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时间:2022-10-16 01:48:29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摘要:目的 就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检验科所收到的8 395例微生物检查标本,利用复查、标本外观、检测分析、采集时间等多种方式来查出不合格标本,并详细记录分析不合格标本原因。另外,基于不合格原因和采集类型来分析、统计不合格检验标本。结果 本组一共有146例不合格的微生物检查标本,不合格比例为1.7%,其中包括不合格的无菌体液标本(3.5%),不合格的尿标本(23.3%),不合格的痰标本(1.80%),不合格的粪便标本(5.5%),不合格的分泌物标本(10.9%),不合格的血标本(占15.1%)。结论 务必要加强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降低标本污染的发生率,减少标本的不合格率。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质量控制

随着近年来微生物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再加上检验人员业务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不断完善了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本文就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检验科所收到的8 395例微生物检查标本(均来自于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包括分泌物、粪、痰、血液、尿及无菌体液(穿刺液、胸腹水、脑脊液等)等,其中不合格的微生物检查标本有146例。

1.2方法 检验人员基于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对培养标本进行详细地检查,利用复查、标本外观、检测分析、采集时间等多种方式来查出不合格标本,并详细记录分析不合格标本原因。另外,基于不合格原因和采集类型来分析、统计不合格检验标本。

2结果

2.1微生物不合格标本类型的构成比 本组一共有146例不合格的微生物检查标本,不合格比例为1.7%,其中包括不合格的无菌体液标本(3.5%),不合格的尿标本(23.3%),不合格的痰标本(41.80%),不合格的粪便标本(5.5%),不合格的分泌物标本(10.9%),不合格的血标本(占15.1%)。

2.2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常见原因,见表1。

3讨论

3.1不合格检验标本原因分析

3.1.1血培养 临床上败血症诊断的主要依据就是血培养,血培养操作快捷、准确,能够有效地治疗和诊断患者的病情程度,但是一直以来血培养污染问题都属于难以解决的问题。据统计,血培养的污染率在0.6%~6.2%,甚至有些医院检验科的血培养污染率达到了10%以上。本文研究表明:一共有146例不合格的微生物检查标本,不合格的血标本占15.1%,其中标本污染占到了15例(68.2%),而采血量不足只占到了2例(9.1%),采集时间错误只占到了5例(22.7%)。

3.1.2痰标本 本文研究表明:一共有146例不合格的微生物检查标本,不合格的痰标本就占到了41.80%,其中非标准痰的比例最高,占到了47例(77.0%),而标本污染仅占到4例(6.6%),送检不及时仅占到3例(4.9%),采集时间错误仅占到7例(11.5%)。主要原因在于:痰培养有较多的注意事宜,有可能由于医护人员交代不清,再加上患者自行留取,很难掌握准确的方法,尤其是不能对痰和唾液予以区别,故导致取材不合格。

3.1.3中段尿 本文研究表明:一共有146例不合格的微生物检查标本,不合格的尿标本就占到了23.3%,均为由于不正确留取操作或者送检不及时而造成标本污染。基于我国现行的规定来看,患者需要先对外阴予以清洗之后,再对中段尿进行采集。在采集后的1h内务必要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接种检验;如果由于特殊原因而不能及时接种检验,那么应该保存在温度为4~8℃的冰箱内。通常而言,最佳接种时间为采集中段尿之后的2 h内,能够有效地降低标本污染率、提高病原性微生物的分离率。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接种环节、接收环节、运送环节出现不流畅等问题而造成污染现象。

3.1.4粪便 本文研究表明:一共有146例不合格的微生物检查标本,不合格的粪便标本就占到了5.5%,均为由于送检不及时而造成标本污染。从目前来看,通常是由护士采集患者的粪便之后,再由护工将粪便运送至实验室;但护工并不是专职负责这个工作,她们还需要兼顾多个科室的工作,不能做到随叫随到,这样一来,就有可能会在搁置粪便标本多时之后才会送往实验室,而送到时标本己干燥,导致检验结果不合格。

3.1.5分泌物和无菌体液 本文研究表明:一共有146例不合格的微生物检查标本,不合格的分泌物标本就占到了10.9%,其中标本污染为12例(75%),而送检不及时为4例(25%);不合格的无菌体液标本占到了3.5%,其中标本污染为4例(80%),而送检不及时为1例(20%)。主要原因在于:医护人员没有建立起强烈的无菌操作意识,这样就会造成不合理运用抗菌药物,甚至还会出现耐药菌。

3.2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控制对策

3.2.1加强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加强临床医护人员的检验标本采集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组织学习我院检验科编写的《临床检验掌中宝》和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特别是对新分配到医院的医护人员和进修实习生,要进行检验标本采集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岗前培训。同时注重以老带新,对年轻同志采取轮岗培训,到每一个岗位上都有年长老师悉心指导,促使年轻同志尽快成长,提高了检验科整体业务水平。

3.2.2各科室护士长严格把控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输、送检等各个环节,不定期督查科室护理人员执行情况,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持续加强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控制工作。

3.2.3加大投入更新设备,为提高检验质量提供硬件保障 各个医院应该多方面筹集资金来年来购进包括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凝血四项分析仪及奥林巴斯显微镜等在内的先进检验设备,并且注重仪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确保仪器的检验质量及使用寿命。总之,务必要加强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降低标本污染的发生率,减少标本的不合格率。

参考文献:

[1]黎七绮,张莉萍,王淑媛,等.微生物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2(03):120-124.

[2]王淑媛,柯培锋,庄浩林,等.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18(20):121-125.

[3]周原,李洪艳,张云.住院患者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0,17(07):109-114.编辑/丁一

上一篇:病案信息的挖掘与利用 下一篇:互联网下医院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