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10-15 05:41:12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据专家统计中国有3 000多万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约1/5的孩子有抑郁倾向。在很多小学生的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自闭、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急需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靠几次辅导课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应该把心理健康辅导融入各科教学中,以思想品德课作为基础课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并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之建立完善、健康的人格。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探析

造成学生心理异常的原因很多,可归纳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1. 客观因素

首先,家庭关系紧张、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教育方式不当,甚至出现家庭变迁或意外事件等,这些不良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容易造成小学生心理行为异常。学生长期持有心理行为异常,一旦遇到较强的刺激,就会产生心理崩溃、绝望等心理疾病。其次,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校风学风不正、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另外,社会生活中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不良的社会因素,也会严重地影响、毒害着小学生的心灵。

2.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本体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三种因素。具体说来,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加之内心的愿望与现实之间有明显矛盾或较大落差,就会产生心理问题。例如,青少年自感目标远大、内心丰富,但因现实基础和努力不足而无法实现;希望受异性喜欢和关注,却因一些生活小事而被鄙视;渴望独立而难以摆脱老师和父母等都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问题。

二、在思品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析

1. 和谐情感体验能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在《新集体、新面貌》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如“你对新的班集体是什么印象?”“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不好的班集体又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什么影响”“你应该怎样为新集体作贡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先让学生互相交流、相互探究。这样,学生在自我思考、探究的基础上自由发言,既展现了思想,提高了觉悟,又在交流合作中掌握了知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 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乐学的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主要是紧张、压抑、颓废、沮丧的,那么他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长期以来,教师在学生的面前总是扮演着不苟言笑的严师角色,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以教师为中心,围绕着教师转。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学习兴趣,形成“要我学,我偏不学”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结成朋友,这是创造课堂上积极的心理气氛的关键。教师上课始终以微笑、幽默去引导鼓励,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允许学生袒露自己的观点和心声,如有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或答错了,我会顾全他的面子,不会让他在其他同学面前下不来台,这样可以呵护他们的心灵。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们要求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也要学会去尊重他们,倾听学生的心声。当有学生犯了错误后,我们要有包容之心,用幽默机智的语言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能够从心里主动改正,而要是讽刺挖苦必然会适得其反,监督学生改错的同时一定要宽容,使得学生有向善的希望。适当的挫折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慢慢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品格。

3. 适应环境,培养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

通过我们的观察,现在很多小学生都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当遇到困难时就会苦闷烦恼,稍不顺心就打退堂鼓,碰到挫折不是坚强面对,而是自我否定,自暴自弃,更有甚者竟然走上绝路。这时就看出及时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健康心理是多么的重要。在教材里有《乐观向上》这篇课文,讲的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学会了四种外语,并翻译了大量的小说和资料。她和很多青年人成了朋友,通过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件使得不开心的人重新认识自我,看到了美好的前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得同学们认识到健康的宝贵,感受到了毅力的强大,生活的美好;也使没有耐心恒心的同学找到了学习的目标,不会再因为一点小挫折而放弃。通过讲故事,表决心,真正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容忽视。教师要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不断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新的飞跃。

(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小学)

上一篇:附耳细说(节选) 下一篇: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艺术教育