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宏观调控的法治化

时间:2022-10-15 08:10:11

谈宏观调控的法治化

摘 要: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是用来说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一个关键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履行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宏观调控的对象是有关国家整体经济布局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调控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规制宏观调控、防范宏观调控风险,成为经济法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运用经济法学的视角探析如何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

经济法学语境下的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性质

目前通说对于宏观调控性质的总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宏观性、总体性、指导性和间接性。即宏观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全局性的经济调节,其对经济的影响不是通过直接对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实施行政命令、行政指挥,而是通过间接作用于微观主体但足以引导、影响微观主体行为的各种政策、制度、措施等实现的。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宏观调控的目标统而言之就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

首先,宏观调控的目标之间不是统一的,而是多元的,甚至存在矛盾的。如就业增长率和通过膨胀率有时存在此消彼长的可能。因此在宏观调控中,只有通过博弈和协调,才能制衡各种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趋向于达成某种预期或接近预期的结果。

其次,因为经济发展的灵活多变与不可设定,宏观调控的目标不可能按照预期数值准确无误地实现,只能是无限趋近。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或者说计划经济之不可行的根本原因。

宏观调控法治化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的法治化,就是通过一系列法治原则和手段,以规范宏观调控中各主体的行为,维护宏观调控秩序,保障国家宏观调控顺利进行和目标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市场失灵、规范国家行为的必要手段。原因有如下几点:

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市场经济阶段,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化就是要在宏观调控领域实现法治——法的统治,亦即使宏观调控活动中调控主体的设定及其行为,以及被调控主体的行为都达到“以法律为主要根据和基本根据”的状态,这是实现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是保障被调控主体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

宏观调控关系的主体由调控主体和被调控主体组成,面对宏观调控权这一公权力,被调控主体的权利往往容易被忽视,而法治化的宏观调控就是保障被调控主体除了积极执行和配合实施调控主体的宏观调控措施和决定之外,还享受各种正当权利,主要包括自主选择权、决策参与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或请愿权、监督权以及对自己的损失请求政府予以补偿的权利等等。[]

(三)是实现宏观调控国际化的必然要求

因市场国际化而形成的国际市场,也需要有相应的调节机制,这便是国际调节。[]中国加入WTO已经超过十年,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的经济立法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法律责任机制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营造更加良好的商业氛围。

宏观调控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如前文所讲,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实现宏观调控的法治,就是通过落实宏观调控立法,以一部宏观调控基本法来规制政府的宏观调控,使之不至于滥权,但这并不现实。

首先,经济生活复杂多变,在一个多元利益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面临着实现多种不同目标的艰巨任务,但宏观调控决策者对各种目标之间的重要相互关系的了解不可能很全面,因而在确定一个能数量化和可操作的天衣无缝的目标体系方面存在着困难。

其次,宏观调控手段体系也十分庞大,现有经济理论充其量只能大概地解释手段对目标的作用,而无法提供“作用链”上每一细节究竟如何发生反应的信息,不可能准确地计算手段对政策目标的逆反效应。

最后,宏观调控是建立在一定的局势分析和发展预测之上的,如果分析和预测的诸多前提中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则全部分析和预测的结果便是不可靠的,这样的宏观调控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和动态的竞争体系中,任何对未来变化的预测都不可能完全合乎实际,宏观经济政策所要求的条件难以全部满足,这必然给宏观经济政策带来某种局限性。

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要求灵活应对的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在经济上的合法性,取决于经济上的合理性,实际上就是经济上的“合规律性”。也就是说,与反垄断法一样,合理的宏观调控决定着它的正当、合法,而不是相反,宏观调控的合理和正当是不能用法条来证明的。因此,能够使国家宏观调控行为实现经济上的“合规律性”的制度约束和法律供给,就是对宏观调控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任务,就是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的途径。

(四)丰富宏观调控监督机制

法治离不开民主的基础,政府的行为归根结底要接受人民通过制度内外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共同意志以各种形式所作的正当性评判。在国际上,法治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越来越多地将普通的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上升到宪法高度,超越部门法的具体规定直接适用宪法原则。宏观调控作为关系全局、具有深远影响的政府行为,更应当在公众的关注、参与和评判下适当地行使权力,接受监督、承担责任。[]至于追究责任或救济的途径,应当是体制内外任何可能的形式,不拘一格。体制内主要有政府运作中的日常检查监督、行政监察、审计、检察、人大和政协的监督、诉讼,也包括执政党的日常监督和专门的纪检等,体制外的途径主要是媒体和自发的舆论监督。[]具体包括完善、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鼓励媒体和公众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自发评议、监督,使各种宏观调控行为均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认同度,形成对宏观调控内部激励和约束的有力、有效的外部制约,顺理成章的结果则是更多地从层面发动对宏观调控行为的责任追究和救济,如官员辞职和罢免等。

宏观调控的法治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各部门各机构间不断的磨合与协调制衡,有效的问责机制甚至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监督,但需要肯定的是,在我国不断加强以法治国理念的今天,宏观调控法治化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徐孟洲.经济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昌麒. 经济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 2008.

[3]漆多俊宏观调控法研究政法论坛

上一篇:静压注浆(袖阀管注浆)在加固管涵回填土中的应... 下一篇:试析道桥施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