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边的小豆豆》感悟

时间:2022-05-17 06:52:53

[摘 要] 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出版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书中记录了主人公小豆豆来到巴学园后的一段真实时光,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人生的基础。奇特的校门、奇特的午餐、奇特的教育方式……更有一位奇特的小林校长,以他独特的教育理想守护童心,尊重童心,留给孩子们一生的财富。

[关键词] 童心;倾听;信任;尊重

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享誉全球的奇书,书中记述了二战期间作者在日本东京郊外的一所私立小学――巴学园中的学习生活。书中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小林校长。他以自己绽放的理想之花熏陶着孩子们,引导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是孩子们一生中最难忘的老师。

一、“问题”儿童小豆豆

尽管小豆豆还是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却已经被学校开除了。“有府上的小姐在,整个班里都不得安宁。请您把她带到别的学校去吧!”“对此感到挠头的不止是我……”这是小豆豆原来的班主任老师对妈妈说的一番话。

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孩子都干了些什么,怎么会把全班都搅得不得安宁呢……

上课时总要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因为家里桌子的抽斗是这样拉出来的,可学校的桌子上面有盖。和垃圾箱的盖子差不多,只不过更滑稽,什么东西都能收进去,可好玩哩!

把课桌“吧嗒吧嗒”地弄了一通以后,她就离开座位站到窗边往外看去。把广告宣传员叫了进来,单簧管,又是三弦琴,敲锣打鼓地热闹了一通。老师只好独自站在讲台上,耐着性子等待闹过这阵子去。曲子奏完了,化装广告宣传员走了,小豆豆又和一只正在教室的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搭上了话……

小豆豆,这位被退学的“问题”儿童,幸运地跨入了一所用电车做教室的奇特学校――巴学园。幸运地遇上了一个第一次见面就肯耐心倾听他唠叨四个小时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永生难忘的幸福时光。

二、奇特学校――巴学园

奇特的校门:小豆豆以前上学的那所学校的大门有精致的混凝土柱子,校名也写得很大。而这所新学校的门柱却是两棵挂着树叶的小树,用小豆豆的话说就是“是从地底下长出来的门哩!”,写着校名的牌子大约是被风刮的,歪歪斜斜地挂在“门”上――“巴学园”。

奇特的教室: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是小豆豆的电车教室,让小豆豆感到很特别。其次感到特别的是教室里的座位。在以前那所学校,谁坐哪个位子,旁边是谁,前边是谁,都是按规定排好了的。而这个学校却是坐在哪里都行,可以根据当天的兴致和其他情况,每天换一个自己喜欢坐的地方。

奇特的上课方式:一般的学校里,如果第一节课是语文就上语文,第二节课是算术就上算术,都是按照课程表的顺序上课的,但这个学校却完全不是这样。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做吧!”所以,不管是语文也好,算术也好,学生们都是按自己的爱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作文的孩子在写作文。坐在后面的孩子爱好物理,就点燃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地往上直冒泡儿,或者又把什么东西引爆了。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清楚地掌握每个孩子的兴趣、特点、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的个性。

奇特的午餐:这个学校简直太新鲜了,真有意思。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把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都带来了吗?“山”指什么呢?就是指蔬菜啦,肉啦什么的。“海”呢?就是指鱼啦以及用鱼、贝类、紫菜等海鲜制作的菜肴等等。“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小豆豆觉得这里吃午饭时竟是这么快活!

还有奇特的散步,奇特的运动会。每天一从学校回来小豆豆就对小狗洛克和爸爸妈妈说个不停,什么“今天在学校里干了件什么事多么有趣”啦,什么“又大吃了一惊”啦,等等。连每天上学小豆豆都盼望早一点能赶到学校,就像乘电车虽然还有两站才能下车,但她已经站到车门口摆好了起跑的姿势,只等电车一到车站就可以立即跑下去了。这么一所学校,竟有如此的魅力吸引着小豆豆。当然,这所奇特学校里更有这位与众不同的小林校长。

三、守护童心、尊重童心的小林校长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关键在于,你的爱是孩子们需要的吗?

1.孩子需要倾听

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第一次见到小林校长。校长把椅子拖到小豆豆跟前,和小豆豆面对面坐下来说:“好,随便给老师说点什么吧!把你心里想说的话,全都讲出来。”小豆豆本来想,大概是问到啥就回答啥吧?可听到校长说“讲什么都可以”,便立刻兴致勃勃地讲了起来。虽然讲得有点颠三倒四,但她还是一个劲地讲着。“乘坐的电车,原来上学学校的女班主任长得很漂亮,燕子巢,家里有一只褐色的狗叫洛克,幼儿园的生活……”小豆豆滔滔不绝地讲着,校长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说:“还有呢?”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里,校长连一个呵欠也没有,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示,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认真地听她把话讲完。无论过去还是后来,再也没有哪个大人如此地听小豆豆讲话了。虽然小豆豆内心里模模糊糊的有种感觉,好像自己有点让人冷眼相看似的。但现在这样一位校长让小豆豆心里感到了踏实、温暖,心情也愉快了。

第一次见到小林校长后小豆豆有了这样的一个感想――“若是能和这人永远在一起也不错呀!”能让孩子发出这样的感想,教育者会由衷地感到欣慰。

倾听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孩子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他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而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家长、老师会像小林校长那样认真地听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到温暖、踏实?

2.孩子需要信任

小豆豆从小就有个怪毛病,上厕所解完手后常常要低头往下看看。由于有这么个毛病,上小学以前就有好几次把麦秆编的或是镶有白花边的帽子掉进了厕所里。这次把自己最珍贵的钱包掉到学校的厕所里了。虽说里面没装一分钱,但那是小豆豆最喜欢的钱包,以致上厕所时都要带在身上。这时她没有哭鼻子,也没有就此罢休,小豆豆自己跑到工具房找来了长柄舀子,掀开厕所淘粪口的盖子,把勺子伸进粪池里就开始往外淘粪了,忙得不亦乐乎,连上课也忘记了。掏出来的粪便堆得相当高了,校长先生走过来问明情况,“是吗?”只说了这么两个字,校长就反背着双手像平时散步似的不知朝哪儿走开了。粪堆像小山一个劲地增高时,校长又路过这里,把脸靠近小豆豆的面颊,以朋友般的口气说:“干完了要把它们都送回原处去哟!”说完了又和刚才一样,往别处去了。

一般的成年人若是看到这样的场景,多半都会说:“太危险了,快住手吧!”也有人会说:“给你帮帮忙吧?”然而,校长却只说了一句:“干完了要把这些东西送回原处去哟!”如果小林校长采取强硬态度,勒令“停止”,会产生这样的教育效果吗?小豆豆虽然没有找到钱包,却非常满足,而且从内心里认为校长是“最可信任的人”,也“比以前更加喜欢校长”了。

本该严厉的校长变成了一个和蔼可亲的大朋友,把孩子们当做有人格的人来尊重、信任。耐心地给孩子们成长的机会。孩子们怎能不信赖他呢?这就是校长的爱,不光爱着小豆豆,对所有的孩子都这样爱着。

3.孩子需要鼓励

“你是一个好孩子”“老师理解你”,这是小林校长对小豆豆经常说的话。而对于身体发育有障碍,永远长不高的高桥经常说的是 “你绝对能做到 ”。为了不让高桥怀有自卑的心理 ,巴学园组织了别具一格的运动会,比赛项目大都是校长想出来的,比赛结果令人吃惊,无论在哪个项目里,在全校个子最矮、四肢最短的高桥同学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绩。小林先生的特意安排,目的就是消除高桥同学那因身体残废而产生的害羞心理。此外校长还采取了一些尽可能的措施,比如让孩子们不穿游泳衣一起跳入游泳池,其目的也全是使高桥同学呀、泰明同学呀以及其他身体上有残疾的孩子们能消除自卑感和“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由于校长的这一番苦心,使那些生理缺陷的孩子摆脱了自卑感,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也正因为“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么一句宝贵的话,让小豆豆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从而影响了她的一生。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做一个教师必须要永葆童心,小林先生做到了,小林先生想孩子所想,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孩子们想看电车如何运来的,校长就让孩子们征求一下家里人的意见,如果家里人同意了,就在家里吃完晚饭,然后再带上睡衣和毯子到学校礼堂过夜,孩子们身穿睡衣沐浴着早晨的阳光,亲眼目睹了电车从拖拉机上搬到校园里这一场面,从心里感到幸福,大家都把这一场面永远铭记在记忆里了。为了让孩子们尽情地玩耍,无拘无束地玩耍,校长常常对巴学园学生的家长们说:“请让孩子们穿最不好的衣服到学校来吧!”因为对于孩子们来说,老是担心“弄脏衣服要受到母亲责备”,或“衣服破了不好意思和大家玩”等等,那就太不值得了,因此才要求家长让孩子们穿最不好的衣服到学校里来的,而这种衣服无论弄破还是滚成泥猴儿全都没关系。校长先生关于“给孩子们穿不怕弄脏的衣服”的建议,作为成年人来说,实在是太理解孩子们的心情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么玩实实在在是件快活的事。

这才是真正理解孩子们的大人呀!童年意味着快乐,而这位小林先生把快乐的童年还给了孩子们,更加赢得了孩子们的信赖。

小林先生经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因此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小林校长在巴学园就实践着自己的这样一个教育理想,最终因为战争巴学园成为废墟,然而他却留给了孩子们一笔一生的财富。

看完《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我感悟到许多,校长小林宗作先生除了令我钦佩,更多的是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如何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从内心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像小林先生那样“做一个真正理解童心的大人”。

[参考文献]

[1]郭秀晶.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窗边的小豆豆》评介[J].中小学管理,2004(11).

[2]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赵玉皎,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3]姜宽飞.顺应天性,回归本真――我读《窗边的小豆豆》[J].中国德育,2008(12).

[4]李永春.巴学园――教育的桃花源[J].湖北教育,2008(07).

[5]宋芸芸.童年的发现者与捍卫者――浅析小林宗作的心理健康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6]王春华.巴学园,教育的理想园――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J].班主任,2008(10).

[7]杨桢贞.避免自主逆反的绝招――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有感[J].中国教师,2008(09).

[作者简介]何芙蓉(1972― ),女,贵州遵义人,教育学硕士,遵义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与教育。

上一篇:当前影视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影视史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