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创新研究

时间:2022-10-15 08:11:56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高专这一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结合国家历年的就业制度改革以及高校的就业制度完善过程,提出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创新的部分建议,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进行制度剖析及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制度创新

一、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特点

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高校毕业生近十年(2001-2010年)的就业情况统计数据表明,毕业生总人数从2001年的114万到2010年的630万,2003年达到212万,之后以平均每年增长五六十万的速度增长,至2009年初次突破600万。其中整体的平均就业率小幅度增长,如2003年平均就业率是70%,2005年平均就业率是72.6%,2010年为80%。其中高职高专生的就业率相对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较低,如2003年研究生就业率为93%,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3%,而高职高专的就业率仅为55%,之后随着整体增长幅度的影响,高职高专的就业率稳步增长,但其增长的幅度不是很大且始终未超过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高职高专大学生本身基数大、占总体高校毕业生比例高的特点,所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形势更严峻。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所有高校入学门槛较低,学校较本科院校而言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很多学生本身或者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认识并不正确。根据人保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级蓝领的市场拥有率仅为4%,而我国近年的轻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高级技术工作人员,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对基层技术行业工作人员需求较大,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可以凭借专业优势提早步入工作行业;第二,就业结构矛盾突出。表现在为高职院校提供的基础性工作、简单性工作较多,但是晋升空间小、待遇低,而很多企业需要技术性人才却不能在高职院校找到合适的毕业生,也就是供需不平衡、信息沟通不畅,造成企业未招聘到优秀的员工、毕业生未找到合适的企业这一局面;第三,专业性强、年龄小、学习空间大。高职院校一般是三年制大专的形式,在校期间学校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使学生提早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时才21-22周岁,年龄较轻,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性较强,在企业工作也可以及时的提高自己,学习主动性强,未来发展潜力大;第四,毕业生总人数剧增,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占比重大,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以上是其主要的特殊性,但是也存在劣势的一方面,比如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同感不高、就业歧视、文凭歧视,高职院校毕业生本身的就业理念的不成熟,对就业形势的不了解或高估自己等。

二、我国历史上的就业制度改革历程,以及改革的就业制度的优劣势

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就业制度改革,主要就解放之后的就业制度改革进行探析。每个阶段的就业制度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制度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在审视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当期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阶段,我国就业制度也经历了由统一分配到自主就业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经济交流越充分,劳动力市场越发达,就业向自主化方向趋势越明显,所突显的就业问题也就越多。

第一次就业制度改革是我国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很多行业都是国家控制发展,所实施的经济体制也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对学员的学习和工作都是“统包”,但是所针对的只是部分人,能够读书的并不多。国家实施的就业制度是“统包统配”,国家统一招生、统一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费用,统一分配工作,只要读书毕业了工作不用愁,毕业由国家分配当国家干部等岗位人员。当时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很少,门槛高,包分配工作,基本上只要考上高校了就是“铁饭碗”,大部分毕业生进入了国家的重点行业部门工作。当时的这一就业制度有利有弊,就当时的国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国家正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重点行业需要人才,而国家的统包统配解决了人才短缺问题,也扶持了国家重点项目的发展。另外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控制经济的发展,对建国初期是有利的,实行国家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有利于贯彻计划经济的相关政策,对当时的发展来说是好的。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大生产的需要,长期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也造就了很多弊端,从学校来说管理呆板、专业落后、缺乏创新,从毕业生来说,能力发展有限,进取心缺乏,长期的安逸工作已经磨灭了斗志,自我调控能力脆弱等等。

第二次就业制度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双向选择”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制度改革带来了巨大变化,相应的就业制度改革也迫在必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过渡,使市场信息共享交流更加充分,对就业的需求更加自主化。1983年国家首次推行了“供需见面”这一就业体制,在部分学校推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学校推荐逐渐不是唯一手段,也改变了过去“一统定一生”的毕业生工作性质。毕业生可以在与用人单位了解和求职的过程中获得工作,首次可以自主选择工作。随后学校又推行了“双向选择”就业制度改革,即学校推荐和就业单位供需见面,学校首先提出推荐分配的计划,然后结合供需见面及毕业生自身要求,上下结合,使毕业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工作,从根本改变了过去国家统一分配的局面。这一阶段就业制度的优势在于毕业生可以部分自主选择工作,实现与用人单位的供需结合,国家的统包制度也改为前期义务教育承担部分费用,后期自主择业与学校推荐相结合,适应了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

第三次就业制度改革是在1989年国务院下达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明确了国家计划内招生的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由国家统包学习费用,在国家有关就业方针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优先就业,用人单位择先录用。

总的来说,我国历史上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针对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改革并未充分体现,是因为在前期我国的高职高专大学生比较少,后期的发展不稳定,就业制度的改革完善措施还不够,这些都迫切体现现代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三、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创新

(一)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建立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和切合中形成的稳定的规则、程序、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等。制度经济学的创始者凡伯伦认为,制度表现为一种为人们普遍化、习惯化接受的自然风俗,这是对“制度”最原始的定义。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定义的理解主要表现为,制度是一种观念化、规则化、意识形态或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一贯规定,旨在提高个人在社会中交流的效率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制度是适应社会的长期发展的结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性质。制度的设立对国家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相对于个人来说提供的公共产品更加丰富、更加经济实惠,规模效应更好,因为制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和非排他性会导致一部分人的“搭便车”效应并在某些激励措施方面鼓励了分配性的制度如“寻租行为”,那么国家就一个整体而言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是最有效率最经济的过程;二是国家有最全面的暴力支持措施如军队,国家拥有最强的国家强制力设备,能够保证通过产权的界定来提高效率,就整个制度的实施而言是最有效的,能够保证制度的实施过程。因此,就这两方面而言,制度的科学设立对国家经济增长是有重要作用的。

制度变迁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创立、演变、变更、替代等过程。在制度变迁的发展中,经济技术的变化、物价的变化、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与喜好的变化都会引起制度产生变迁。但是我们从整体上来说,一旦制度得到确定,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变化包括突变和渐变,一般而言会随着影响因素的变化而渐变并继续保持相对稳定。制度变迁过程的发生必然是因为现有的制度已经不适用现有的发展,新的制度会带来更大的潜在利润,能够更好的促进现有的发展,如果没有潜在利润是不可能发生变迁的,这也是制度变迁的必然性。制度变迁包括正式制度的变迁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正式制度是指国家颁布的强制性的规则、规范等,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正式制度的变迁需要国家制定并执行,非正式制度需要个人自己进行变迁也离不开团体的支持。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经济增长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管理,可以说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最原始的根本动力,如果没有科学的制度安排,任何生产和技术将是无效率或者低效率的。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型就是典型的制度变迁,如果制度没有变迁,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可能还处于计划经济的低水平,所以制度变迁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同样,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经济增长水平高,说明国家经济水平发展较好,市场需求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有更多的岗位能够提供给劳动者,反之,经济增长水平低下,整体的失业率就增加,纵使再优越的制度也毫无作用。而经济增长水平与制度变迁直接相关,经济增长需要制度变迁来作为动力来提高,因此制度变迁对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促进科学的制度变迁,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也就有利于完善就业水平。

(二)制度创新

针对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本文对就业的制度创新提出了以下参考性建议,希望能够为就业制度的创新提供部分依据。

1.国家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完善就业政策,提供相应的就业物资支持,扩大媒体支持和宣传,完善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和宣传,促进就业信息交流等。比如2010年由中国教育频道和江苏卫视联合开办的《职来职往》求职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体支持案例,国家相关部门应多方位、多渠道扶持毕业生就业。国家除了对优秀毕业生的鼓励扶持之外,还可以就高职高专毕业生提供合适的政策支持,比如鼓励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改变企业的就业门槛“重专业而不是重文凭”。

2.高职院校应该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科学设置专业课程,联系优秀的实习单位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科学完备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扶持。如某些高校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大学生在优秀企业短期实习,联系多家著名企业在校召开大型招聘会,就业咨询和推荐单位信息共享等。高职院校应该保证学生的基本综合能力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与工作适应能力,让学生认清自身定位。发展特色专业,加强专业特长教育一直是高职院校的基本使命。

3.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与共享性,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官方权威的就业信息服务网。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企业和各高校毕业生的合力支持,而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大型信息共享网站的建立又势在必行。这也需要各级部门的技术、资金、服务等支持,政府应该据主导作用,各企业各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总之,通过网络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就业制度是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纪韶.中国现行就业政策目标的选择[J].经济学家,2000(1).

2.郭士征.国外就业构成变化及其就业政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10).

3.刘善球.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0(10).

4.施丽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回顾及展望[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2).

(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上一篇:员工绩效管理系统的指标体系与架构设计 下一篇: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