的。同时,学生板演之后,来自于教师的肯定性讲评会极大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其学习自信心;来自于教师的对改正错误的指引和鼓励,会是对学生学习挫折的一种安慰和思维修正,也符合学生此时此地的情感需求,进而激发其上进心。但学生板演环节的萎缩,对学生的这种兴趣培养、信心肯定和情感需求所起的作用是消极的。这种消极影响,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板演的重要性。

但现实的问题却又真实存在,如前所述“学生板演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与教学任务的繁重”之间的矛盾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强化对学生板演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精确控制与设计学生板演,如板演时间、板演目的、板演题目、板演人选、板演频率等,控制好这些问题,学生板演仍不失为学生数学学习一个好方法。下面,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与其他老师交流沟通后,形成的一点做法。

第一,学生的板演时间要短而精,具体时长视该课时教学内容的需求而定。教学任务的繁重与考试的压力,会使教师不由自主地力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所有问题点全部讲到,这无形中会占用学生用于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同时,每一名教师又都明白,借助学生板演,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思维的具体状况,进而借助这些反馈信息反思刚刚进行的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调整,评估教学效果,进而完善教学、弥补不足;学生则可以借助教师对自己或他人板演的讲评与分析,强化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运用,增进认识,修正错误等。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需要必要的学生板演,又要进行时间控制,以达到一种教师讲授所用时间与学生板演练习所用时间的动态的平衡。

第二,学生板演的目的要明确,题目要精选。学生板演多在新授课过程中的课堂练习环节使用,其目的是诊断性的。即要通过学生板演,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要点的掌握情况,借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周密、科学、正确,进而查漏补缺,完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既可以通过学生正确的思路、书写、步骤、顺序等的再示范,为其他尚对所学知识存有不解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尚不熟练的学生做出榜样,也通过暴露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与错误,借修正之机引起别的学生的高度注意,避免再犯。在这样的目的下,教师对学生板演题目的选择,必须要依据其目的设计而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的需求。

第三,做好参与板演的学生的选择与未参与板演的学生的组织工作。对参与板演学生的选择,视教师及学生对板演的需求和教学目的而定。需要学生展示正确的板演并起到再示范作用,就要选择成绩较好、对所学知识与技能已有掌握的学生;需要暴露学生中存在的典型错误或问题,就要在事先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成绩中下等的学生;需要鼓励学生的板演勇气,培养信心,就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让更多的学生上台板演,等等。这里,教师应允许、鼓励对台上同学板演持不同意见的学生上台进行二次板演,以展示比较独特的解题思路或错误思路。在台上学生进行板演之时,教师也要做好没有参与板演的学生的组织工作,为其指明或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如同时做同样的练习或观察、检查、讨论板演学生的板演状况并做相应的分析,等等。以使这些学生的板演时间,同样过得有价值有意义。

总之,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板演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要进行再认识,对学生板演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做法,也并不仅仅局限于上面谈到的内容,这仍需每一位数学老师对其进行不懈的努力与探讨并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果真如此,充分运用好学生课堂板演,对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是大有裨益的。

上一篇: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反思习惯与能力的几个环节 下一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其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