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机制有效性保障的实务分析

时间:2022-10-15 08:47:01

内控机制有效性保障的实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9-000-01

摘 要 许多企业的不规范运作,大多源自于内控的失效。经营者与所有者的不同诉求,会使管理绩效与规则冲突,从而导致经营风险。本文意在强调内控机制效果的同时,从操作层面论述完善内控机制的实务性做法,进而保障内控机制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关键词 内控机制 内控效果保障 实务分析论证

一个健全、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是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环境,维护股东及投资人利益,减少并规避经营及财务风险的必要条件。而内控体系的重要作用,则表现在:不良现象或违规行为发生前得到相关环节的阻止和避免;客观上督促经营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排除人为因素形成的失控行为;严厉的事后责任追究及处罚,迫使行为人不敢越权行事;严密的制度及良好的操作运行机制,将培养一批遵规守法的管理人和经营者,从而使企业在规范、有序的环境中,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一、内控实施主体的必备要件

企业的根本大法是《章程》,在章程中,明确规定着所有者、经营者的职权范围。作为实施控制的主体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则首先应在章程中,规定保障其利益的原则性或操作性条款不被滥用,否则,无依据的行权,将客观上形成经营者之不良习惯。清晰明确的权利划分应首先完整的体现在公司章程中,以便经营者有“章”可循,监督者有“法”可依。其次,在章程中,应按照公司性质及经营特点,区分重要事项和重要性原则,规范经营者基本经营行为,严格按照治理结构与经营机构的不同职能授权运营。第三、法人治理结构与经营者之委托关系,应原则性地体现在章程中,这实质上是一种理念,时时警示经营者,你是接受股东委托而履行相关职责的,不可越权。最后,强化监事会作用,是实施监督的有效手段。鉴于主要经营负责人的强力运用,在经营决策权、机构设置权等方面,对规则的使用和破坏,都需要一个约束检查机制实施。

二、专业权限及岗位监督设立的特殊作用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纷繁复杂、因果难定,客观上对其实施效果的认定,提出了许多专业性要求及经验型判断。因此,仅靠主要经营者个人判断来对某项事件作出决策,在后果不能预先研判情况下,专业监控及设置一个必要的风控岗位就成为必需的。目前一些特殊行为做法,即设立总监制。这种制度的设立笔者认为是一个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保障,鉴于这种监督的特殊性,用好了可以促进企业经营活动规范有效进行,尤其是当你不能对某项活动的推进将会产生何种后果(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判断和结论)时,监督者即须运用其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来推进事情进展,又要灵活化解风险。这是一个只能意会的理念和做法,但无论怎样,若无此环节,无此岗位,对事项的把握判断,对风险的控制规避将无法落实,就像道路上没有交警,国门没有海关一样。

三、责任追究机制的客观要求

对一个称职的经营者来说,时时地把股东的目标,把自己的责任,把企业的利益挂在心上而不敢有丝毫怠慢,这才是一种正确的经营心态。从而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履行好自己的信托责任,而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往往随着事务性处理及时间环境推移逐渐淡化。你不能依靠经营者本人有多么至高无上的经营品德和他的自觉性,这种理念在今天社会诚信不尽如人意的环境里,是很幼稚的。成熟的理念应是在内控机制内即设定必要的责任追究而不是一种模糊不清的甚至无法追究的行政责任。这种责任追究不是简单的辞退、解聘,也不是可以计数的经济处罚,而是在心理上、姿态上产生一种后果震慑,是对其不法经营、不规行为的一种严疴追究。这种机制需要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通过不间断地控制、监督而迫其成为一种良好习惯。完善的机制还应包括对经营者不断地进行制度宣讲,对重要、重大事项进行项目会审,总监及风控职位一票否决,以及建立一个争议事项的意见表达和评估评价平台。

四、对内控客体的重要约束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无论章程制定的多么严密,无论有多么完善的内部结构和管理制度,从经营实战看许多案例表明,在有个性的主要经营者眼中,他都可以因个人需要而使之变成一纸空文。至高无上的权利欲望可以使之膨胀到无法控制,集体决策形同虚设,岗位监督失去作用。最终结果必然是内部管理失控,风险股东承担。鉴于此,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对主要经营者的某些重大决策事项有选择地进行有限授权,使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按秩序组织、指挥、协调经营活动,同时实行常态化的报告制度,以便各级履行告知义务,不仅使股东、董事、监事们的具有重大事项知情权, 关键时必须行使管控权及否决权。

五、两个必要的检查监督职能

完善的专项稽核和审计监督是提高内控有效性的可靠保证,大量的事实证明:经营中的问题、风险、失误靠书面报表,靠下级监督,靠一年一次的股东会、董事会是根本不能发现和解决的,无论是有意无意间的,无论是粗放还是细节,都可轻易掩盖事实真相。从繁多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从复杂的各类业务中,找出漏洞或弊端,非经专业稽核审计是不能完成的。笔者通过大量商务实践体会到,对稽核审计职能,在企业管控中只能强化,不能削弱,尤其不能流于形式。内审外审结合,专项审计与规范化审计结合,审计报告与回复整改跟进结合,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审计、评价链条,即维护了股东的合法权益,也可对经营者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更是在制造一个良性地运营环境,培育一个完善的监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有者、经营者、企业职工积极性方面,迈向一个高标准运营的企业之必须。

上一篇: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 下一篇:浅谈注册会计师年报审计前的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