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又一场“幸灾乐祸”的视觉盛宴

时间:2022-10-15 07:48:29

《2012》:又一场“幸灾乐祸”的视觉盛宴

[摘 要] 灾难片如今已经成为好莱坞征服世界观影者的主要武器之一,2009年末上映的表现世界末日的大片《2012》也正如制作方所期望的那样取得了票房佳绩。影片凭借其逼真刺激的视觉特效、携带的文化的通约性打动着世界观众,让观众体味被救与救世的英雄意识,契合了观众普遍的欣赏心理,赢得了超越种族、超越国界的大批观众,是好莱坞灾难片的又“一个非常巨大的胜利”。

[关键词] 《2012》;灾难片;成功;世界末日;票房

20世纪90年代开始,飓风、火山喷发、地震、海啸等一系列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损害的灾难,作为好莱坞电影的创作题材接二连三地登上银幕,1997年的灾难大片《泰坦尼克号》,更是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一举拿下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等11项大奖,在全球的票房收入达18亿3540万美元,位居当时全球历史最卖座片的榜首,其纪录迄今无法超越。如今,灾难片依靠其文化的相通性已经成为好莱坞影片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各大公司纷纷投巨资拍摄,《后天》《金刚》《海神号》,灾难潮一波接一波地袭来,世界各地的观众欢呼雀跃地等待好莱坞灾难大片的上映,期待着一场又一场“幸灾乐祸”的视觉盛宴。

2009年11月13日,以世界末日为主题的《2012》不负众望地又一次掀起了灾难片的观影狂潮。《2012》投资高达2亿美元,是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电影里成本最高的一部。不过,上映短短三天,制片商已经收回往返投资。虽然观影者对《2012》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票房的成功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已经足够证明它的成功,可以称其是又一部载入史册的经典佳作,一部吸引世界眼球的商业巨片。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2012》成功的背后,或者说是这么多部灾难片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细细琢磨,不难发现,几乎囊括好莱坞所有的灾难片在内,都少不了以下的三大因素。

一、采用数字虚拟影像生成技术电影在叙述方式上追求现时性效果,它要用画面感染人,要使画面成为被人接受的东西,让观众的目光一触及画面就不愿离开。灾难片作为影视艺术,运用视听语言表现出恢弘大气的场面,它借助数字技术将自己的魅力发挥到极致,目前我们还看不到其他艺术门类可以像电影这样真实地表现灾难。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令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电影这位艺术殿堂的‘第十位缪斯女神’正以我们所无法估计的潜在能力,神奇地发展。”数字化虚拟影像生成技术可以使许多传统技术根本无法拍摄的奇观得以放映于银幕上,不可否认,好莱坞灾难片是这一技术的最大受益者。

影片《2012》采用数字技术所模拟出的灾难场面之宏大是空前震撼的。几乎把所有的地质灾难景象全部展现在了观众眼前。影片从第43分钟开始,主人公杰克森一家在美国加州遭遇强烈地震,紧接着就出现一连串的地面撕裂,高楼崩塌,黄石公园的火山岩浆大爆发,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化为灰烬,里约热内卢的耶稣雕像粉身碎骨,华盛顿纪念塔轰然倒塌,海啸卷起肯尼迪号航母碾碎白宫,滔天的洪水巨浪越过喜马拉雅山脉,淹没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这一切是如此的逼真,气势恢弘,刺激的音效加上紧迫的节奏让观众的目光一刻不能离开,生怕错过一个镜头,炫目的画面让我们惊叹好莱坞电影数字虚拟技术的巨大魔力。据称,《2012》的特效镜头高达骇人听闻的1400个,它依靠紧张刺激的视觉特效震撼着每个观影人的视觉,又一次给观众带来了一道丰盛的视觉大宴。观众醉心于这种“幸灾乐祸”的视觉体验,因为这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2012》不可思议地完美地虚拟了这种生命体验。同时,影片的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紧张的心理张力,也使观众获得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愉悦。当观众安坐在电影院舒适的坐椅上,尽情体验影片所提供的独特视听感受所造成的惊心动魄时,现世的一切压力、不快与苦闷便烟消云散了,这也是观众愿意去影院观赏灾难大片的原因之一。

二、“灾难”和“爱”的结合灾难片展现的灭顶之灾不是针对个别人而是针对全人类,它的价值目标已经超越了个人、特定的阶级阶层乃至国家、民族的范畴,而上升为全人类的价值目标。根据玛雅历法,人类历史记录将停留在公元2012年,但玛雅人没有明确讲人类文明将被什么毁灭,电影《神秘代码》告诉我们,毁灭的根源是太阳活动,在此基础上,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大胆设想太阳耀斑大爆发产生的中微子会让地球内核发热,导致超级火山地震和磁极偏转,进而出现影片中的超级地震、火山爆发、地陷和海啸等“灾难”的场景。

一般说来,好莱坞灾难片表面上是表现“灾难”的可怕,实际上贯穿电影始终的是表现人类的“爱”,是“灾难”和“爱”的结合,都是全人类关心的永恒话题。因此,这类题材的影片能取得全球票房佳绩也自然是合乎情理的事。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爱情、亲情、友情都似乎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不可摧,即使面对洪水泛滥、火山喷发、地震甚至是世界末日,只要有“爱”,就可以抵御一切“灾难”带来的恐惧,排除一切困难艰险。在《2012》的主人公杰克森一家人身上,让我们看到了“爱”的力量。面对死亡,为求最后一线生的希望,他们不惜一切逃生。对于夫妻而言,此时的“爱”,是经受得住考验的真正爱情,杰克森和他的妻子已经出现裂痕的爱情,在经受过一次次生死离别后重新变得真实而美丽,爱情经过了考验似乎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情。对于父子而言,此时的“爱”,是经历过磨难的亲情,诺亚和父亲之间出现的误解,在经历一次次磨难后得到消除,尤其是在黄石公园逃生,杰克森差点掉入岩浆,高登驾驶飞机想要离开时,诺亚的一句:“He is my dad.We’re gonna wait!”感人至深,只因为诺亚已经很久没有叫过杰克森“爸爸”。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亲情的伟大力量令人感动,“爱”是无法割断的,即使是在最恐怖的死亡面前。就连那个看上去不怎么讨人喜欢的俄国富翁尤里,也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刻的“爱”,这个曾经的拳坛老手在逃难中还不时看怀中揣着的全家福照片,为了救儿子时那舍身的腾空一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放弃生命也要保全儿子的伟大而无私的亲情。观众不得不为之动容,感叹“爱”的力量,只有用爱才能冲破一切“灾难”束缚!当然,也正因为影片讲述的是这样的主题,才能吸引全世界观众的目光。

三、让观众体味被救和救世好莱坞的灾难片中总会有一位或几位英雄,他极富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有时他可能是从自我动机出发,不管别人怎样绝望和逃避,就是要拯救亲人,同时拯救世界。英雄的存在对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意义:让消极的观众体会到被救的安慰,让积极的观众去思考如果我们面临灾难,我们将何去何从?这就激起观众救世的英雄意识。《2012》中主人公杰克森,从疯癫的查理那里听到有关世界末日的信息,政府正在建造方舟,又从老板尤里的儿子那里得到暗示,尽管他的婚姻已经不在,但在灾难危机面前,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第一反应就是要担负起拯救妻子和儿女的责任,他不顾一切,只为家人。当然,在影片的结局,导演巧妙地安排,是杰克森在儿子诺亚的协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取出卡在舱门开关轴上的装置,从而拯救了全方舟的人。这里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杰克森的儿子叫诺亚,《圣经》里有一则故事 “诺亚方舟”: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的荒淫无度而将所有的泉口打开来惩罚大地上的一切活物。诺亚造了一个巨大的方舟,和家人进入方舟,还有飞鸟、牲畜、昆虫每样两个,一雄一雌,带入方舟保全生命。洪水肆虐四十天,终于渐渐消失,从此人类的生活重新开始,影片的结尾难道还隐喻这样一个圣经故事吗?导演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灾难片中的英雄往往又是美国精神的宣扬者,向世界宣扬美国是拯救者的形象。通常都是美国发现灾难,灾难会危及地球的安危,这时镜头会转向其他国家的人们也在水深火热中,解决灾难拯救人类的往往是美国。

《2012》则打破了以往灾难片的这种模式,“英雄”的角色是由很多人来共同担当的。除了主人公杰克森,拯救人类的方舟是中国制造的,美国的总统是黑人,就连发现世界末日的地质学家哈姆西博士也是黑人,帮助他的朋友沙南是印度人,这是一次全球携手,共同抵御灾难的尝试!不可否认,导演的这一切安排,为的还是吸引观众,创造全球性的票房佳绩。在观赏《2012》时,我们会深刻地体会到灾难和死亡时刻威胁着我们,感到恐慌、战栗甚至绝望,而救人的“英雄”们恰好带给我们希望,影片的结局也是令人宽慰的,方舟上的人得以安然度过世界末日,在紧张和恐惧之后有一种复归安全的满足感。看完影片,积极的观众会设想:如果2012是世界末日?如果面临死亡,我将何去何从?积极的观众之所以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是被英雄行为所感动,愿意尝试把自己真实的人性放置在死亡考场上去考验,实质上是灾难片激起了观众的英雄意识。《2012》让观众体味到被救后要更加珍惜生命,学会乐观面对生活,体味到拯救世界的英雄不是演员,而是观众自己的救世意识,即使有一天真的遇到世界末日,也不再畏惧。

四、结 语《2012》是好莱坞为全球观众上演的又一场“幸灾乐祸”的视觉盛宴,难怪索尼影业全球发行负责人罗瑞不禁高呼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胜利”。灾难片已经成为好莱坞征服世界的主要武器。也许我们会自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模仿制作几部属于我们自己的、既能吸引观众眼球、又能大把赚钱的灾难片呢?答案是,第一,灾难片的制作需要尖端的数字技术和丰厚的资金来完成模拟灾难真实场景的视觉特效,从目前的状况看,除了美国其他国家不具备这个实力;第二,灾难片所携带的文化的通约性打动着世界观众,任何影片单靠感官冲击是不够的,文化因素才是灾难片得以成功的内在的因素,这也正是我们经常忽略的地方,它不仅讲述“灾难”和“爱”等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也给我们讲述大家感兴趣的故事;第三,灾难片中的英雄形象,让观众体味着被救与救世,积极思考自身的生存问题,教育观众积极乐观面对生活。这三方面因素的结合使灾难片筑起了不可逾越的高墙,也为好莱坞灾难片在全世界的发行铺平了道路,或者说为它收回巨额成本赚取利润提供了保证,为它的再生产和再创作打下基础。可以说,高票房的吸引力足以说明好莱坞灾难片的黄金时代还在后头。

[参考文献]

[1]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余纪.数字化电影的宠儿――灾难片的美学及相关问题[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 (02).

[3]熊伟.欣赏灾难时的生命反思[D].贵州师范大学,2007.

[4]樊璐.1990年代以来美国灾难片叙事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张安华(1985― ),女,江苏盐城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学。

上一篇:论《觉醒》中的生态女性主义理想 下一篇:《功夫熊猫》:天真烂漫的中国式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